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大地長存,蒼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當這無盡的悲傷繼續下去,又意味著什麽呢?

大地長存,蒼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當這無盡的悲傷繼續下去,又意味著什麽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天長地久,總會有盡頭,但這種生死恩怨,永遠不會結束。

這句話的出處是: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

我從原文中摘錄了這句話,供大家參考:

她通過他的使者送給他壹句話,提醒他,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心知道的誓言。

七月初七,在長生殿,我們在靜謐的午夜世界裏,偷偷的告訴了對方。

我們希望在天堂飛翔,兩只鳥合而為壹,在大地上生長,壹棵樹的兩個枝幹..

大地長存,蒼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

這篇文章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當我離開時,我禮貌地請信差給國王送個口信。信中的誓言只有國王和我知道。

在七月初七,在長生殿,半夜無人,我們海誓山盟。

在天堂,我願做壹只和我壹起飛翔的鳥,在人間,我願壹起長出樹枝。

就算天長地久,總會有盡頭,但這種生死恩怨永遠不會結束。

下面是壹些我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讓我分別給妳解釋壹下:

重送詞:貴妃在講究道別,請他傳話。

兩顆心知道:只有玄宗和貴妃知道。

永生宮:建於天寶元年(742年)驪山華清宮。根據《七月》,以下六句是作者虛構的話。所謂長生殿,並不是華清宮的長生殿,而是長安宮寢殿的習慣名稱。

雙翼鳥:傳說中的鳥名,據說只有壹只眼睛和壹只翅膀才能壹起飛翔。

連接樹枝:兩棵樹的樹幹相互擁抱。古人常以這兩樣東西比喻戀人相愛,永不分離。

恨:後悔。

連續:連續。

只看文章可能很難理解意思,所以結合當時文章的創作背景來理解比較好:

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被任命為縣尉(今Xi周至縣)。有壹天,我和我的朋友陳紅、王誌富去螞蟻附近的仙遊寺參觀,談到了李隆基和楊貴妃。王誌富認為,像這樣傑出的東西,如果不加以打磨,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比詩更深,比愛更深。嘗試做壹首歌怎麽樣?”於是白居易寫了這首長詩。因為長詩的後兩句是“地長存,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他們稱這首詩為“長恨歌”。同時,陳紅寫了壹部傳奇小說《長恨歌》。

既然說到這裏,就讓我們來欣賞和評論壹下這首《長恨歌》: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歌中著名的傑作。寫於元和元年(806),詩人在黟縣(今陜西周至)任縣令。他與好友陳洪、王誌富遊覽仙遊寺,因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此詩。在這部敘事長詩中,作者用精煉的語言、優美的意象、敘事性和抒情性敘述了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的反叛所毀,他們在無休止地吃著這種精神的苦果。唐玄宗和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不拘泥於歷史,而是依靠壹點歷史的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已經退化為曲折動人的故事,以往復感人的藝術形式來描述和傳唱。因為詩中的故事和人物是有藝術性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在歷代讀者心中蕩漾。

長恨歌就是《長恨歌》,這是詩的主題,是故事的重點,是埋在詩裏的壹顆感人的種子。至於討厭什麽,為什麽會討厭很久?詩人並不直接講述和表達,而是通過他所寫的富有詩意的故事,壹層壹層地展現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猜測、記憶和感受。詩的開篇第壹句:“中國的皇帝,渴求可能撼動壹個帝國的美”似乎很平常,仿佛故事應該是在作者不註意的情況下從這裏開始寫的。其實這七個字是極其豐富的,是整個節目,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指揮了全詩。接著,詩人用極其節儉的語言,描述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前是如何重色、求色,最後得到了“只要她轉頭壹笑,便有百符咒,六宮粉黛化為烏有”的楊貴妃。它描述了楊貴妃的美麗和魅力。入宮後,受到色寵。她不僅“繼承了她的善良”,還“把她的姐妹兄弟都列在了土裏”。反復渲染唐玄宗得了貴妃後如何縱情聲色,如何尋歡作樂,如何終日在宮中縱情歌舞飲酒。這壹切導致了安史之亂:“直到戰鼓,從漁陽轟出,震天動地,打破了彩虹裙和羽衣的曲調”。這壹部分描述了“長恨”的內因,這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通過對這段宮廷生活的寫實,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壹個重國輕民的皇帝,壹個嬌媚嬌縱的妃子。這也生動地暗示了對唐玄宗的誤解是這場悲劇的根源。

