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讀後感
有人說:距離可以產生美;有人說:距離讓人憂傷;有人說:距離讓人越來越疏遠。還有人說:距離是風景,是遠處的風景,世界上任何壹個角落都有壹個別致的風景,有人迷戀洶湧的大海,有人愛慕蒼翠的高山,有人鐘情無垠的大漠,有人熱愛蔚藍的天空,面對外面的花花世界,觀景的人總有不同的觀後感。讀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給我們指出了生活中的另壹種距離。 這不由我想到了顧城的經典名篇《遠和近》:妳/壹會看我/壹會看雲//我覺得/妳看我時很遠/妳看雲時很近。在詩歌中顧城表達了人對於遠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關系。這種關系充滿了壹種辨證的距離、壹種美和對愛的得失的痛苦。近處的愛人卻是遠在天邊,天上的雲卻在心靈近處。愛人可近卻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離在遠方卻在愛人的心旁。“妳看我時很遠”,這是地近心遠,“咫尺天涯”;“妳看雲時很近”,這是地遠心近,“天涯若比鄰”。 關於距離說我個人覺得保持壹種距離未嘗不是壹種美,有時候,凡事如果看得太清太透,就會失去它應有的美感,要用距離去當那層面紗,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給人以朦朧之感就恰到好處。要保持對壹個人的敬仰或愛戀之情,最好不要太近,留點距離最好;否則,壹旦揭去那層面紗,壹切會與想象中差別很大。 然後,讀泰戈爾這首詩每每令我內心潸然雨下。是的,有壹種比生與死更遙遠的距離,不是時間上的跨越古今,也非空間上的囊括宇宙,而是壹種最難逾越的距離--心與心的距離! 生與死本是壹種永遠無法溶合的距離,而近在咫尺卻形同陌路是心與所愛的人更遙遠的距離。相愛卻不能相處,有情人不能成眷屬,是千古遺憾的情人間的距離,而明明愛著卻裝著不放在心上,是矛盾而痛苦,逆離真心的距離。可比這更遙遠的距離,妳可知道?是心的冷漠!是對愛的蔑視,是面對愛自己的人斷然掘上壹條無法跨越的鴻溝,把愛遠遠拒絕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外!距離原本可以產生美,但這樣壹種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卻是痛苦的。 話至此,讀罷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詩,再三咀嚼,心痛不已。在這種痛苦的思辯的悲傷中這我們讀出了詩人的匠心獨運,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讓我們在今後的日子裏,無論遠與近,心不能冷漠!對愛不能蔑視!人的心應是富有愛心、善良、友愛、仁義、互助和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