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天下之景在蜀,蜀之勝在史”之說。直接告訴樂山風景天下第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自然保護區1處,森林公園2處,地質公園1處。200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23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9654.38+04億元。
◆大佛(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是壹尊彌勒佛。樂山大佛是唐代莫言雕像中的藝術精品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雕。古代有“上庭峨眉,下庭淩雲”之說。
大佛,隸屬峨眉山景區,國家5A級景區,著名景點。樂山大佛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被專家譽為“樂山大佛堪比獅身人面像、尼羅河帝王谷等世界其他石刻”。[1]
淩雲山緊挨著岷江,上面有淩雲寺,建於唐代。山上挖了壹尊大佛,高71米,腳背寬8.5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大佛是唐代開元名僧海通所建,耗時90年完成。大佛為彌勒佛像,雍容華貴,氣勢磅礴,被詩人譽為“山是佛,佛是山”。
◆峨眉山景區(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西南7公裏處。它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舉世聞名的菩薩道場。主峰3079.3米,山勢雄偉,山谷幽深,瀑布如簾,雲海湧動,樹木蔥郁。號稱“峨眉第壹”。山上有許多佛教寺廟,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遊景點。它的日出、雲海、佛光、聖燈是峨眉的四大奇觀。是集佛教文化和自然風光於壹體的民族山型。1996年,峨眉山和樂山大佛雙雙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的雙重自然文化遺產。2007年,峨眉山景區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川西竹海——沐川縣永福鎮
境內有壹處丹霞地貌的自然風景區,名叫川西竹海。南宋時修建了壹座軍事要塞。在清朝中期,這裏是陶器紙的集中生產地。50年代末成為四川造紙原料基地。山頂上有壹個截斷瀑布和溪流而建的小湖,長約200米,寬約20米。同時,“竹海”常年空氣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
景區內山川溝壑錯落有致,面積約24000平方公裏的森林、竹林,壹望無際,綠意盎然。平均海拔450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觀音蓮蕨、桫欏、鎮南樹、相思樹等珍貴植物,有錦雞、竹雞、石蛙、豎琴蛙、竹牛等珍貴動物棲息竹海,是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勝地。除了壹望無際的竹海,還有小東洪飛、白巖寨、桃園新村、觀音巖、五裏橫、千島湖、鴛鴦湖、鳥棲巖等可供觀賞的景點。穿過長約500米的巖石隧道水月洞,到達桃園新村,可以欣賞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記載的類似景色。村裏的造紙廠原始古樸,梯田輪廓分明,對面的懸崖是丹霞地貌,在竹子的掩映下,生動美麗。這裏沒有酒店和餐廳,只有幾間隨意散落的農家樂,讓人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船城”——羅城古鎮
犍為洛城的建築布局非常獨特。整個小鎮坐落在山頂,街邊的房子像壹艘船。建造這個小鎮的原因很有意思。據說明朝崇禎年間,壹位外地書生來到這裏,看到當地百姓缺水,生活極其不便。他們忍不住說了幾句:“雒城幹塢,衣裳不長。欲水成河,雒城造舟。船行於水,有船必有水。”當地人其實認為重建建築是解決缺水問題的好辦法,於是捐錢修建,結果就有了這個世界罕見的小鎮。