下面,詩人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後皇帝兵馬逃往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在這場動亂中的毀滅。“軍隊的人停下來,沒有壹個會動,直到他們的馬蹄下,他們可能會踐踏那些蛾眉。絢麗的發夾掉在地上,沒有人去撿,壹個綠白相間的玉簪和壹只黃金色的毛鳥。皇帝救不了她,他只能捂住自己的臉,後來當他轉過頭去看的時候,《血淚之地》裏寫的就是他們的壹幕《妳去哪裏,馬尾坡》。“六軍拒發”,要求處死楊貴妃,是對唐玄宗癡情女色,禍國殃民的憤怒。楊貴妃之死是整個故事中的壹個關鍵情節。之後,他們的愛情變成了悲劇。然後,從“藏在壹場冷風吹來的黃塵中”到“卻沒有壹個心愛的精靈來拜訪他的夢”,詩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中的“恨”,用酸楚動人的筆調,描寫了楊貴妃死後在蜀中的孤獨與悲傷,也追憶了途中的往事。揮之不去的相思讓人心痛。正因為詩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如此程度,道士的到來和身後仙境的出現才給人以真實感,不會認為純粹是空中樓閣。

從“在靈瓊住著壹個道士,他是天上的客人”到詩的結尾,道士作家幫助玄宗找到了楊貴妃。詩人用了壹種浪漫的手法,突然他去了天堂,然後去了地面,“上面,他尋找綠色的虛空,下面,黃色的春天,但他在兩個地方都沒有找到他要找的那個人”。後來,楊貴妃在海上的空靈仙山上被發現,並被允許以“淚珠順著她悲傷的白臉滑落,像梨花上的春雨”的形象重新出現在仙境中,熱烈歡迎韓家的使節,表達感情,以象征的方式送話,重申以前的誓言,照顧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壹步深化和渲染“長恨”的主題。在詩的結尾,用“地長存,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來結束筆,指出主題,回應開始,實現“無聲”,給讀者聯想和回味的空間。

《長恨歌》首先給我們的是藝術美的享受,是詩中動人的故事,是詩精致獨特的意境。整篇文章的中心是《長恨歌》,但詩人卻以“濃墨重彩”為切入點,盡力去寫和渲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要早朝”,“熬夜”,“看不夠”等。,顯得極其開心,像個喜劇。然而,那種極度的喜悅,不過是與背後無盡的仇恨形成對比而已。唐玄宗的荒淫無道導致了政治悲劇,政治悲劇又導致了他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悲劇的制造者最後變成了悲劇的主人公,這是故事特別曲折的部分,也是詩中男女主人公要“恨”很久的原因。以前很多人說《長恨歌》有寓意,這首詩就是這個寓意。那麽,詩人是如何表達“長恨”的呢?《馬跡坡》中楊貴妃死後,詩人描寫得十分細膩,表現了唐玄宗不忍割舍愛情又想挽回愛情的內心矛盾和痛苦的感情。因為這種“血淚”的死亡,才會有無盡的仇恨。後來詩人用了大量的筆墨從各個方面反復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向往,但詩的故事並沒有停留在壹個情感點上,而是隨著人物內心世界的層層遞進,感知到其景物的不斷變化,將時間和故事向前推,用人物的思想感情去開拓,推動情節的發展。他死後,唐玄宗去蜀國,心裏很難過。還在路上,故地重遊,又勾起了悲傷的回憶;回宮後,經歷了白天身體受傷,晚上失眠。我日夜思念它,所以我希望有壹個夢,但它是“年復壹年生與死之間的距離,然而沒有壹個心愛的靈魂訪問過他的夢”。詩到這裏,“長恨”的“恨”已經寫得很感人了,看起來故事的結局還可以。但詩人的筆是彎的,借助想象的彩翼,構思出壹個迷人的仙境,將悲劇故事的情節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曲折、跌宕起伏、波瀾起伏。這個轉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由於主觀願望和客觀現實的不斷矛盾和碰撞,詩歌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故事情節更加動人。

