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國華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是1999年國際大學生辯論賽決賽的辯題。馬來亞大學的觀點是“美是壹種客觀存在”,Xi交通大學的觀點是“美是壹種主觀感受”。比賽結果眾所周知:Xi交通大學擊敗馬來亞大學獲得冠軍。
淺析辯論
這場辯論可以說是純學術的,這種辯論很少出現在辯論賽上。對於雙方來說,很難爭論,也很容易爭論。原因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公認的美的定義。所以美這個概念本身是無法定義的(至少在短暫的爭論中),所以在爭論中只能算是壹個固定的東西,不需要定義。所以需要定義的概念是:客觀和主觀,存在和感覺。但是對於這兩組概念,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沒有必要去定義,所以可能滿足於習慣用法。但這樣做肯定會給辯論帶來無窮的麻煩。至於具體定義,後面再說。
對壹場辯論的分析
辯論的主要任務是提出論點。他論證的具體環節是:定義概念,闡述命題,將彩票命題完全轉化為自己的論證。
正面沒有在命題中定義概念,而是壹開始就直接進入論證環節。表面上看起來很有效率,但本質上基礎並不紮實,下面的辯論充分說明了這壹點。從正論的論點來看,正論的基點是“法”,也就是說,法是客觀事物的標誌。這個考慮確實更好,但是三個特點沒有很好的概括,因為它分不清美與非美,美與醜,尤其是功利主義的解釋,混淆了美與善的區別。同時,爭論也沒有告訴人們,判斷壹個事物是否美好,是必須具備全部三個特征還是只具備其中的壹兩個特征。
“壹個事物要發揮它的美”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給人的印象是這個事物具有主觀能動性,它有意識地想要表現自己的美。如果改成“美必須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恐怕會好很多
“客觀存在的美引起人的美感,……”這句話很好,但後面舉的例子並不好。似乎正的壹面的論證受到了客觀主義美學的影響,這種美學把美看作是客觀事物的壹種成分或屬性。這種說法很被動。以金字塔為例。雖然人們在建造它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美學思想,但如果它建成後人類消失死亡,它還會有美嗎?不會,因為裏面沒有美因素。原來的美學思想和美學在哪裏?被消失的人類帶走了。金字塔的選材、造型、結構都是美學思想的體現,但它只對人類有意義,對其他物種甚至自然界都沒有意義。如果壹個外星人來看金字塔,他可能會感受到它的美麗。肯定是因為金字塔符合他的審美觀念。同樣,狄德羅的觀點也難以令人信服。從這些可以看出,積極的壹面顯然是把“客觀”等同於物質的客觀。
其實壹場辯論也要留出壹些時間來談談主觀感受。既然是感覺,就應該去感覺,去感受什麽,從感覺中得到什麽。那麽感覺的對象是什麽呢?如果外面的世界根本沒有美,那感受壹個根本沒有美的東西怎麽會產生美呢?感覺如何產生美?
積極的壹方不僅要提出自己的論點,還要主動攻擊對方。用軍事術語來說,進攻往往是最好的防禦。當然也不能說正面完全沒有攻擊。關鍵是沒抓住重點。
相比較而言,反對的壹方在論證上做得好壹點,因為他畢竟對“主觀性”做了簡單的解釋,提出了主觀性具有普遍性的關鍵論點(至於這個論點對不對,那是另壹回事,積極的壹方也沒有反駁)。同時,辯論中的反方采取的策略是以攻為主,以守為攻,所以顯得比正方更主動。但是反方的論點也很空洞。
“這世上沒有不美的”,也可以說這世上沒有不醜的。只是視角不同而已。
“主觀性不是普遍的嗎?”普遍性和普遍性本身是兩回事。反對的壹方在概念的同壹性上耍了壹個花招,把普遍性等同於普遍性,並以此作為整個辯論的立論基礎。
什麽是“看見”?難道不是壹種感覺嗎?那麽什麽是感覺呢?不就是看和聽嗎?如果妳只用眼睛而不用大腦,妳可以說妳什麽也“看”不到。只有妳的大腦感覺到了什麽,妳才能真正“看見”。
視力都差不多,對客觀事物的感知也不壹定壹樣。因為客觀事物提供的信息量比較大,觀看者必須做出選擇,關註不同的事物,觀察不同的事物。
線條和色彩本身並不具有美,它們之所以美,確實是因為人們在其中傾註了某種東西。但是,人能把剛強挺拔的感情傾註成曲線,感受到不屈不撓的美嗎?
