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賞析:
前四句講的是日落前的場景。第壹句話既講風景,又講事情,成功地誇大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情況。“烏雲壓城欲摧”壹詞形象地揭示了敵軍的數量之多、兇猛之猛,交戰雙方的實力之懸殊,守軍的艱難處境。城內守軍與城外敵軍對比。突然,情況有變,壹縷陽光透過雲層,映在守城士兵的盔甲上,只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此刻,他們正準備戰鬥。這裏用日光來表現守軍的營地和士氣,場面十分精彩。
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方面描寫了陰森淒慘的戰場氣氛。已經是深秋了,所有的樹都搖搖欲墜。在死壹般的寂靜中,喇叭響了。顯然,壹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進行。“號角之聲滿天”,勾勒出戰爭的規模。敵人憑借人數優勢,叫囂著前進,步步緊逼。防守隊員並沒有因為力量薄弱而臨陣退縮。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鬥從白天持續到黃昏。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輪交錯、肉搏戰的激烈場面,只是對雙方撤軍後戰場上的情景做了粗略但富有表現力的描摹:戰鬥從白天持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大塊胭脂般的血紅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這種陰沈凝重的氣氛烘托出了戰鬥現場的慘烈景象,暗示著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士兵仍處於不利地位,為接下來的友軍救援做了必要的鋪墊。
最後四句是關於救援部隊的活動。“半卷紅旗在沂水附近”和“半卷”有著極其豐富的含義。在黑暗中行進,制止它,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面朝伊河”既預示著戰鬥的地點,又暗示著戰士們有壹種“風蕭蕭水寒,壯士壹去不復返”的剛烈豪情。然後描述苦戰的場景:救援部隊壹接近敵營,就敲鑼打鼓歡呼,投入戰鬥。但夜是如此的冷,如此的霜,以至於連鼓都打不動了。面對許多困難,戰士們並不氣餒。“我要在黃金平臺上向妳報告,我要帶著玉龍走向妳的死亡。”黃金臺是戰國時期在蕭東南所建。據說他曾經在臺上放了很多黃金,說不惜重金吸引天下文人。詩人引用這個故事來表達士兵們為朝廷效力的決心。
全詩的詩性:
戰爭的烏雲滾滾而來,仿佛要壓垮高塔;鱗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號角的聲音在這個秋天響徹天空;夜色裏塞著泥巴,像胭脂凝結,又像紫色壹樣濃郁。
寒風卷紅旗,部隊抵蕭;凝重的冰霜浸濕了鼓皮,鼓聲低沈,擡不起來。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他願意手握寶劍為國奮戰到死!
全詩如下:
敵兵像烏雲壹樣滾滾而來,企圖推倒城墻;我軍嚴陣以待,太陽照在鎧甲上,金光閃閃。
秋天,嘹亮的軍號響起;士兵的血在黑夜中變得漆黑。
紅旗半滾,援軍沖向易水;夜霜重,鼓聲陰沈。
只為了回報國王,劍和死亡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