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壹年最後壹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壹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壹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肴,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同辭舊迎新。
2、“年來到,年來到,閨女要花兒要炮,老婆要個煊棉襖,老頭要個新氈帽。”
過年大家都要圖個吉利,要年新禮物。這禮物不論貴賤,壹年到尾總該有個“新”來圖來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請閨女》則更有童謠的情趣與年節的歡樂氣氛。
3、"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壹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
這首民謠是春節活動大事記,中原人民置辦年貨的活動也按照這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進行的。
4、“新年到,放鞭炮:壹響鴻運照;二響憂愁拋;三響煩惱消;四響財運到;五響收入高;六響身體好;七響心情妙;八響平安罩;九響幸福繞;十響事業節節高!”
“爆竹聲中壹歲除”。除夕之夜,交子時刻,天空中,火光閃閃,轟鳴陣陣,隆重、熱烈的鞭炮聲送走了舊年,迎來嶄新的壹年,把春節推向了高潮。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類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為我國南方盛產竹子,這個習俗首先是從南方流行起來的。
5、“五窮媳婦五窮排,家家門上送出來”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壹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壹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
這壹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對於南方人來說,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參考資料:
中國文明網--有關春節的民謠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