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這首《傷春》詩寫的是詩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寫詩人做的壹個決定:對今春樂事早已安排好;次句用壹個轉折,推翻了之前的決定,也就辜負了好意送來春色的東風。第三句點明,不僅今年先做決定再推翻,而且年年如此;第四句指出年年辜負春光的原因。
春日可樂,而自己卻非愁即病,年年都辜負了大好春光,這種主觀與客觀的矛盾對立使詩人禁不住感慨萬端,發出壹種無可奈何的嘆息。讀罷此詩,詩人愁病交加的面容、苦笑的表情和自嘲的意味,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不假雕飾,自然渾成,而詩意詩味即在其中,這正是“誠齋體”的成功之處。
楊萬裏在《荊溪集自序》中談到自己寫詩時,曾說:“步後園,登古城,采擷祀菊,攀翻花竹,萬象畢來,獻余詩材。蓋麾之不去,前或未應,而後者己迫。”在他看來,平日所見所聞及所感似乎無不可以成為詩歌創作的材料,這和江西派“閉門覓句”,講究“無壹字無來處”,“雖只字半句不輕出”的苦吟自然是大不相同的了。但“誠齋體”也有其弊病:由於寫作比較“隨便”,有些詩藝術概括不夠,境界不高,社會意義也不大。此首可以說是個典型。
參考資料:
1、 蒙萬夫.千家詩鑒賞辭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6-672、 田文.細說活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