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汕頭
秦漢時期,中國地位高的人都是二十多歲的男子,頭戴王冠,頭戴帽子,地位低的人戴帽子,帽子本來就是壹種包頭布,用來紮頭發。在關西的壹帶叫籮頭,在南楚湖南壹帶叫耙頭,在河北趙魏之間叫油頭,或叫饃饃頭。使用時用毛巾布從後腦勺向前紮發髻,在額上打結,使毛巾布的兩角翹在額上作自然裝飾,這在當時的青年男子中被認為是壹種漂亮的打扮,所以樂府詩《走在日出的東南角》有“少年見羅敷,脫去帽頭”之句。從東漢開始,壹些有地位的人就用比較完整的毛巾蒙頭。北周鄭玄元年,將披巾的方法標準化,以皂紗為制服。北周書?武帝紀曰:“其制如今折角巾。”折角巾是將毛巾的壹角折起來從額頭向後裹,將兩個角綁在腦後,剩下的壹角自然垂在腦後,就像現在有的女人裹頭巾壹樣。然而,陜西三原隋小河墓、湖南湘陰隋墓和隋墓出土的陶俑。河南安陽馬家墳201頭上包著壹條毛巾,兩個角紮在腦後像緞帶壹樣自然下垂,另外兩個角紮在上面做裝飾。這種形式成了最初的鋤頭。宋代顏瑜在《席上談譚》壹書中寫道,“周武帝做的圍巾,就是掛在兩個角上,最開始是沒有腰帶的。”符合上述情況。更進壹步,宋代沈括在《孟茜筆談》中說:“壹鋤頭叫四足,有四帶。二帶自後腦勺垂下,二帶系於頭上,使曲折附於頂。”為什麽要在鋤頭的四個角上綁帶子?原因是以前的鋤頭是戴在頭上的,頂部是平褶的,四角有綁帶。兩個角紮在腦後後,自然垂下成為裝飾品,另外兩個角轉回前面爬發髻,可以使其上揚,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嶽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鋤頭可見發髻隆起的樣子。到了唐代,社會上流行梳壹個高冠的發髻,於是鋤頭襯壹條毛巾(壹種薄而硬的帽坯框),唐朝封演《馮仕文吉劍》卷五“鋤頭下不戴毛巾;如古冠。”郭頌·徐若《圖畫知識》卷壹“毛巾裹在鋤頭裏。”此巾已於1964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是壹種帽子毛坯框,可以確定鋤頭的形狀,從壹個扁樣開始。俞福之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的“平頭樣巾”。此後,汕頭的形狀不斷變化,武則天給朝臣們戴上了高高的頭巾,也被稱為“吳家諸王”。唐中宗送給王緹(bó foil,falling down)壹條樣式很高的向前傾斜的毛巾,類似於魏太宗第四子用的“王”毛巾。唐玄宗十九年(公元731年),給官員和其他部門負責人發頭巾和官巾,也叫官圓頭巾。這些汕頭風格可以在唐代出土的陶俑和人物畫中找到。如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壽墓壁畫和鹹陽底張灣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出土陶俑的鋤頭,頂部較低,可能襯有平頭樣巾。禮泉馬寨村林德元年(公元664年)鄭仁泰墓和羊頭鎮元年墓出土的陶俑,鋤頭頂端凸起,似乎襯著高高的頭巾。從唐代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戴靈顏墓出土的陶俑可以看出高大、正面的風格。天寶年間,鋤頭頂部呈兩個圓球狀,這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竇祿堅墓出土的陶俑中也可見。到了唐後期,毛巾的形狀變得又直又尖。至於包毛巾的饅頭,以前唐朝用的是絲綢,到了唐朝就換成了黑色的薄紗,還有專門用來包饅頭的薄紗和饅頭。
