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歌德《紡車旁的格蕾辛》愛情詩鑒賞
〔德國〕 歌德
我失去安寧,
內心煩悶;
要找回安寧,
再也不能。
他不在身旁,
到處像墳場,
整個世界使我傷懷。
我可憐的頭瘋瘋癲癲,
我可憐的心碎成萬段。
我失去安寧,
內心煩悶;
要找回安寧,
再也不能。
我眺望窗外,
只是望他,
我走出家中,
只是找他。
他高邁的步武,
高貴的雄姿,
口角的微笑,
眼睛的魅力。
像懸河似的
他的口才,
他的握手,
啊,他的親嘴!
我失去安寧,
內心煩悶;
要找回安寧
再也不能。
我的胸懷
思慕著他,
唉,但願我能
緊抱住他,
讓我吻他,
吻個酣暢,
受到他親吻,
死也無妨!
(錢春綺 譯)
歌德抒情詩的主要源泉是愛情。這首詩是他在1773年到1775年間寫成的又壹首描寫愛情的抒情佳作。
全詩***有十節。前三節主要寫女主人公格蕾辛在思念心上人時心潮澎湃,坐臥不寧的心理狀態。主人公自從見到“他”以後,就失去了往日安寧的生活,以致於現在因為“他”壹刻也得不到安寧。愛情的力量是如此神奇,以至於“他”不在身邊,周圍的壹切都索然無味,像個“墳場”,甚至整個世界都“使我傷懷”。因為愛情,她已經被折磨得“瘋瘋癲癲”。可見她的愛是多麽深入! 多麽執著!
中間四節主要是對主人公的戀人的描寫。“他高邁的步武,高貴的雄姿,口角的微笑,眼睛的魅力。”以及“他的口才,他的握手……”他的壹舉壹動都令她著迷,他對她的愛撫更讓她心馳神往,讓她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最後三節是格蕾辛的心靈獨語,抒發了她對他的熱烈、執著的愛和她對愛情的甚於生命的忠誠。處在愛河中的人誰也不願離開自己的戀人,這裏格蕾辛把自己的心曲直接嘆出“唉,但願我能/緊抱住他,”不事雕琢,表意直接,對自己的心曲,她豪不掩飾,表現了她對愛情的真誠。曲有曲的美,直亦有直的妙處。
這首詩運用了反復的手法。詩人在詩句中把“我失去安寧,/內心煩悶,“想找回安寧,再也不能。”進行了三次重復,既照應了標題,反映出格蕾辛站在紡車旁回旋往復的心思,又使抒情逐步深入,更加強烈,表現了格雷辛在愛火的燃燒下的風雨激蕩、飄搖不安的感情世界。
另外,詩句用語大膽,明白如話;抒情熱烈,酣暢淋漓,體現了歌德在赫爾德爾的影響下,擺脫了古典主義束縛,運用適於表現狂飆突進運動反封建精神的藝術方法。不愧為德國詩歌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