李商隱的詩向來以晦澀難懂聞名,惹得元好問專門寫詩揶揄到: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望帝春心托"這兩句說的就是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這首詩取前兩字為題,其實和其他的無題詩差不多,搞得大家雲裏霧裏,眾說紛紜。
有“自傷生平”之說,如清朝的汪師韓、薛雪、宋翔鳳等人;也有“悼亡”之說,如清朝的朱鶴齡、朱彜尊等人;也有”政治寄托”之說,如清朝杜詔、近代張采田;也有“詩序”之說,如清朝何焯、王應奎、錢鐘書等人;還有人認為是悼亡之作、愛國之篇……
到底是哪壹種呢?其實搞懂了”藍田日暖玉生煙“之句,就豁然開朗了。
壹、 藍田日暖玉生煙我們先看看整首詩:
錦瑟無端午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據說這首詩是李商隱的卷首之作,因此大家認為此詩有深深的寓意。有壹部分人這首詩的目的是用來描述或者形容自己這本文集中的作品 ,如同藍田的玉石那樣美麗而珍貴。
藍田日暖玉生煙,本意是藍田這個地方出產玉石,天氣好的時候,陽光照射下來,仿佛玉石會升騰煙氣。此處應該是借此其詩作的文采如同良玉生煙。
藍田是指陜西古長安的藍田山,早在《漢書·地理誌》中就有記載:
"藍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
關於唐人采玉的記錄,在李賀《老夫采玉歌》 和韋應物在《采玉行》中都有描述。
至於“玉生煙”的比喻,早在西晉陸機《文賦》中就可以見到:“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很明顯,這裏是用來比喻文人的辭章華美。
二、戴叔倫 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見把玉發出光輝比作文采,至少在陸機那裏就可以見到了。而直接把“玉生煙”比喻詩人之辭,也並不是李商隱的發明。《苕溪漁隱叢話_卷三十八 》記錄了司空圖回憶戴叔倫的壹段話:
戴叔倫語雲,詩人之辭,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
元朝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戴叔倫是貞元十六年進士:
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人。師事蕭穎士為門生。賦性溫雅,善舉止,能清談,無賢不肖,相接盡心。工詩。貞元十六年陳權榜進士。《唐才子傳》
唐詩人權德輿為戴叔倫寫過《墓誌銘》,說其死於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前後,大約活了58歲。由此推算其約出生於731年左右,比李商隱早生了大約80年。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中解釋道:
表聖論詩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壹字,盡得風流”八字。又雲“采采流水,蓬蓬遠春”,二語形容詩境亦絕妙,正與戴容州“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八字同旨。
司空圖字表聖 ,他的成就主要在詩論,其《二十四詩品》是唐朝詩歌理論的不朽之作。王士禛號阮亭,即清朝大名鼎鼎的漁洋山人,論詩崇尚神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