綁在後腦勺的兩條帶子叫腳,起初叫“吊腳”或“軟腳”。後來把掛在後腦勺的兩根帶子加長,綁起來做裝飾,就叫“長腿羅頭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在張淮王子李習安的墓碑上發現了這個圖像。唐代神龍年間(公元705-706年),鋤頭懸掛的兩腳形狀變圓或變寬,四周以絲線、銅絲、鐵絲為骨,襯以紙絹。這種鋤頭腳是壹種可以翹起來的硬腳,叫做提趾鋤頭。到了五代,高蹺鋤頭廣為流行,《雲路滿朝》說“五代皇帝多裹蒸鋤頭於天,腳翹起,為四方之主,且皆推陳出新,或上下顛倒,或如圓扇焦葉,並置於前。偽(公元934-960年,後蜀)開始采用漆紗,湖南馬錫範兩尺多長,稱為龍角。直到劉漢祖(公元917-974,南漢)升任並州官,裹著壹尺左右長的鋤頭,橫平豎直,不再上翹。至今沒有改變。”本文將汕頭腳改名為汕頭角。這種有兩個長角的汕頭,叫做展開角。鋪展角度在汕頭上不固定,可以隨時裝卸。
起初,汕頭從壹塊民間包頭布逐漸演變成襯有固定帽體骨架、鋪角的完美形狀。前後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最終形成了端莊豐滿,在動態中展開邊角,拓展視覺空間,虛實結合,平衡中求變,方便摘下的中華民族冠帽。所以能持續很久,壹直流行到10。胡寅在《丘浚《大學士宜顏補》中註指出,“古客、祭祀、喪葬、顏、軍務,各有冠。紗布沒問題,所有的牙冠都浪費了。法律的壹面是什麽?求的意義是什麽?”窩頭是從民間實用的包頭布開始的。它的流行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牽強附會的含義,但它卻在中國服飾史上存在了如此長的時間,可以啟發我們探索民族服飾文化演變的規律。
(二)入賢者冠
金線冠也是中國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經相當流行。上至王公下至小吏都由伊格納茲·克勒加冕,魏晉南北朝相繼,在唐宋時期的法衣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形態也在發生變化,到了明代演變為關良。古代說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這裏的長度是指帽梁的長度,它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邊相連,成為前高、後高3寸的斜勢,形成壹個銳角向前突出的斜形,稱為“展管”。展覽管的側面和中間是中空的。西漢時這種冠帽只遮住頭頂的發髻,用帽環固定在下頜下。戴上後不牢固。東漢時,在冠帽下加壹個平頂蓋,相當於在冠下加壹個帽座。在古代,它是勞動人民用來紮頭發的,以免弄亂頭發。兩端都有帶子,可以從頭系到下巴。秦朝時,武士用紅手絹包裹頭部,從額頭到後腦勺包裹時,折壹條裝飾邊,稱為“燕緹”。西漢時戴璦並沒有完全遮住頭頂,因為經常是空頂。據《續韓》?首輔俞福之,公元前48年,劉?#93;他當皇帝(也就是漢元帝)的時候,因為額上頭發濃密,所以經常穿披風做掩護,大臣們都模仿。這個時候的材料和做工當然是精致的。公元9年,王莽篡漢,頭禿。於是把軟軟的裏子架起來,讓它硬邦邦的,把頂擡高,做壹個鋸齒形的帽子“房子”,這樣就可以遮住禿頂了。這種鋸齒形的帽屋被稱為“傑哥”。”韓曙繼續說道?據《五行誌》記載,燕時期(公元158年至公元166年),“都城面短耳長”,是前低後高的格局。”韓曙繼續說道?俞福之還說,魏孝文帝(公元471-500年)時,把顏題擡高,伸到後腦勺,再把它擡高,立起來,使兩邊的連接處豎起成三角尖耳形,稱為“耳”,垂在耳下,即帽圈後面,稱為“收”。東漢入聖之冠,可以說是展管與引進相結合的冠式。從出土的人物雕塑和繪畫來看,金代進賢冠的冠和耳都有大幅上升,其高度與展筒最高點壹致,展筒的外廓由原來的〓形變為∧形。到了唐代,冠耳逐漸擴大,由尖角變為圓弧形,而展管逐漸減少變窄,將中介屋與進賢冠的展管融為壹體。
(3)平金與武功