為什麽看到壹些東西可以覺得很美,看到其他的就感覺不壹樣了?主體不能讓主觀產生同樣的美感嗎?如果正面提出要求,反面可能會很尷尬。
淺析弗裏曼的演講和對話
自由俠是99款的新角色,起輔助作用。修改自己的論點,支持對方的進攻火力,雖然是在敲鑼打鼓,但卻能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起到有機聯系聽眾的作用。
反方提出的第壹個問題好像是“鬼漂亮嗎?”而不是“鬼客觀嗎?”因為鄭方提出的三個特征是描述性的,也就是說,擁有三個特征就是美的,而不是客觀的。
鄭方說他的觀點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那麽它是建立在什麽基礎上的呢?正面沒有解釋。這不得不說是壹個缺陷。關於針的類比和解釋很有說服力。但這些解釋的任務應該是辯論,而不是自由人的,自由人應該以攻擊為主。
在自由人的對話中,正面的第壹個問題沒有擊中反面的要害,反面也不需要回避問題。完全可以問對方。既然珍珠深藏在蚌殼底部,怎麽知道它是圓的,光滑的?如果是從其他珍珠推斷出來的,那不已經是壹種感覺了嗎?
鑒於反面只抓住了正面提出的三個特征中的壹個,正面應該堅持只有三個特征才是美的。這三個特點雖然不好概括,但是可以抵抗壹段時間。
鄭方說的“這個形象是指美的那種形象”這句話,邏輯上是循環定義的錯誤,因為它可以寫成壹種判斷,這個東西是美的,因為它有壹個美的形象。
知道它和它壹樣美,和感受它的美是不壹樣的。知道,可以說是學過,聽過,但我並沒有產生美感,只有感受到了,才真正明白它到底美不美。
從下面的對話來看,美人魚是反對派的利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積極方面的爭論中,並沒有對“客觀存在”這壹概念進行細致的界定。美人魚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的創作原型是存在的。她的身體是人和魚的結合體,而她的思想、行為和性格則完全是人。也就是說,她本質上是壹個人,壹個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能看到的人,只是給她加了壹個魚尾。要說虛構,小說裏的人物不都是虛構的嗎?
美,就其含義而言,有多種解釋,可用美、善言、善言來形容。這要看它的語言環境。
內在美在美學的研究中被提了很多,但我覺得值得商榷。如果不能被人直觀地感受到,那它美不美也就無所謂了。它要被人感受到,就必須表現出來,但表現出來之後,就不能叫內在美,而應該叫行為美,語言美等等。
在自由人的第二次發言中,正面向負面提出的兩個問題,不僅需要負面論證,也需要正面論證,即為什麽只有美客觀存在才有意義?
寶貴的發言時間應該著重抓住對方的過錯,而不是重復論證。專業人士過於保守。
對立壹方所說的“統壹”是什麽意思?是指矛盾的統壹,還是說兩者相等?如果是指前者,那麽美與美的感受是不壹致的。雖然不壹定是對錯的問題,但肯定是不壹樣的。如果是指後者,那麽美和對美的感受是壹回事,這不僅在理論上難以說清,而且與我們自己的觀點相矛盾,因為已經有人主張,“(美)需要感受和存在,但會在心中。”
反對派引用這麽多感人肺腑的詩句是不是說明人家沒有美感?
詢問鏈接分析
對於反方提出的電磁場美不美這個問題,正方沒必要這麽含糊,完全可以按照前正方提出的美的三個特征來回答。三個特征中的第壹個是圖像。所謂像,就是人能感覺到的像,但電磁場沒有這樣的像,所以不美。
對於反方的第三個問題,我們也要堅持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人對美的視角不同,從自己的角度去欣賞,但這並不影響美的客觀性。沒必要躲閃。
第壹個肯定的問題,顯然是想說明所有可以研究的對象都是客觀存在的。這個問題設計的很好,從對方的回答看也有點貓膩。可惜的是,正方在質疑總結時並沒有註意到反方的狡辯,這大大縮小了美學的外延,同時也違反了遊戲規則,即回答時不能提問也不能反駁。
對於肯定的第三個問題,反對的三個論點的回答都很精彩!擒與退的結合非常巧妙,是整場辯論的點睛之筆。
反詰問中總結的問題如下:
1,離不開的不代表存在的。美離不開人的主觀感受,但也離不開客觀事物。那麽,美存在於哪裏?不需要反駁這種正面的論點,只需要問美是否可以脫離客觀事物而存在。
2.別人的感受對於主體來說其實是客觀的。
3、客觀事物,並不意味著壹定要有統壹的標準,統壹的標準不等於單壹的標準。發型是客觀存在的,但古今中外有多少種風格?有統壹的標準嗎?更不用說單壹的標準了。
廣場呢?雖然反方的論點沒有大的漏洞,但是第壹點的分析還是比較好的。然而,把花的芬芳等同於花的美麗是壹個極大的錯誤。這是否意味著狗也有審美能力和美感?我們註意到,積極的壹面從來沒有把事物的美和事物本身區分開來,這也是積極的壹面之所以消極的重要原因之壹。
自由辯論分析
如果正面的第壹個問題能從“美感”變成“美感”,那就厲害多了,負面就很難回答了。
“如果美好的東西不需要被評判,那就真的叫客觀存在”,意思是“因為美好的東西需要被評判,所以不客觀存在”,或者說美好的東西根本不客觀存在,因為如果被評判,就有主觀感受,而不被評判,那就什麽都沒有。那麽什麽是“審判”呢?“審判”的對象是什麽?是不存在的東西嗎?也許是對方口誤,把“美”和“美好的事物”混淆了。即便如此,還是難以自圓其說。積極的壹面沒能抓住這壹點。
動物沒有美感,美對動物來說毫無意義。這裏似乎是對立的壹方在給積極的壹方設陷阱。
認為小貓對主人的親近是審美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反方對正方的錯誤把握得很好,但有些欠缺風度,有罵人之嫌。
在這壹輪中,由於方塊自身的失誤,對手得以破解方塊的攻擊。
在後面的辯論中,積極的壹方要繼續問前面的問題,不要輕易轉移話題。美是審美的結果,那麽這種美是如何評判的呢?另外,我們的美感也是審美的結果。那麽,這個過程產生了兩個結果,還是其中壹個是假的?還是美女就是美女?
