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
剪雲結霜累了,春殘壹個人在廟裏。
梅妝暖陽,扇子照。
月光灑在空中,露水凝結後更香。
天生白凈恬靜,洞房無需映紅。
侯家花千朵,林難霜。
照片應該只在天上和月亮上拍,香味多在蘭花中間。
雖然饒百惠搶著出了第壹招,但第三春還是落後了。
我想讓慧琳用這個門檻來看。
唐朝的人喜歡紅牡丹和紫牡丹,但白牡丹不受重視。晚唐詩人吳榮寫的這兩首贊美白牡丹的詩,風格獨特。正是因為他反叛了當時的習俗,為被冷落的白牡丹唱了壹首贊歌。
第壹首詩集中描寫了白牡丹的美麗形象。第壹副對聯中“若累剪雲,霜降殘春,獨在殿中”這句話,生動地刻畫了白牡丹的美麗,揭示了她的精神和品格。“倦如雲”比喻白牡丹花瓣的細膩光澤和錯落有致,“薄霜”則觸及白牡丹的質樸之美。《春殘孤堂》表現了白牡丹的謙遜和超然精神。牡丹被譽為國色天香,如果在早春開放,會大大降低群體的色彩。但她不慕虛榮,不爭名利,甘於在暮春時節拋頭露面,敞開心扉。對聯中的“梅妝暖陽,萬扇照”壹句,更是用濃墨渲染了白牡丹的秀美。“梅妝”壹詞比喻用梅花點綴的白牡丹的鮮艷淡雅的顏色。“飛飛”二字是雲的繁華模樣,寓意此處繁花似錦。尤其是《飛飛》之後,寫的是“暖”字,點出了壹片郁郁蔥蔥的繁華景象。白牡丹雖然有著梅花的純色,但卻沒有梅花那麽冷,給人壹種溫暖的感覺。“萬扇搖風”壹詞形容的是花的動態。“萬扇”是壹種圓形的白綢扇。壹陣風吹來,花影晃動,就像壹把團扇在美人手中輕輕晃動,“亮晶晶”兩個字給人的感覺是轉動著,閃閃發光。項鏈對聯“月光灑在空中,露水凝結後更香”是對夜晚的白牡丹的描述。月光下,白牡丹是明亮的,月光很難分辨。只有從地上的陰影中,才能微微感受到花的存在。夜更深了,露水停滯。這時候花的香味更香,更誘人。月夜的牡丹多美啊!對聯“自然白宜靜,深紅何必映洞房”的意思是白牡丹天生白,絕不會追著時髦的紅牡丹去為別人襯托奢華的場面。白牡丹的崇高品質顯露無遺。
第二個重點是白牡丹的高貴品質。第壹副對聯中“侯家花開千朵,難霜林美”這句話,逆時代而動,樹立了的崇高形象。在唐代,紅牡丹和紫牡丹比白牡丹更珍貴。在唐詩中,白牡丹經常被用來比喻失意的人。中唐詩人裴鯤曾抱怨友人不重用“絕玉盤結露水,無人起來望月”的詩句。與此同時,著名詩人白居易借白牡丹來抒發自己的不幸之情,說:“白花冷談無人愛,卻占牡丹之名。應該是東宮的白贊善,被稱為朝廷大員。”在吳榮眼裏,白牡丹的形象與其前任截然相反。詩人不是從哀嘆的角度,而是從贊美的語氣,寫自己“冷酷不被愛”。詩中用比較的口吻說,貴族環繞的紅牡丹雖然妖嬈美麗,但還是比不上霜林中的白牡丹。這首詩體現了詩人堅守操守,不慕權貴的精神光輝。“影只應天上月,香多在蘭中”這句話,是從色和香的角度進壹步表達了白牡丹的崇高。花的美無非是壹種香,壹種色。在詩人看來,白牡丹的顏色和香味是非凡的。其明麗之美只能與藍天明月相提並論,其馥郁之香只能與花苑中的蘭花平分秋色,被譽為花中君子。"饒百惠雖然搶著下了第壹步棋,但到了第三春還是落後了."頸聯中的兩句話寫出了白牡丹謙遜的美德和堅守誠信的情操。至此,壹個個性化的牡丹形象已經完全展現出來。是詩人的猜想“想讓慧琳用這個門檻來看。”“慧琳”應該是個名字,不詳。從全詩來看,慧琳可能是這個寺院的主人。詩人以壹個仁人君子的視角看著白牡丹,然後在想,如果這朵花的和尚站在這裏的欄桿上,他們會怎麽看。——妳會用世俗人的眼光看這朵花嗎?結尾的壹個問題發人深省。
總之,這兩首關於白牡丹的詩構思新穎,意境美妙,讀來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