平毛巾是帶有接口和平頂的系統的第壹套。這是古代普通人裹在額頭上的布。王莽做的時候是硬頂,可以遮住整個頭部,然後頂部出現了十字形的屋頂,這是為了橫截面的緣故。此外,東漢時期,戴冠時用平頂鬥篷作坐墊,稱為平巾鬥篷。西晉末年出現了前面半圓平頂,後面翹起斜尖的小冠。戴的時候不能遮住整個頭部,只能遮住發髻,也就是壹條扁扁的圍巾(也叫小皇冠)。宋叔?《五行》講的是晉末禦使所穿的小平巾,而衣服寬大時尚。隋書?《煬帝紀》說《大業二年》規定隋朝武官戴扁巾,穿褶襇“隋書?禮儀誌上說平巾是導武的。河南安陽隋張生墓出土的手壓刀、胯甲、頭戴扁巾的瓷像,是珍貴的影像資料。可見此時的吳宓和平宓是同壹個皇冠。到了唐代,平巾的體增大,巾背的耳朵凸起向外擴張。從正面看,輪廓像壹個錠的截面,配以大袖、大褲、蹲襠甲,高腳高跟鞋,儀態端莊。陜西禮泉唐麗珍墓和陜西鹹陽唐都魯健墓出土的陶俑都有這種冠服。後來圖案進壹步增多,身中部的方屋消失,變成弧形,如Xi安唐蘇嗣墓門口雕刻的武士所穿,形態逐漸與金德冠相似。
(4)籠冠和貂蟬
漢代的大冠是用白鹿皮制成的葛、葛復合體,形似古代的蓋杯,前高後尖。但在漢代,五桂大冠不是用鹿皮做的,而是用很細的尖刺(細紗)做成,再塗上紅綢做內襯。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和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辛莽墓均有漆紗出土,沂南東漢墓石額上也可見此冠。鹹陽楊家灣西漢墓出土的戴革陶俑,其下有壹個吳歌的大冠。西漢武官壹般不穿金屬鎧甲,而戴武冠。東漢時,武士穿鎧甲而不是武冠,但出現了籠頭冠,即在鎧甲上套壹層籠狀硬殼。從造型上看,是漢代武冠的發展。南北朝時期戴籠頭的人物見於《女史·鎮圖》、《洛神賦圖》、《北朝石窟佛事》、《祭祀畫像》、《陶俑》等。隋代籠頭冠側面平齊,左右略呈外展弧形,接近長方形。唐代貞觀(公元627-649年)至景雲(公元710年至公元711年)的籠冠,外罩為梯形。唐代籠頭冠的造型吸收了賢者冠的特點而變得華麗,逐漸向冠和梁冠中的壹些裝飾靠攏,最後演變成籠頭巾。
漢代中期,常侍頭戴五邑大冠,冠上飾以金蟬、貂尾。晉十六國時期,根據南京大學北園靳東墓、甘肅敦煌前新榮墓、遼寧北票北巖馮素夫墓出土實物,金箔上刻有蟬形,再焊上金素珠。北巖馮素福墓出土的金蟬,雕刻成蟬形與幾何圖案相結合的裝飾牌。蟬階鑲嵌灰色石珠,再在背面焊接壹塊大小形狀相同的金片。這塊金子叫“金瓚”。隋書?李誌引用東巴《玉福誌》說“右貂、金簪、銀蟬常奉於內”,故隋朝蟬紋應為銀制。敦煌莫高窟第235窟二年唐代懸拱壁畫和湖北鄖縣李欣墓壁畫中均有釵貂尾的圖像,但貂尾直接插在平巾內,籠冠不蓋在平巾外。北魏孝昌三年寧石雕人物中也有貂尾插籠冠的形象。到了宋代,貂尾換成了雉尾,元明時期又插上了彭羽。
(5)加冕
在戰國秦漢時期,關羽被用作武官的冠帽。洛陽金村出土的戰國銅鏡上,有帶劍騎馬、頭戴壹對尾巴的圖形。西漢時期的磚刻騎射人物,武邑上也有雙尾。山東嘉祥烏石寺東漢畫像石魯茲,頭戴公雞冠於坪上陽,為武士冠。以及《史記?《仲尼弟子傳》:“魯茲為人可鄙,勇敢,耿直,冠有雄雞,戴有海豚”與記載相符。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武士頭戴羽冠,猛禽居於羽冠之上。而唐代的鳳頭陶俑,將鳳頭改為兩只鳥翅,猛禽從鳳頭頂部俯沖而下,頗為豪華生動,猛禽形似飛鳥。冠上飾鷹的金冠,已於1972在內蒙古杭錦旗戰國時期匈奴墓出土。
(6)田童皇冠和金德皇冠
田童王冠是等級最高的王冠。人物如王慶吉、王武、汪涵、夏傑等。山東嘉祥東漢武士殿畫像中有身份榜稱號的人,頭上應戴田童冠,其形制與漢畫中的金仙冠相同,區別僅在展筒前壁。進賢冠是前墻和帽梁的連接處,形成壹個尖角。田童冠的前墻比帽梁的頂部高,高聳而突出。學術界認為,田童皇冠上方的前墻是隋書金博山?禮儀年鑒稱之為“前面有山”,所以田童冠也叫高山冠。金波山前傾,飾以蟬紋。唐代的田童冠是根據新疆博茲克立石洞唐代壁畫和敦煌石洞發現的唐憲通《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九年版卷首畫繪制的。它的壹個特點就是面銘文變成了非常規範的帽圈形狀。其次,整個帽體向後旋轉,而不是向前旋轉。三是冠前金波山降為月桂形,飾王或蟬二字。第四是冠上用珍珠和玉石裝飾。第五是帽身用等距離的直線裝飾,即田童冠的梁數。俞福之說有十二個田童克朗,唐?王晶《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詩為大日數,應在12月,即田童冠有12梁。新唐書?俞福之說,田童王冠有24根橫梁,這可能是晚唐時期的制度。對比唐代的田童冠和漢代的田童冠,在漢代是簡單樸素的,到了唐代卻變得非常華麗。唐代田童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壹脈相承。金德觀雖略遜於關,但其造型也很豪華,是大官們佩戴的。