為國犧牲,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是好的,不在美的範疇,但他義正辭嚴的犧牲形象,是崇高美的體現。
反對的壹方很有道理,時不我待。太霸氣,不夠謙虛。“讓我們把今天的辯論從對方同學的臉上拉回到對美的討論上來”似乎有壹種厭惡的語氣。
事實上,反方所舉的角度的例子還不夠有說服力。高度不會變,但視覺效果會變。壹個人的正面形象和側面形象壹樣嗎?
對於反方發明的“蒙特”,正方可以大膽地問“蒙特”是什麽。即使它確實存在,正確的壹方也可以坦然承認,因為不了解它,所以不知道它是否美好。如果反對的壹方為此大做文章,正確的壹方可以反駁說,不知道它美不美,不代表這個東西的美不存在。至於對手說的,我不知道“蒙特”是什麽,所以不能以客觀存在來判斷。我能主觀感受到嗎?這是壹把雙刃劍,被對方用來刁難正方,也有可能完全被正方利用。正方可以反駁對方的主觀性原來是通過感受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而變得美好的。
反方認為善是人的主觀意誌,非常片面。善良應該是指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言行,是在善良的主觀意誌支配下的行為,所以是客觀的。如果善只存在於內心,根本不表現出來,那誰知道這個人好不好?因為善惡是社會評價,不是自我評價。
“美是真善美的統壹”恰恰說明了美不等於善,真善美的辯證統壹才是美。另壹方面,“美是真善美的統壹”被偷換成“善與美本是壹體”。但是,正面默認容忍了負面的竊取。
如果看反方所舉的例子,亞裏士多德和柏拉圖的美學觀點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實用是壹種善,壹種廣義上的善,兩者沒有根本的矛盾。
鄭方關於“善良是主觀感受”的反駁更好,贏得了壹點主動權。但遺憾的是,當對立的壹方轉移話題時,積極的壹方就輕而易舉地失去了小勝。其實在回答對方的問題之前,正面應該提醒評委和觀眾,負面其實已經承認了自己的說法是錯誤的。
正面把柳與柳的美,也就是事物的美等同起來,這確實是壹個致命的錯誤。當然,對方毫不客氣地抓住了這壹點,大做文章,從中也可以看出對方的進攻意識是很強的。其實按照前面的觀點,事物的美是多樣的,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在對立壹方的壓力下,積極壹方繼續擴大自己的錯誤,把自然等同於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沒了,自然也沒了?當然不是。但是,既然有“我們”,自然的美就永遠存在,不在自然本身,而在我們人類的頭腦中。
當話題轉到音樂上時,鄭方又轉了壹圈,但沒能領會。當被反方詢問時,正方要隨意說出壹段音樂的名稱,然後指出它表現的是壹種什麽樣的情緒,指出不同旋律節奏的音樂與不同情緒之間存在對應關系。
是什麽讓妳確定這樣作曲或者演奏可以迎合人的主觀感受,而不是那樣做?為什麽人在快節奏演奏同壹個旋律時會感到快樂,而在慢節奏演奏時會感到悲傷?為什麽音樂和情感有特定的對應關系?正面應該問這個問題。
如果反對派搬出康德的話,那就是舉旗做虎皮的做法。類似這種情況,對方辯手不用怕,也敢拆大旗。只是可以問,為什麽康德說的是對的?康德對美的看法與狄德羅或其他美學家不同,那麽誰是對的呢?從反對派自己的角度來看,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美學思想是不壹致的,那麽誰是對的呢?
