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詩經》閱讀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詩經》閱讀心得壹
《詩經》帶給人壹種古韻之美,她仿佛穿越了幾千年只為來到我的身邊。《詩經》的很美,美在質樸的語言,美在對人世間美好情感的詮釋。她沒有太多的華麗詞藻,沒有庸俗之氣,她吸引我去領略那古樸而又優美的辭章,去感受那真摯而又深沈的美好。
在我的眼中,最美不過《詩經》,美在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花開得紅艷似火,用來比喻女子的美麗。無論誰讀過之後,眼前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壹個像桃花壹樣鮮艷的女子形象。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的給人以照眼欲明的感受。細聲慢吟這名句,壹種喜氣洋洋的氣氛充滿了字裏行間。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姑娘今朝出嫁,把歡樂和美帶給她的婆家人。看啊,多麽美好的祝詞。這種情緒,這種祝賀,反映了當時社會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在我看來,人只有對生活滿懷神情與熱愛,才能在紛繁的世間為自己、為別人帶來壹份寧靜祥和的溫馨。
最美不過《詩經》,美在愛的幸福與美滿。“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說出了生死不分離,壹同老去的相依相伴,多麽情意綿綿的佳句,體現了愛人之間壹起白頭偕老的心願。表達的是對幸福與美滿的無比向往。和愛著自己的人***度壹生,是壹件多麽幸福美滿的事啊!“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傾倒了無數身在愛河的人們,渴望美滿愛情的人們把這詩句當成對另壹半的山盟海誓。生生死死悲歡離合,我曾對妳說過,我會牽著妳的手,和妳壹同老去,永不分離。這是愛情的境界,與妳平平淡淡度過壹生。
最美不過《詩經》,美在朋友的雋永深情。“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妳將木瓜報贈子我,我就用瓊琚作為回報。不是為了答謝妳,而是珍意情意永相好。朋友之間珍重彼此的情意便是尚的情意,揭示了朋友之情的實質不是獲取,而是給予。禮尚往來,朋友之情才能保持下去。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人們的高尚情感,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價值的高低,則是對他人對自己情意的珍視。
《詩經》宛如壹個端莊優雅的絕代佳人,從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向我們款款走來,讓我們去領會她那份獨特的美,使我們折服於這獨特的美。最美不過《詩經》,我甘願傾倒於美的《詩經》。
《詩經》閱讀心得二
壹樹繁花,清淡典雅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我們與古人原本相隔於遙遠的光陰兩岸,卻因為有了詩歌這座跨越古今的橋梁,我們才得以與古人心意相通。詩歌的美妙,令人無法猜測,看似平淡的字眼,簡單的韻律,卻能千變萬化,讓人回味無窮,咀嚼出萬般韻味,萬般情意。
詩詞歌賦中,最迷戀的是《詩經》。詩經,這個名字本身,就滲透著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來的甘汁還是那麽有味道,無盡回味,透著沁人心脾的詩意。
讀過詩經,她有壹種古樸誠懇的美,像極了我見過的壹種花——粉簌簌的流蘇。我記得張曉風女士說過這樣壹句話:“如果要我給那棵花樹取壹個名字,我就要叫它詩經,它有壹樹美麗的四言。”這棵花樹就是流蘇。流蘇與詩經,詩經與流蘇,如果要我給詩經起壹個名字我就叫它流蘇,它有滿腔纖細的花香。
據說,那些關於詩經的 故事 ,長達六百年之久。六百年,從西周時期壹直到春秋中葉,這壹段漫長的過程中,那些還尚不識文明煙火的古人,就已經懂得如何運用那些優美的文字,來含蓄、委婉地表達,內心自由奔放的情感。
那時的人們是最淳樸的,天真的,用最平凡的文字訴說內心的感受。當壹個人的身心,在某壹個午後,完全進入壹種恬靜的狀態。那些帶有靈動氣質的詩句進入心扉,帶來“蒹葭蒼蒼, 白露 為霜”的神秘朦朧美,營造“琴瑟在禦,莫不靜好”的和諧寧靜,送來“谷則異室,死則同穴”的震撼人心的愛情宣言,畫出“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青澀愛戀。那是壹場靈魂盛宴,是美的潛移默化。
在《詩經》中情感之事總是特別美好,少年的難開之口,少女的矜持緩步以及艷若桃花的容顏,都彌漫著潮潤的霧氣與悸動的氛圍。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願,那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美艷難收。不過是在某個時間有過壹面之緣的銘記,便從此日思夜想困頓不已。這美好的情愫也隨著冷黃紙頁與口口傳唱而新鮮如昨。
當然,若《詩經》中僅有愛情,縱是最浪漫的詩篇,多了,也會覺得輕浮。《詩經》中,也不乏戰亂流離、憂國憂民的詩篇。
