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中語文文言文及鑒賞

初中語文文言文及鑒賞

1. 整個初中的古詩文賞析

《長歌行》閱讀賞析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誌》).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壹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原文: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註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壹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壹種蔬菜. 晞:曬幹.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 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 萬物都呈現出壹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 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悔恨壹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壹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雕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壹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壹首名作.詩中用了壹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壹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裏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壹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壹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壹樣,壹直向東流入大海,壹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野望 作者:王績 年代:唐 體裁:五律 類別:未知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註釋: 這首詩在藝術上以質樸自然見長。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閑適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詩人仿徨無依的莫名苦悶。

[註釋](1)東臯:山西省河津縣的東臯村,詩人隱居的地方。(2)徙倚[音“席乙”]:徘徊仿徨。

(3)落暉:落日的余光。(4)犢:小牛。

采薇:《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又《詩經.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借以抒發自己的苦悶。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臯村頭悵望,仿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每壹棵樹都雕謝枯黃,每壹座山峰都塗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我看到這些人又並不相識,心情郁悶於是長聲歌唱《詩經》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仿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臯是水邊地。東臯,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壹個地方。

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臯,自號“東臯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仿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壹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

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壹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

2. 初中古詩文賞析 急

考點分析近年各地的中考試卷中,對古詩詞曲賞析的考查比較熱,而同學們往往無從下手,失分較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下面就古詩文賞析的考點作壹歸納。有關古詩詞曲賞析的考查內容壹般有這樣幾個方面:劃分詩句節奏、分析詩歌內容、賞析藝術特色和比較兩詩的異同。

考查形式壹般有兩種:壹是客觀選擇題;壹種是主觀填空、表述題。解析題例壹、劃分詩句朗讀停頓節奏例如: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無誤的壹組是( )(2004年遼寧省中考試題)A、梳洗 / 罷,獨 / 椅望 / 江樓。

B、右手 / 秉 / 遺穗,左臂 / 懸 / 敝筐。C、無可 / 奈何 / 花落 / 去,似曾 / 相識 / 燕歸 / 來。

D、采菊 / 東 / 籬下,悠然 / 見南 / 山。這壹類題型壹般針對古代詩歌的朗讀,做起來比較容易,難度不大,只要註意不把詞語、句子(句意)劃破,註意上下句子的對應壹般不會做錯。

同時我們還應知道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方法,壹種是按音節劃分,壹種是按意義劃分。特別要註意不能把表達壹個完整意義的詞、短語劃斷。

因此 B是正確的。二、分析詩歌內容例如: 下面是對詩歌《望嶽》的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A、首聯寫詩人乍見泰山時的驚嘆仰慕之情,並別出心裁地用“青未了”這種切身的體驗和齊魯的距離之遠烘托出泰山之高。

B、頷聯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割”本是普通字,但用在這裏,卻是奇險,突出山只高。

C、頸聯寫出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同時“入歸鳥”三個字也看出詩人羨慕鳥歸,意欲歸隱的心願。D、尾聯中“會當”是壹定要的意思;“淩絕頂”富有雄心和氣概;“小”有俯視壹切的信心。

這兩句詩,寫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壹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成為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這壹題型要聯系全句或全詩從字、詞、句的含義著手,仔細品讀理解其內容,並從詩人的生平、詩歌的寫作背景等方面綜合考慮。

要想準確答出此題,我們必須了解此詩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壹首,字裏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題目中理解為詩人“意欲歸隱的心願”,顯然是理解錯了,此題應選 C。三、賞析藝術特色例如: 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廳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沈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C、五、六句寫騎馬遊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

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陰裏,更是美不盛收。

詩歌中運用的藝術特色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方法、感情基調、語言風格等諸多方面。而詩歌常用的表現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誌、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小見大和內容詳略等。

閱讀選項對照詩歌進行分析不難看出D是錯誤的,這裏應該是略寫,而不是詳寫。詩中前六句詳寫了西湖早春生機盎然的景物,湖東景色這是壹句帶過,是略寫。

四、比較兩詩的異同例如:1、比較下面兩首詩,選出分析不正確的壹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 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渭 城 曲王 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A 、兩首詩的主題都是寫送別的,但李白在惜別的依戀中又向往孟浩然去的地方,王維在惜別時心境淒涼,對老友此去的寂寞孤單無限關懷 。B、李詩“先言事”後寫景,王詩先寫景,後寫情,情中言事。

C 、這兩首詩寫景都是為了寫事抒情鋪墊,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D 、兩首詩語言都平實,詩人的感情在平實的語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比較兩詩的異同壹般從詩歌內容、蘊涵的思想感情、采用的表現手法等諸多方面設題,對於此類題型,須鎖定相關的詩句,認真對照,判別正誤。答案是:A。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壹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壹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而不是詩人自己向往友人去的地方。

以上從四點歸納了此類題型的考查內容,考查形式上目前側重於主觀題為主。例如: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習題。

(2004年黃岡市中考試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前四句 ,後四句 ,前後形成鮮明對比。(2)請描述“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第壹小題考查的是詩歌的感情基調,第二小題其實就是客觀題的反要求,但這。

