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樂府詩的特點

樂府詩的特點

1、語言樸實自然

漢樂府民歌多用生動的口語, 親切樸素, 敘事同抒情結合, 感情真摰動人。

2、押韻靈活

漢樂府民歌的押韻自由, 靈活多變。

3、用對話或獨白形式敘事

漢樂府詩巧妙地熔鑄對話刻劃人物, 聲情畢肖, 使人如聞其聲, 如見其人。

4、浪漫主義的色彩

漢樂府民歌雖多抒寫現實, 但亦有不少作品運用了浪漫主義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發似的激情和高度的誇張;《烏生》中烏鴉的魂魄向人們申訴.

5、排偶句

排偶句也可以說是漢樂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如《陌上桑》中的:“頭上倭墮髻, 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 紫綺為上襦”便是。

譯文: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身的裙子,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的短襖。

擴展資料:

樂府詩的演變:

兩漢樂府詩對中國古代詩歌樣式的嬗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詩歌樣式的變革往往和流行樂曲的聲調有關。兩漢樂府詩最初是配樂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詩體形式上不同於《詩經》的四言句,既是詩歌本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有樂曲的因素發揮作用。

漢高祖劉邦是楚人,喜愛楚聲,他的《大風歌》就是用楚聲演唱的。先秦楚地詩歌的代表樣式是《離騷》體,通常每句六言或七言,七言句最後壹個字往往是語氣詞。這種詩體的句式稍加延伸,去掉語氣詞,就變成七言句。把六言句中間拆開,就變成兩個三言的句子。

漢代樂府詩歌的曲調來源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土各地的樂曲外,還有來自少數民族的歌曲,鼓吹曲辭收錄的鐃歌18首就是配合北狄西域之樂演唱的。鼓吹曲本是軍中用樂,來自北方少數民族。

它的曲調和中土音樂有很大差異,因此,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詩也就和中土常見的體式明顯不同。現存鐃歌18首各篇均是雜言,和其他樂府詩迥然有別,是詩歌形式發生的重大變化。

對樂府詩體產生重大影響的樂曲除楚聲和北狄西域樂外,還有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謠。

百度百科-樂府

百度百科-樂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