激蕩了故國的熱土,沈重的傷懷和悲愴的吶喊響徹天地。但《詩經》中卻將這種情感化為嘆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國成為廢墟,宗廟毀於炮火兵戈,多麽激憤的感情到了《詩經》之中都會轉化為輕輕幾句的哀嘆“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欲墜之軀步經昔日繁華的宮殿與宗廟,所有生長的禾苗都在祭奠著盛世的荒蕪,見證著王朝的復辟與衰敗。
壹卷壹卷風、雅、頌,重讀似嘆息,輕讀猶如耳語。沒有撕心裂肺的喊叫與哭泣,有的只是年復壹年回環往復的嘆息。
同時,《詩經》為當時和後世描繪了壹卷社會與歷史的圖畫,真實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社會的面貌,謳歌了上古時代人民的勤勞、勇敢,鞭撻了統治階級的卑劣、無恥,為後世留下了立體的、具象的歷史畫卷。在《詩經·國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向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大膽地提出了正義質問:“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有的詩中還描寫勞動者對統治階級直接展開鬥爭,以便取得生存的權利,在這方面,《碩鼠》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
撇開壹切背景,《詩經》只是《詩經》,樸素悠遠,寧靜自然,繼承了華夏民族壹貫的淳樸與穩重,卻不乏清新雋永的文風。
《詩經》是壹樹絢爛的繁花,承載著關註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些被後人概括為的“風雅”精神。
這樹絢麗的詩詞花,始於西周,終於春秋,詩中的千古繁華,人間樂事,像壹縷清風,壹朵落花,壹葉小舟,從遠古湧來,向未來奔去。
《詩經》閱讀心得三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年間的作品,***305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對我國兩三千年以來的文學發展產生了深廣的影響,也是很珍貴的古代史料。
《關雎》是《詩經》全書的第壹篇,選自《詩經?周南》。它是描寫壹個青年男子對壹位姑娘的壹往情深的追求,並運用了比喻,起興的修辭手法和重章復唱的結構形式,成功的表達了樸實的情感,並對這種樸實的情感展開了大膽的表露,將主人公追求愛情的熾烈專壹表現的淋淋盡致,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我在反復讀的過程中,能身有體會到其中,咀嚼著詩歌每壹個字,都能深深的感受到男子追求姑娘的美好。
在生活中,時間對每個人的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珍惜好每壹分,利用好每壹秒,不留壹點遺憾”。《采葛》選自《詩經?玉風》,在讀這篇詩歌時,知道時間的短暫,與其去想思念和痛苦帶來的無盡浪費,還不如珍惜當前時刻,把該做的事情,不留到明天,已作出的承諾及早兌現。
誠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誠信是人與人交往中必須的品質;誠信是人們在社會中的通行證;誠信是古老的道德範疇,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優秀品質。在選自《詩經?邶風》的《靜女》中最能體現出來。這篇詩歌主要描寫的是壹個男孩接受了壹個女孩子的邀請,男孩早早的就來到了約會地點,等了很久都不見女孩身影,怕自己記錯時間失信與她,又怕女孩不守承諾,其實女孩早就來了,只是壹直在觀察他。可見,重承諾,講誠信,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無論愛情還是理想,壹旦目標確定,就要堅持到底。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以主觀武斷,意氣用事。冥冥之中,總會有壹雙雙眼睛看著我們,總會有壹種力量在召喚我們,激勵我們,這個力量就是誠信,這個力量就是信任。
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壹帆風順,不可能時時處處事事順心如意,總會有坎坷,困難挫折,不幸。就像《柏舟》中寫到的是君子懷才不遇,受小人欺辱的內心痛苦和妻子被丈夫遺棄而不甘屈服的憂憤。我們不怕解決不了困難,只怕困難既將來的時候就退縮。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險阻,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和 方法 去壹壹解決它。妳看那些偉人,哪個不是克服重重困難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當然也不是說,要成為偉人壹定是經歷過困難的人,能用辦法去避開壹些不必要的困難,留下更多的力氣去對抗前方更大的困難。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需要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們就能戰勝它。