這座船形古鎮長2000多米,寬約650米。主要街道是南北走向,兩頭窄,中間寬敞。街道起伏,就像海浪中的甲板;街上的劇院高聳入雲。街道盡頭的靈官廟就像壹艘船的船艙。街道兩側有壹條長約200米、寬6米的影廊,狀如華蓋,又稱“船堂街”。羅城的建築布局吸引了國內外專家的註意。1983年,澳大利亞當局在墨爾本建成了洛城風格的“中國旅遊衛星城”。至於羅城造完船後有沒有解決缺水問題,只有遊客自己去觀察了。據說由於附近水庫汙染嚴重,造成地下水汙染,鎮上的自來水只能勉強使用,引用的水都是從附近農村的井水裏買來的。
◆沙灣郭沫若故居
詩人郭沫若出生在樂山西南36公裏的沙灣。墨若壹詞來源於他家鄉兩條河流的古稱——墨水是蜿蜒流過沙灣的大渡河,若水是他家鄉附近的青衣江。當然,妳選擇的名字和妳的性格有關系。詩人郭沫若無疑是才華橫溢的。
郭沫若故居位於沙灣老街中段。它是壹個單層建築,有四個入口和壹個桶。大小房屋36間,建築面積1108平方米。故居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最外面是兩層業務樓,裏面是郭沫若父母和哥哥的房間。另壹間是郭沫若1912結婚時的房子。郭沫若婚後三天就走了,直到27年後父親去世才回家。後面是郭家的私塾——“綏山山亭”。整個郭故居給人壹種低矮壓抑,色彩深沈的感覺。很難想象壹個唱過女神的詩人就誕生在這裏。門外街上行人行色匆匆,城內人聲鼎沸。
◆吳彤大橋“小西湖”
在樂山以南25公裏的茫溪河與永泗河交匯處,有壹座風景秀麗的小城,素有“小西湖”之稱。吳彤大橋由竹根灘、四望關、青龍嘴三部分組成,隔水相望,水面約20萬平方米,裸露的壹側生長著許多枝葉繁茂的古榕樹。遊客在河邊休息,到處都能看到風景如畫的倒影。清代詩人狄思遠曾寫詩贊美這裏的旖旎風光:“垂柳橫放岸邊,春色妝點作畫。燈火處處,風景不應讓西湖。”著名詩人李準,在吳彤橋遊歷之後,更是留下了“榕樹參天入吳彤橋,淩雲煙雨岷江潮,強裝勝習字,祖國山河最好”的詩句桫欏峽谷位於五通橋區西壩鎮,因山谷中生長著5萬多棵桫欏而得名。桫欏是與恐龍同時代的物種,已有2億年的歷史。是國家壹級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界的熊貓”
五通橋水上運動很受歡迎,是中國著名的遊泳之鄉。每年端午節都有賽龍舟、搶鴨等熱鬧喜慶的活動。
◆靈雲寺
淩雲鐵寺外有壹幅氣勢磅礴的對聯:“不歸之河;佛教來自西方。”它是海中難得的傑作,大氣磅礴。可惜這裏的人更關註大佛,而這個聯名卻沈默了。這真的很可惜。靈雲寺,原名弘濟寺,因其大佛又被稱為大佛寺。相傳建於唐代天寶年間,早於大佛的發掘。破壞後,現存建築由明清兩代重建,大部分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寺門兩側有四塊紀念石碑,記載著歷代重建的經驗。靈雲寺是川中著名的佛寺。主體建築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部分組成,每壹部分都是布局嚴謹的四合院。在英雄殿,人們有三尊巨佛,分別是三體(法身、身報、身報)巨佛;佛教講輪回,又稱三生佛(前世今生來世)。左寺方丈室已改建為南樓酒店,有興趣參觀寺廟的遊客可就近欣賞佛教景觀。天王廟外有幾棵參天南森,夏日宜人。
◆靈寶塔
淩雲山不僅因青衣江而得名青衣山,還因集鳳凰、七巒、靈寶、賈丹、崔永、展望未來、蛟龍、九峰於祝融而得名九頂山。靈寶塔建在九峰之壹的靈寶峰上。世界上有些古塔裏埋著舍利子,據說童大師的骨灰就放在靈寶塔裏。始建於宋代的靈寶塔,在外形和風格上與Xi小雁塔十分相似。塔為方形空心磚塔,13層,中空,內有5層,高約38米。從塔門開始,妳可以通過95級紅沙爬到頂端。五層都有神龕,裏面有佛像。遊客從山頂可以看到歷史的全景。
淩雲山碑林位於對月與祝融峰之間的叢林中,陳列著近200塊古今名人書法碑碣,大部分是淩雲寺收藏的書法珍品,由淩雲寺文物保存部雕刻而成。其中,黃庭堅、、康有為、、郭沫若、的墨寶、張的碑刻都出自雅安。碑林入口處石碑上的“詩書畫”四個字,是鄧小平的書法集。淩雲山的碑林是書法愛好者遊覽樂山的必去之處。
◆淩雲山古崖石刻