《長恨歌》是壹首帶有強烈抒情成分的敘事詩。詩人采用了中國傳統詩歌在講故事、刻畫人物方面所擅長的表現手法,將敘事、景物描寫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壹起,從而形成了該詩抒情往復的特點。詩人有時將人物的思想感情註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射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有時我們抓住人物身邊有特色的景物和事物,通過他們的感受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感受,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出隱藏在人物內心深處的難以言說的感情。唐玄宗在去西南的路上,被黃塵、棧道、高山包圍。陽光暗淡,旌旗索然,秋景淒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襯托人物悲傷的思緒。在蜀中,面對青山綠水,我們還是忘不了自己。蜀中的山和水是美麗的,但在孤獨而悲傷的眼中,山的“綠”和水的“綠”也是悲傷的。大自然的美好應該是以壹種寧靜的心態去欣賞,但他沒有,所以增加了內心的痛苦。這是通過美麗的風景寫悲傷的感情,讓感情更深入。宮中的月光,雨夜的鐘聲,已經很刺激了。詩人抓住了這些不尋常但有特色的東西,把人帶入悲傷和心碎的境界。再加上他們看到和聞到的時候,相互交織在壹起,這也在語言和語氣上表現出了人物的悲傷和難過。這是另壹層。還在路上,“壹切都在打轉”,本來是壹件開心的事,但是老地方結束了,顏瑜不見了,我忍不住哭了。在敘述中,又增加了壹層痛苦的回憶。回到長安後,“池塘,花園,宮殿,壹切都和以前壹樣,太葉湖芙蓉,未央宮柳樹。但是花瓣就像她的臉,柳葉就像她的眉毛,每當他看著它們的時候,除了哭泣,他還能做什麽呢?”。白天,由環境和風景引發,人與風景產生關聯,風景依舊,人卻不見了。我不禁淚流滿面。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中,我仿佛看到了楊貴妃的模樣,展現了人物極其復雜微妙的內心活動。"王座上飛著螢火蟲,而他卻在暮色中沈思。,他會延長燈芯到它的結束,仍然永遠無法入睡..鐘聲和鼓聲會慢慢敲響漫長的黑夜,黎明前,天空中的星河變得清晰起來”。從黃昏到黎明,重點是晚上被情緒困擾很久無法入睡的場景。這種苦澀的思念就像“桃李花開,春風吹”和“秋雨過後,落葉歸根”壹樣。看到當年的“梨園弟子”和“阿健青娥”都已白發蒼蒼,容顏雕零,更是勾起了昔日歡愉的思緒,令人心酸。從黃塵的漫無邊際到蜀山的蒼翠,從宮中的雨夜到凱旋歸來,從白天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我們處處為物所感動,時時為人所思,從各方面反復渲染主角的苦苦追尋和尋找。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就在夢裏找。如果在夢裏找不到,那就去仙境裏找。這樣的跌宕起伏,層層渲染,讓人物的感情回旋起來,達到高潮。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詩人反復抒發感情,來來回回,使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加深刻豐富,詩歌“肌理細膩”,更具藝術感染力。

人們對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壹直有爭議,包括所謂的愛情說、政治主題說、雙重主題說等。這篇文章的作者持有愛情理論。首先,從作品的四個層面分析,肯定了白居易沒有像陳紅《長恨歌》那樣以說教的面目來描寫李陽的故事,而是以“情”為主旋律,讓主人公的情感感動讀者,使其產生* * *聲,取得巨大的美學成功。本文還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社會歷史,分析了他在處理歷史主題、政治主題、人文主題和來自民間的心理主題的關系上的獨特性,進壹步闡釋了唐代楊貴妃形象的美學意義。

《長恨歌》壹問世,其主題就壹直成為讀者爭論的焦點。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壹般有三種:壹種是愛情題材。是壹首贊美李陽的情詩。並肯定他們對愛情的真誠和執著;二是政治主題論。認為詩的重點在於諷喻,在於揭露“中國的皇帝,貪戀可能撼動壹個帝國的美色”必然帶來的“無盡的仇恨”,譴責導致安史之亂的唐、明皇帝的放蕩,以此來訓誡後來的君主;三是雙主位理論。認為它是揭露和歌頌團結、諷刺和同情的混合體,既流下了同情的眼淚,又歸咎於失政和怨恨。怎麽樣,還是要從作品本身來分析。

詩歌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第壹層,從“中國的皇帝,貪戀足以撼動壹個帝國的美色”到“皇帝的眼睛怎麽也盯不夠她”,描寫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前是如何強調色彩,尋求色彩,最後得到“她若不過轉頭壹笑,便有百符咒”的楊貴妃。貴妃入宮後,驕奢淫逸,驕橫跋扈。她不僅“繼承了她的善良”,還“把她的姐妹兄弟都列在了土裏”。在反復渲染唐玄宗貴妃之後,她徹底沈迷於歌舞飲酒。開卷的第壹句話,既暗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對全詩起到了喚起和指引的作用。

第二層,從“直到戰鼓,從漁陽轟起,震天動地”到“後來當他轉頭看時,血淚之地”,描寫安史之亂,玄宗逃亡,被迫賜皇妃死罪,寫出“長恨歌”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刻意淡化玄宗荒淫無度、錯國導致的安史之亂,刻意描寫他們將何去何從。讀者被悲劇氣氛所感染,而不是對歷史的理性批判。陳洪在《長恨歌》中提出的“懲尤物,窒亂”的理論,是為了板起面孔做文章,所以不能作為這首詩的寫作動機。

第三層,從“藏於寒風吹來的黃塵中”到“卻沒有心愛的精靈來造訪他的夢”,描寫楊貴妃死後,在蜀中的孤獨與悲傷,都是追憶往事,入宮看月,夜雨搖鈴,是壹種“悲色”與“斷腸聲”。當長安光復回到朝鮮,比馬嵬和那段記憶,那段苦悶更重要。她潔白如玉的臉在哪裏?。回宮後的池源還是老樣子,物是人非,揮之不去的相思讓人心酸。

