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羽滄浪詩話論詩的主要方法是以禪喻詩
1.介紹
滄浪詩話是南宋詩論家嚴羽創作的詩歌理論著作,大約在紹定(1228—1233)前、至遲在淳祐(1241—1252)前成書。《滄浪詩話》***壹卷。全書分為五部分:《詩辯》闡述古今詩歌創作理論問題,論述學詩的門徑、方法;《詩體》專講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線索和輪廓,作家的風格和流派;《詩法》講詩歌作法和詩的藝術特征。
詩評是從時代風氣和個人風格方面對古今詩歌和詩人的評論;《考證》是關於詩歌創作者和具體出處的辨析和考證。書後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是壹篇答辯文字。全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以禪喻詩,提倡妙悟,論詩推崇盛唐,重視詩歌的藝術特征,反對宋詩的議論化、散文化傾向,提出“別材”“別趣”,將“興趣”視為詩歌的特質。
滄浪詩話對古代詩歌的流變,尤其是唐詩和宋詩,作了深入的探討和總結,提出了詩歌藝術的美學特征和詩歌創作的特殊性,強調了詩歌創作的形象思維和富於情感等特點,直接影響到後來的“格調派”“性靈派”“神韻派”等詩派。後世的壹些文學理論家如王夫之、葉燮、王國維等,都在借鑒其理論思維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2.內容簡介
滄浪詩話全書分《詩辯》(壹作《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章,末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詩辯》為全書中心所在,主要展現作者有關學詩評詩的理論見解。
詩體臚列由先秦迄宋代以時、以人或以不同內容、句式等形成的各種詩歌體裁,且用小註簡略說明各體之名的含義,由此探討詩歌風格體制和流派演進變化的歷史,在壹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線索和輪廓。《詩法》指示初學者作詩的壹些基本技巧與方法。
詩評品評《楚辭》以來各家詩作的優劣等次,進壹步闡明漢魏盛唐詩為“第壹義”的理由,其中有許多驚人而又中肯的評價。《考證》壹篇,則主要是用鑒賞的手段對某些詩篇的作者、分段、異文、寫作年代等進行考辨,時而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