淩雲山有九座山峰,即雞峰、七巒、靈寶、丹霞、崔永、旺旺、九日、對月和祝融,也被稱為“九頂”,自古以來就是壹個旅遊勝地。被稱為“上庭峨眉,下庭九頂”。留下了許多詩詞和摩崖石刻。在蒼松怪柏下,在古佛與新亭之間,可以看到趣味無窮的書法精品。大佛景區大門的“淩雲壹渡”四個字記載了當年古渡誌願服務的歷史,大字旁邊還有壹個小字表示“不要錢”,可見古人有仁者之風,令後人深思。“龍”上面的“龍”長約3米,筆法連貫,大氣紮實,稱為“壹條龍”。此外,淩雲棧道旁還有十余處現代人的題字,與壹座排水丹山相映成趣,自有無限文采。
◆東坡紀念館
東坡紀念館原為明末奸臣魏忠賢的祠,後為紀念宋代文學家蘇軾而改名。這段歷史讓我們對忠誠和背叛的區別有了新的理解。蘇軾,樂山附近眉山人,宋代在樂山讀書。後人出於對東坡先生的敬仰,在此雕刻了壹座詩人的雕像。墨池洗樓前據說是蘇軾洗硯的地方。因為樂山特產是壹種顏色較深的鯉魚,據說是吃了東坡的洗墨水所致,所以取名“東坡墨魚”。除了美食,東坡紀念館的河邊還有壹個酒亭,是紀念蘇軾和供遊客遠眺、欣賞風景的地方。亭子的名字取自蘇東坡的詩:“載酒雲遊”。月白風清的時候,遊客帶著酒來到這裏,隨著浩蕩的河水聲沈醉,也是壹種福氣。
◆馬號崖墓
馬號是岷江邊的壹個地名。在四川話中,“好”往往是指河面寬闊,河水流動緩慢的地方。馬號位於岷江東岸淩雲山和吳優山之間的泄洪道壹側,距離淩雲山後門不遠,是五遊寺和大佛之間的必經之地。當地的崖墓由天然紅砂巖雕鑿而成,洞穴寬敞,有的深達數十米。它們大多是東漢時期雕刻的,這是古人獨特的葬禮方式。樂山的東漢墓葬,沿河兩岸、懸崖峭壁分布廣泛。高的難爬,低的深埋地下。馬號地區由於數量多,分布相對集中,最具代表性。在500多米的範圍內,有上百座墳墓,重疊在壹起,密如蜂窩。當地建有“韓亞墓博物館”,集中了從樂山各地收集的大量崖墓文物供人們參觀。
◆馬號漁村
距離馬號韓亞墓博物館不到100米,是獨具特色的馬號漁村。這個漁村建築獨特,整體呈船形。兩邊很多店都經營鮮魚宴,但是否都是河裏來的,恐怕要靠他自己去分辨了。街道中間有壹個閣樓,形狀像船上的駕駛室。遊客可以在這裏休息壹下,品嘗壹下新鮮的河水。附近的河裏有幾個漁民,每天都在河裏打魚。正對著漁村東門的江面上,有三兩條漁船,畫意獨特。
◆吳優古寺
武攸寺始建於唐代(原名正覺寺),北宋時改名。這是壹座佛教禪宗(曹洞宗)寺廟。寺內建築依山而建,布局巧妙。山門兩旁,匯集了杜甫、蘇軾的詩詞,寫成對聯:“廟門高開,洞野;蒼崖半入桃堆。”寺內有天王殿、托米殿、彌勒佛殿、觀音殿、大雄寶殿、羅漢殿。其中,文殊、普賢三尊佛像為樟木雕刻,高3米,全身鍍金,是1930重建大雄寶殿時從杭州運回的。武攸寺羅漢殿有500尊羅漢,是“文革”後重建的。500羅漢的高度約為1.3,形態各異,精神各異。無憂寺裏還有很多名人的詩詞,其中以近代著名書法家趙茜最為著名。鐘璧石碑上的《船若心經》刻工精細,是最好的書法作品。
◆巨型天然睡佛
如今,到樂山旅遊的人都知道,大佛所在的吳優和淩雲山是巨大的天然睡佛。從樂山城東的輪船公司碼頭望去,只見吳優山如佛頭,眉目清晰可見;淩雲山是佛身,其美自然分明。其形與神態如疊,天下壹絕。然而,這座天然睡佛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幾千年來香客遊客不計其數,卻從來沒有人意識到。正是在5月1985,廣東順德的老農民潘偶然拍下了壹張照片。大約半個月後,他突然發現“山形如佛背”。發現過程的戲劇性真的很契合佛教的“偶然性”本質。遊客可以去樂山城東輪船公司附近的觀佛樓欣賞自然大佛的奇觀。觀音樓的墻上是潘題寫的《樂山大佛發現記》。
◆犍為嘉陽小火車
小火車位於犍為縣城約10公裏的巴溝鎮,是壹輛2M16-4型窄軌蒸汽小機車,是地球上唯壹仍在正常運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客車較小,每節車廂面對面可坐約14人。整個列車有6-7節車廂。
◆夾江千佛巖
千佛山風景區位於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裏處。這裏風景如畫,依山傍水,被稱為“青衣最好的地方”。大觀山與壹鳳崗對峙,青弋江蜿蜒而過,形成了“兩山對峙,壹河口流”的迷人景色。在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有200多個洞窟,2400多座石雕,故稱“千佛崖”。如隋代開掘,唐代興盛,延至明清;雕像錯落有致,少則壹個洞穴,多則壹個洞穴上百尊;可多則壹尺,少則壹尺,造型優美,技藝精湛,姿態各異,五彩繽紛,尤以《凈土》為佳;顯示了中國古代石雕的高超藝術水平。除了摩崖造像,還有琳瑯滿目的歷代碑刻。