3. 求:初中語文 語文版 所有 古文、詩詞曲(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初中語文古詩詞背誦全集七年級上[觀滄海] 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次北固山下] 王灣 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西江月] 辛棄疾 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龜雖壽] 曹操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

[浣溪沙] 晏殊 宋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裏 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壹山過後壹山攔.[如夢令] 李清照 宋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觀書有感] 朱熹 宋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七年級下[山中雜詩] 吳均 南朝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竹裏館] 王維 唐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逢入京使] 岑參 唐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滁州西澗] 韋應物 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唐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唐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約客] 趙師秀 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論詩] 趙翼 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八年級上[望嶽] 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春望] 杜甫 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石壕吏] 杜甫 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孫有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陶淵明 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 王維 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遊山西村] 陸遊 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長歌行] 漢 樂府民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 王績 唐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唐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唐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黃鶴樓] 崔顥 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

4.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

古人雲:熟讀詩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就是說背誦詩歌被多了,自然而且的就會吟幾句詩了,課文也是壹樣,課本裏面選編的課文都是大家的作品,很有鑒賞的價值,如果背誦多了,自然會提高寫作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方法/步驟1 要想快速的被課文,首先就是要加深對課文作者的理解。

在學習壹篇課文之前可以先詳細的了解壹下作者,不同的作者的作品當然是風格迥異的,了解了作者便了解了課文的風格,這樣對課文的理解也就加深了,利於理解課文。2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深入了解課文的內容,課文的寫作背景,緣由,作者在此期間經歷了什麽。還要了解壹下課文所講述的事件,明白故事的幾個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這樣頭腦中便有了課文的大概框架。

3 講究記憶的技巧。 了解了壹篇課文的作者和大體內容了,這樣課文的主線就掌握了,現在就可以被課文了,在背課文的時候最好先熟讀,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要時刻想著故事的發展過程,這樣就會背的快壹些。

4 增加背誦的次數,及時復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我們對壹項內容記憶熟悉到150%的時候,記憶的東西最不容易遺忘,背課文當然也是如此嘍。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越是最近學習的東西,越是遺忘的快,所以及時復習可以有效的減慢遺忘的速度。註意事項理解記憶。

多背幾遍。及時復習。

5. 初壹語文文言文賞析

從《水調歌頭》中,我們可以讀出他的大氣風度,品出他的瀟灑豪放,悟出他的雄心壯誌。在《記承天寺夜遊》這首詩中,流露出他遭貶時的心情,但他並沒有自我崩潰,給心情塗上了顏色,用閑適的情懷,寥寥數語,把自己沈浸在這迷惘而又舒適的月色中。

4、從這兩篇寫月色的文章中,我得到的啟發。環境描寫要受心情的制約。心情,取決於人對生活的態度,是對周圍環境的壹種感受。心情靚麗時,對所有壹切都是美好的,湧現出講不盡的樂趣;心情低落時,似壹片枯黃墜落的黃葉,毫無鬥誌,既便看壹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過眼煙雲。不如在面對逆境中的時候,用閑適的心情代替惆悵,用婉轉的笑聲代替哭聲,心想著苦難並不是永恒的,自己壹定會度過難關,這樣,擁有壹個好心情,既瀟灑又坦然,應付任何事也更會得心應手。

給心情塗上顏色,讓生命多壹份憧憬,少壹份惆悵,讓困難當作壹次人生的障礙,突破障礙越多,人生便越有價值。

給心情塗上顏色,充滿七彩的喜怒哀樂,不要讓心情停留在壹個空間,要浸泡在柔婉的音樂裏,讓柔軟的春風拂過,帶領我們的心情跨過生命永恒的國度……

6. 初中課內語文古詩文賞析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誌而作。壹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壹首壹尾兩件事以概其餘。

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

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裏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

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壹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

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解釋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折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屬縣)人。

晚唐詩人。入仕後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

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後復為用。入朝,官至中書舍人。

《全唐詩》編其詩入卷。他關心國事,反對藩鎮割據,擁護中央集權,主張抵禦入侵之敵,反對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寫《原十六了》、《罪言》等軍事論文,分析藩鎮割據之病源及邊防戰守之事,其意透徹,但無人問津。他喜歡兵法,註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

他的《答莊充書》說“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是用兵法來比喻創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

其政治詩如長篇《感懷詩》***五十三韻,是學杜甫的《北征》和《詠懷五百字》。反映現實的律詩如《河湟》、《早雁》等都蘊含著深沈的對時政批評之諷。

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是寫景抒情的七絕,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等頗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義深婉,風格飄逸。由於國熱已如江河日下,故這些詩常流露感傷情調。

其《阿房宮賦》也為人稱道且標誌著文賦體之形成。生平祥見《新唐書》卷壹六六。

有《樊川文集》。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出身於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於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嬋娟。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壹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壹出,余詞盡廢。”

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壹首。 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壹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

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壹份難得的沈重----《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壹聲沈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壹“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壹“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裏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壹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