(1)發飾
1.小圓面包
隋唐五代女子流行高髻,除假發為輔外,還像漢代女子壹樣做成方便的假髻,稱為“壹髻”、“唐書?”五行》:“天寶之初,貴族士紳喜奉胡帽,女子以窄袖搖發。“楊貴妃經常紮個假發髻當首飾,但她喜歡穿黃裙子。人們說,“壹個義髻拖著河水,壹條黃裙帶動河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張雄夫妻子的墓中,出土了壹個用黑漆塗滿木胎的發髻,底部有壹個小洞,留下了金屬簪的痕跡。這個墓出土的女俑頭上的發髻也是壹樣的,上面繪有精美的圖案。這壹帶的唐墓出土了壹件紙胎彩繪頭飾,與額濟納旗相似。南京南唐二陵的俑也戴這種頭飾,但沒有復雜的花紋。出土時叫紙冠,可能是《易記》之壹。另外維吾爾發髻也是假發髻,用毛巾墊頭發。
2.簪
隋代簪為雙股形,有短有長,以方便插戴。湖南長沙隋墓出土壹枚鑲玉銀簪,首簪為花狀,名簪花。中晚唐以後,發髻簪頭飾簡單,還有其他頭飾作裝飾,靠近鬢角。晚唐時期有30厘米至40厘米的長簪,江蘇丹徒出土700余件,陜西Xi安、浙江長興也有發現。Xi安南郊家輝村唐二年(公元848年)出土雙鳳紋鍍金銀簪,長37厘米,頭上有鏤空雙鳳和卷草紋。此外,還有鏤空菊花圖案的發夾,形象豐富。廣州皇帝崗唐代郭牧墓出土的金銀首飾中,有花鳥、花、穗、枝、球果等。它們由壓、雕、切、鑿而成,每壹種花都是壹式兩份,圖案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見是左右插的。
第三步:砰
五代時,花是用細金絲盤成的。1956安徽合肥西郊出土的壹批黃金首飾中,有壹枚雙蝶花簪,用金線盤繞成兩只相向飛翔的蝴蝶,兩翼覆以黃色琥珀。
搖動發夾
唐代的《仕女走搖》,陜西Xi淩薇墓的壁畫,陜西乾縣李仲潤墓的石刻,都有走搖的人物。《費陽傳》說,唐玄宗有從溧水取來的上等鎮庫紫砂金,切成臺階狀親自放在楊貴妃的太陽穴上。“發之雲,頰之瓣,動之金冠”是唐代詩人對楊貴妃的描寫。安徽省合肥市西郊南塘鮑殿年墓出土1件長28厘米的金鑲玉。上端像翅膀壹樣展開,鑲嵌著精雕細刻的玉片,下部用墜珠和玉石裝飾。另壹件長18 cm,頂端四只蝴蝶飛舞,珍珠玉飾下垂,均極為精美。
5.梳子和寶釵
從魏晉時期開始,女性頭上流行梳子,壹直到唐代,這種梳子往往是用金、銀、玉、犀牛等貴重材料制成。插戴的方法可見於唐代繪畫,如張璇的《道蓮圖》、周舫的《萬樊氏女圖》和敦煌莫高窟唐代食客壁畫。《道連圖》所畫的插梳方法有前額單插、髻後單插、左右頂側分開插。《萬扇仕女圖》中仕女插梳的方法有額頂單插、額頂上下插兩梳、上下插三梳。敦煌莫高窟第103窟唐代供養人樂廷貴夫人,右額插花梳,旁插鳳步簪,頭上有風冠。唐末五代,頭上的梳子越來越多,多達十把。玉林洞五代女主顧壁畫曹壹金的家人頭上戴著六根梳子、金銀花簪、金花、玉項鏈。元稹《恨妝》:“用小梳子滿頭,用圓鈸敷臉”。王建《宮詞》:“歸來不梳。”正好體現了這種插梳的時尚。漢代的梳子多為馬蹄形,到了唐代,形狀拉長為月牙形。五代以後,梳背變成了壓扁的梯形。在宋仁宗,發髻高達三英尺,白色的牛角梳子有壹英尺兩英寸長。隋唐五代時用作頭飾的梳子通常由金、銀和銅制成,並裝飾有精美的圖案。湖南長沙南門紙園唐墓出土的銅梳殘破,背面圖案清晰,使兩只鳥徘徊飛翔。江蘇揚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壹把金花梳,高12.5厘米,背面呈半圓形,中央雕有壹對飛花。其中壹個吹笙,手持拍板,四周珠繡花紋,鏤空魚鱗,交織梅花蝴蝶,極為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