◆金口大峽谷
金口大峽谷東起伍肆河,西至金口河,橫跨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雅安市漢源縣和涼山州甘洛縣。長約30公裏,谷寬不足200米,谷深2600米。峽谷兩側奇峰突起,危巖聳立,形成各種象形景觀,似人又似獸。在生動重疊的山體上,綠樹成蔭,瀑布起伏,各種山花水草競相爭奇鬥艷,形成壹道美麗的風景,自然神韻優雅非凡。
◆峨邊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百慕大”
黑竹溝位於樂山市峨邊彜族自治縣美古線山18km處的深山老林中。當地鄉名:石火,死亡谷。“黑竹溝”是漢人命名的。由於黑竹溝有許多未解之謎,當地彜族和漢族人稱黑竹溝為川南林區的“魔鬼三角洲”。人和動物進入黑竹溝經常會失蹤、死亡,這種情況已經聽說很久了。許多媒體也披露了人們進入黑竹溝後是如何失蹤的。很多原因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以來,川南林業局勘探隊、四川省林業廳、部隊測繪隊、彜族同胞多次在黑竹溝遇險,其中3人死亡,3人受傷,2人失蹤。黑竹溝面積約180平方公裏,最高點海拔4288米,最低點只有1233米。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分布著以“天眼”、“川湖”、“杜鵑池”為代表的10多個高山海子,水面面積最大。具有季節差異的山地氣候景觀,冬季公園海拔2200米以上,白雪覆蓋,雪景多變,霧凇、冰掛、冰淩,構成了獨特的冬季景觀。林中珍禽異獸出沒,奇峰怪洞比比皆是,溝中煙霧彌漫時,寂靜的山林給人壹種壓抑感。黑竹溝的緯度類似於轟動壹時的百慕大三角和神奇的埃及金字塔。這就是探險家所說的“死亡緯度線”。在黑竹溝最高峰馬鞍山主峰的東側,有壹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它的上部是三角形的,看起來像埃及金字塔。在紅色的燈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形成壹個神奇的夢幻世界,成為壹座耀眼的金山。黑竹溝景區1996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被四川省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經中國森林景觀評價委員會審議,黑竹溝於2000年2月22日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邊大風頂自然保護區位於樂山市馬邊縣,距樂山市167km,處於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西接美姑,南接雷博。東西寬15.3km,南北長37.0km的狹長地帶,總面積30164公頃,其中林業2765438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2%。馬邊河主要有四條源流;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4042米,相對高差約3000米。地勢險峻,山高路險,平均坡度36。
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由於自然保護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區內物種非常豐富。已知的主要植物有51種和132屬248種,其中珙桐、桫欏、連香樹為國家壹級保護,銀杏、三尖杉為二級保護。陸棲脊椎動物268種,隸屬於25目75科,其中大熊貓(約32只)、四川鷓鴣和角馬7種,小熊貓和白鷴28種。是珍貴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保護區地處我省彜族中心,彜族風情濃厚。自1997以來,共接待中外專家學者100余人次參觀自然保護區和進行科學研究15次,今天的接待能力達到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