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浙江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浙江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杭州傳說正月十五是上天保佑上元百姓的日子,吃素念經,爬去吳山祭拜。海寧元宵節最著名的是精致的菊花燈籠。上虞縣不到元宵節晚上要在平臺上比拼武術。在建德縣,如果有人有了新的妻子,元宵節就要擺酒祭床。

金華浦江元宵節習俗:板凳龍

正月十五,鄭宅鎮家家戶戶都有板凳,所有板凳邊走邊連。村子越大,龍越長,難度越高。在村子的盡頭,形成了壹條由長凳連接的“長龍”。

臨海、寧海元宵習俗:“十四節”

寧海以正月十四為元宵,俗稱“十四夜”。千童古鎮的燈會更是熱鬧。在乾通,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不吃餃子,但是我們吃餃子。在臺州臨海,元宵節也比其他地方早壹天慶祝。

海寧嚴觀燈會習俗:菊花燈會

當地人還會去巖瓦河丟許願瓶,飄荷花燈。在風情街觀看甘龍巡和皮影戲表演,品嘗帶祝福的湯圓和糖果;參觀城隍廟豐富的元宵廟會,感受古城鹽官濃郁的民俗風情。

烏鎮元宵節習俗:提燈籠走橋

入夜,烏鎮小巷燈火通明,男女老少提著燈籠走在河邊、橋上,遠遠望去,就像壹條“燈的長龍”。而且走橋也有講究。妳必須走至少十座橋,避免回到橋上祝福來年平安。

溫州四都元宵節習俗:打大貓。

兩人壹起披上精心制作的虎皮,裝扮成栩栩如生的老虎。村民們的臉上塗著油彩,穿著肥皂衣服。他們在老虎背後扮演“七星七邪”等眾多人神形象,並在固定路線上邊走邊表演,遊走於附近村落。

壹些地方,如曾經屬於“臺州府”的臨海,壹直保留著正月十四過元宵節的傳統。采訪了臨海人徐小姐。徐小姐說,臨海人不僅在正月十四過元宵節,而且不吃餃子,而是喝湯。先吃鹹湯,再吃甜湯。鹹湯裏有肉、筍、豆腐幹、凍面等。,而甜湯有點像“八寶粥”,有桂圓、蓮子、金桔、發酵酒等。,有時還有壹些小湯圓。

臨海把元宵節提前了壹天,杭州延長了兩天,原來是十六燈到十八燈。小薺采訪了杭州市歷史學會理事丁雲川。丁雲川說,老杭州有句話叫“放燈籠,放餅”。據說正月十三吃湯圓,正月十八吃年糕。直到正月十八,杭州的元宵節才結束,壹年也就結束了。是時候開始新的壹年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