我最喜歡選自《詩經?秦風》的《蒹葭》。壹個熱戀者對意中人的迫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失望的心情。這也說明壹生的奮鬥的悲壯,人生都是如此,追求不到固然煩惱,而以為追求到手註定無聊。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生命是如此充實綻放,生活是如此美好高尚。
《詩經》是中華 傳統 文化 ,我們作為中華兒女要繼承和發揚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努力實現民族復興的今天,這必然會成為廣大學生朋友的歷史責任與使命。
《詩經》閱讀心得四
我們真的應該慶幸我們擁有了這麽壹部古老的詩集,在歲月長河中穿行的過程中,周圍的空氣和他摩擦,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電光雷火。四字的組合,就是中國文化的方陣,四聲鏗鏘,擲地有聲;賦比興的成熟,拓展想象,催生情感,我們的腦海壹朵朵思維浪花耀眼生光;淑女形象,古典情節,凝聚成壹塊塊富有意味的礁石,屹立成林,璀璨生花。
可是,現在,我們的河流面臨著斷流的困境。漢字在電腦文化面前大有退縮為只有語言符號功能的磚頭,齊整規壹,用來堆砌同壹種類的高樓大廈,詩意被用來嘲笑不懂事故的瘋子。那位伊人在哪裏?還有沒有蒹葭之岸?那種蘊藉綿長的情致哪裏去了?我們的生命除了鈔票還剩神麽?
這也是壹條母親河,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先民的心靈中,經風雨,歷磨難,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皈依的文化、情感、審美的大河。我們是這條河裏的壹條魚,因為宿命的連接,我們無法超越水源而存活。不少魚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壹只鷹,天空是自己的家鄉和歸宿。但是,他們忘了,作為我們不能長出翅膀,這是我們生存於天空的劣勢卻是生存於大河的優勢。回到大河,我們快樂無比。壹條魚的生命靈魂裏只能有壹條大河,其他的水源都是暫時的棲身繁衍之地。
《詩經》是我們文化、情感、審美的“聖經”,是壹種生命基因,壹種靈魂酵母,《詩經》是我們的另壹條母親河。我們彼此的區別僅僅在於,君住大河頭,我住大河尾,我們***飲壹河水。
長江已經被我們轉化用做照明了,因為我們的黑夜太漫長了;而我們現在的心情越來越浮躁,我們的情懷越來越失去古典意味,我們因為進步而越來越不快樂。
《詩經》之河斷流之日,中國文化被截斷之時!
《詩經》閱讀心得五
靜靜地讀著悠揚的詩詞,飽含著的是哀婉與淒艷,“考磐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勿諼”,記得當初是因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才得知有這麽壹句的,郭襄對多年前的楊過難以忘懷,心中早已是壹灘死水,然而在少林寺與何足道萍水相逢時卻因為這壹句和那琴聲而心中頓起漣漪,不能不說是詩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盤在陸,碩人之軸,獨寐獨宿,永矢勿告”,她留下這樣壹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壹段沒有下文的露水情緣,然而這段我看很多遍還是無法完全明了個中真意,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吧。
當然,詩經中所有的不只是關於愛情關於生活的 句子 ,還有對國家的忠誌之誓和對人民的憐惜之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妳聽,這是戰士上陣殺敵前發出的吼聲;“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妳看,這是勞動人民對剝削壓迫者的怒目睥睨。
連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和揮汗如雨的伐木場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誰敢說生活中不能有藝術呢?今天我們過著壹天天豐富多彩的日子,卻在不停地喊著無聊乏味,只能從壹些低俗且毫無意義的糟粕中咀嚼著那些被別人嚼過無數次的笑料,這也不能不說是壹種悲哀。我們只有認真探究生活的本質,才能獲得生活的樂趣,不然就只能在壹陣陣機械的笑聲中糊塗地過完壹生,而絲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樂呵些什麽。
《詩經》閱讀心得相關 文章 :
1. 《詩經》的讀書心得範文
2. 《詩經》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範文
3. 閱讀伴我成長讀書心得3篇
4. 論語讀書心得5篇
5. 2019關於讀書古文感悟感言80句
6.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400字
7. 詩經讀後感1000字精選作文
8. 《短歌行》讀書心得體會
9. 關於國學經典學習心得體會5篇
10. 2020經典誦讀心得體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