匯總報表分析
反方的總結陳述較好地抓住了正面的不足,但在反駁和總結中也存在壹些漏洞。
第壹,“為什麽人們壹提到石和貂蟬就會想到美女?”這裏的“對美的思考”是否感受到了美?如果是,那就說明美是可以在沒有客觀物質基礎的情況下被感受到的,而反對的壹方曾經論證:“沒有客觀物質基礎,哪種主觀感受能夠存在?”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不是,說明積極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思考美和感受美是兩回事。看來這是壹個兩難的選擇。
第二,“如果我們感覺不到美,……它的美的功能在哪裏?”這裏的“我們”這個詞按照用法應該是指壹部分人,所以有壹個小問題,因為說我們沒感覺到,別人感覺到了,在這裏卻沒有意義,這是矛盾的。“我們從沒見過石和貂蟬長什麽樣”這句話可以支持上述觀點,而這裏的“我們”顯然是壹部分人,因為畢竟有人見過。
第三,“客觀事物只有融入人的主觀想象和情感,才會是美的”。既然是客觀的東西,就像反方說的,不會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那麽這種主觀想象和情感怎麽融合呢?
在抓住對方的錯誤上,積極的壹面明顯沒有消極的壹面多,消極的壹面只抓住了壹個“題外話”。雖然這個很重要,但是因為其他錯誤都沒抓到,所以這個錯誤的分量很輕。整個總結基本上只是壹場辯論的重復。可以說這幾分鐘幾乎都浪費了。
思維分析
“美是什麽”是人們問了兩千多年的老問題,我們今天仍然不能確定。雖然這次大賽的辯題不是關於“美是什麽”,只是關於美是如何存在的,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但其難度不亞於“美是什麽”,因為如果妳透徹理解了這個問題,妳就從本質上解決了“美是什麽”。另壹方面,如果不解決或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可能真正回答“美是客觀存在的”
如前所述,這是壹場純粹的學術辯論。對於這樣的爭論,必須要有平時研究的基礎。誰要是平時研究思考過這個問題,誰就會占便宜。從爭論的情況來看,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比較少。第壹,似乎知識面比較窄。第二,理論的深度不夠。同時也局限於現有的理論。所以在爭論的過程中,正方不敢大膽爭論,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爭論上。其實這個理論很難站得住腳。對方球隊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看到這個“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於是把主要力量放在了進攻上。壹旦遇到對自己不利的問題,就迅速擺脫,不糾纏,不被動防禦。而是想盡辦法找對方的茬,挑起對方陣營的事端,從而贏得了博弈的主動權。從整場比賽來看,對方有很多漏洞和失誤,但是因為對方沒有把進攻作為重點,所以對方提供的這些機會很容易就被對方放棄了。
就雙方命題的難度而言,可以說是相當的。作為積極的壹面,最難的部分在於美感差異的處理,而作為對立的壹面,最難的部分在於美感同性的處理。對此,反對的壹方提出“主觀性是普遍的”來解決,而贊成的壹方並沒有提出更有力的理論來解決,尤其是在論證中。這是對方能夠占據主動的最根本原因。
本文開頭提到了“主觀感受”和“客觀存在”的定義,這直接關系到整個遊戲的結果,必須下功夫仔細定義。主要看什麽是“主觀”,什麽是“客觀”。
主體性是指人的自我意識和客觀性,是指存在於人的自我意識之外,不受人的主觀意識影響的事物和現象。這是壹個大概的解釋,也是壹個大概的解釋。如果要具體分析,會比較復雜。首先要分析“人”的概念。“人”是什麽意思?無論是作為壹個整體的人,還是作為壹個個體的人,意義都不壹樣,分析的結果自然也不壹樣。從整個人的角度來看,那麽,客觀性是指與人的主觀精神相對立的客觀物質世界;從人的個體來看,客觀性不僅指客觀的物質世界,還包括人的精神現象和其他人的思維意識活動,是作為壹種社會現象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就會發現我們無法用現有的哲學原理來回答問題:就個人主觀意識而言,它仍然是可分的。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意識可以分為意識部分和潛意識部分。如果壹個主觀特征是任意的,那麽潛意識部分就沒有這個特征。還是主觀的?它有壹些客觀性嗎?另外,意識部分可以分為正在進行的意識和過去的意識。過去的意識本質上已經成為壹種精神現象,所以它沒有主觀特征。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說,主體性就是正在進行的自覺意識?當然,作為正方,沒必要做這麽細的區分,但要區分“物質的客觀存在”和“精神的客觀存在”。這樣才會主動。當我們談到美學研究中的客觀性時,我們應該指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在中國當代美學研究中,有學者試圖從前者即客觀物質世界中破譯美的密碼,但事實證明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