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嶽陽樓的故事主要表達了作者關心天下第壹的思想,但對景物的描寫相對於千古名篇來說是次要的。大部分風景只是壹個用風景寫情懷的工具,更多的是名著背後的內涵及其思想。蘇軾寫《追憶赤壁往事》,說《不歸之河》,他去看的赤壁不壹定是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他寫的是石鐘山,還有石鐘山為什麽叫石鐘山。他的調查也有失誤,但這並不影響它們成為永恒的傑作。範仲淹對嶽陽樓的記載,至少有圖為證,並非沒有證據。
況且聰明人愛水,範仲淹這樣的聰明人也見過類似洞庭湖這樣的風景。範仲淹是蘇州人,背靠太湖。太湖和洞庭湖的景色相差多少?除此之外,範仲淹還曾經在臺州治水修堰。波濤洶湧,連潮汐都是範仲淹自己經歷的。他還能想象嗎?所謂大家都在寫意境和心性。沒有那種胸懷,沒有那種意境的人,就算天天看洞庭湖也寫不出什麽好文章。
嶽陽樓的主題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其實作者是抱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寫的。那篇文章裏的風景也是濁浪排空,浪靜的那兩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範仲淹管理弄潮兒的場景。趁著海浪平靜,妳可以想象範仲淹在太湖泛舟。這壹切的源頭其實很清楚。然而,盡管風光無限,作者的心情無非是不為物喜,不為己悲。有了這種心態,他才能成為壹個幫助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