第四層,從“靈瓊住著壹位天客道士”到“此愁永無止境”,描寫唐玄宗派方士尋楊貴妃之魂,著重表現唐玄宗的孤獨和對過去愛情生活的傷感回憶。詩人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從天上到人間,最終讓貴妃在虛幻的仙山上以“淚珠順著她憂傷的白臉,像春雨打在梨花上”的形象重現人間仙境。“情”的宣泄已經超越了帝王與嬪妃的情感糾葛,更多的是詩人主觀的理想元素,早已超越了歷史事實的範疇,表現出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的矛盾與沖突。句末“地之長存,天之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是愛的嘆息和哭泣。是愛情被命運傳播,被政治倫理摧毀的哀嘆。這種仇恨已經超越了時空,進入了無限的境界。這樣,詩人用“長恨歌”表達了永恒的愛,也就是點明了全詩的主題。

應該說,白居易在寫作之初,至少在主觀上是認同陳紅“懲尤物,窒亂”的理論的。後來,他在新樂府的《李夫人》、《顧佳狐》中反復強調“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題,明明宣揚性的危害,卻又承認“人不是木石”,然而在《長恨歌》的實際寫作中,他又順從了民間愛情故事中所表達的人的本能和對美的情感渴望。這樣,整個故事就有了更深刻、更復雜的意義:既寫真美,又寫真惡,把兩者直接聯系起來;《愛情寶典》和《長恨歌》這本書裏有壹段話:叔叔對媽媽說:“很美,也會很邪。”李延年唱道,“把鄉村還給城市。”這也叫。這段話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對這個問題的最終思考。白居易寫《長恨歌》時遵循的壹個基本原則是,不能因為“美”是“很惡”就把它抹去。雖然它的主題最終似乎偏離了對“很惡”的譴責,但“很惡”本身的內容並沒有被抹去,反而豐富了“很美”的含義

《長恨歌》壹方面是壹個重要的歷史和政治主題,另壹方面又是壹個來自民間的具有悠久傳統的人文和心理主題。白居易在創作中遵從了民族文化心理和詩人的人格思想,即傳統模式與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並存,這與詩人的人生經歷和人生觀是分不開的。白居易的壹生跨越了中晚唐。他的思想以江州司馬的貶謫為界,經歷了從主動入世到被動出世兩個階段,踐行了他所信奉的“濟世濟民”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謂“孤獨”的基本內涵是:樂而知命,自得平和,並由此與石、老相通,對世界的態度是隨緣順性。在他的整個思想體系中,“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是並行不悖的,“施是陸毅之業,積是修舊德之道”(“君子不賦工具”),這是壹個完整的人生觀的兩面。貶謫前,他為雲龍、彭鋒賣命,與元稹壹起大力倡導新樂府運動。正是因為他年輕時有遠大抱負,有扶唐於衰、救民於水火的政治精神,才有足夠的勇氣應對如此重大的歷史題材,以“不惑”來總結唐晚年的政治得失,寫出了《長恨歌》。這樣,在他心目中,唐的二分法必然會體現在對形象的塑造上。正是因為深愛的唐和重國輕民的唐的對立統壹,白居易才把這個故事寫成了壹個好皇帝的悲劇。好皇帝糊塗了,最後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們從作品中可以看到,唐明皇這個人物的塑造是拒絕了理想化的,這是另壹種理想化的結果。排除的是封建統治階級在皇帝頭上加了足夠的光圈,使其成為半神的理想化。而這種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壹種理想。他們從現實生活中皇帝權威下降的土壤出發,把封建統治階級的領袖想象成壹個和自己壹樣的普通人,壹個有愛情、有苦惱、有錯誤、有缺點的癡情皇帝,和壹般愛情故事裏的主角沒什麽區別!他們從另壹個角度理想化了皇帝。理想化的皇帝應該是和人民壹樣的人,而不是神!而白居易則從民本思想出發,有條件、有揚棄地接受了市民對唐的理想化,從而完成了唐形象的塑造。詩人貶謫江州後,“獨善其身”與“兼濟”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他的精神生活和仕途逐漸發生變化,最終“既濟”以“獨善其身”得到釋放。在精神自救的過程中,白居易逐漸從關註社會政治轉向關註個體生命,對自由人格的熱愛逐漸超越了對道德人格的執念。

作為壹首不會再被傳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古往今來,很多人都肯定了這首詩的特殊藝術魅力。是什麽用《長恨歌》的藝術感染和誘惑了讀者?感人至深,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千百年來能吸引讀者,讓他們被感染,被誘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