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醉翁亭1
醉翁亭概述
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瑯琊山腳下,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胡鑫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壹,是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亭子。醉翁亭小巧別致,有江南亭的特色。它靠近陡峭的山壁,飛檐挑在空中。雖然幾百年來多次被搶重建,但永遠不會被遺忘。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修繕。
醉翁亭特色
醉翁亭周圍的建築布局緊湊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的特色。雖然總面積不到1000平方米,但卻有九種不同的景觀。醉翁亭、寶松齋、馮公祠、顧美亭、項英亭、意亭、怡庭亭、古美臺、藍雨臺,各具風格,被稱為“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壹個“讓泉”。泉是待客送禮的小溪,常年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瑯琊山不僅風雅,而且文化歷史悠久。自唐宋以來,魏、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宋濂、、、薛等無數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詩作賦。《醉翁亭記》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題寫的《醉翁亭記》,名曰“歐文紫蘇”。亭後最高處有壹個高臺,稱為“宣帝宮”。在舞臺上環顧四周,只見山巒滴綠,鳥鳴齊鳴,令人心曠神怡!
醉翁亭的由來
宋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結識了瑯琊寺方丈智賢和尚,很快成為知音。為了方便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腳下建了壹個小亭子,歐陽修親自拿著當筆記。這就是著名的“醉亭”。從此以後,歐陽修經常和朋友去亭子裏找樂子,喝酒。“太守與客來此飲酒,少喝而醉,年關最高,故自稱酒徒。”“醉亭”由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這裏喝酒,還經常在這裏辦公。有壹首詩是這樣贊美的:“我為政府高興,每次都把生意放在亭子裏。”
醉翁亭於風
醉翁亭建成後,吸引了眾多遊客。當時的太常大夫沈尊博士慕名而來,觀看後創作了鋼琴曲《醉人吟》(壹首名為《太守草》)以歐陽秀琴為歌詞。現在馮公廟前的壹副對聯“春聲如聽太守,海天壹色照瑯琊山”,就是這個意思。時隔數年,歐陽修與沈尊重逢,“夜半酒”,沈尊彈鋼琴《醉翁之歌》《宮闕三響》,“似鳳凰,日暖鳥鳴,靜山夜響春”。琴聲勾起了歐公當年在亭子裏遊泳飲酒的回憶,也就是寫詩作為禮物。"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壹個亭子。北宋後期,旁邊建有銅嘴亭。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子已經建到“百柱”了,可惜後來多次被毀。清朝鹹豐年間,整個花園成了壹片廢墟。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全椒觀察使薛重修,醉翁亭才恢復原狀。
2/北京陶然亭
陶然亭概況
它位於北京貝茨尼姑庵的西面,與長沙愛晚亭、杭州胡鑫亭、安徽醉翁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它是北京著名的歷史遺跡之壹。
陶然亭的由來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大夫江藻奉命監管黑窯廠。他在貝茨庵西建了壹座小亭子,以白居易《等菊熟,與君同醉》詩中的“陶然”二字命名。這座亭子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在清代的200多年間,被譽為“周侯借花之地,天子之所”,久負盛名,成為京城數壹數二的好亭子。
陶然亭的特色
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西北有龍居寺,寺內有箭盤、倪田亭、坎山樓、抱兵殿等建築。名人經常在這裏休息,其受歡迎程度堪比道光年間的陶然館。東南部有黑龍潭、王龍亭、伊娜寺、慈眉園和祖園。西南有石豐花園;正北有窯臺;東北有香火墓、鸚鵡墓,還有近代的醉郭、賽金花墓。這些古跡大多比陶然亭更早,有的甚至比貝茨庵更早。都有文人吟詠的歷史,都有過自己輝煌的時期。
現代陶然亭是壹座融合古代建築和現代造園藝術,著重突出中國亭閣文化的新型現代城市園林。
園內樹木蔥郁,花草繁茂,亭臺樓閣參差不齊,景色宜人。湖中央的島上,有金秋墩、巖頭山,與陶然亭如火如荼。秋瑾碼頭上有秋瑾亭,這是華賢寺的網站。汀南山南麓有“玫瑰山”,其地為原香冢、鸚鵡冢、賽金花墓遺址。亭下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墓和石評梅墓。巖頭山頂有壹個觀光亭,與秋瑾亭相對,亭西南山下建有壹個程光亭,是最適合看湖看山的地方。亭北山北下是長青閣。
建於1985的著名中國亭園,是陶然亭公園的“園中園”。采用集中旅遊資源的方式,對國內著名的展館進行精挑細選和模仿。有醉翁亭、蘭亭、鵝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滄浪亭、杜興亭、二泉亭、吹臺、沈月亭、白坡亭等十余座亭子。這些著名的亭臺樓閣都是按照1: 1的比例模仿的,亭臺樓閣與山水相結合,相得益彰。徜徉在園中,猶如穿越山河,或探訪燦爛的吳越故裏,有著更深的歷史文化內涵。廣大遊客不出遠門就能領略到中華民族的建築藝術和文化景觀。
陶然亭公園有36個亭子是自己搬遷、模仿、設計建造的,五顏六色。陶然亭公園年接待遊客700萬人次,日接待遊客高峰6萬人次。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首批4A級旅遊景區和首都文明旅遊景區稱號。
陶然亭公園還擁有遊船、兒童娛樂城、粉絲音樂、遊樂場、餐廳、陶然亭花園酒店、商業網點等綜合設施。
陶然亭風波
現代陶然亭有著輝煌的歷史篇章。“五四”前後,中國* * *產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先後來陶然亭進行革命活動。1920 65438+10月18日,與“輔社”成員在京聚會,商討驅逐湖南軍閥張的鬥爭,會後在庵山門外的槐樹前合影。8月6日,1920,天津“啟蒙社”、北京“少年中國社”等進步團體在北廳討論“五四”後革命鬥爭的方向和各團體的聯合鬥爭。1921年7、8月間,李大釗以少年中國學會會員陳玉生的名義在庵南室租了兩間房,其妻金其信葬於陶然亭旁壽夫人墓中,在此進行秘密活動。1923期間,鄧中夏、雲、高經常參加會議。它也是高和石評梅愛情的見證,後來他們就葬在這裏,“冰雪友誼”壹直流傳至今!
3/長沙愛情夜亭
愛情晚亭概況
該亭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夏慶豐峽,東西走向,三面環山。與滁州醉翁亭、京陶然亭、杭胡鑫亭並稱為中國四大名亭,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愛情夜亭的由來
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原名紅葉閣,後由湖廣總督畢元創建。據唐代詩人杜牧說,白雲生還有人。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二月。”詩中把《山行》改名為《愛夜亭》。經過同治、楚光、宣彤、民國到建國的多次大修,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格局。長沙嶽麓山愛晚亭,遠近聞名。這座亭子原名“紅葉”,也叫“艾豐”。今天的名字是“愛情之夜”。誰改的名字?人們壹直很關註它。
長期以來有壹種說法,亭子的名字“愛情之夜”是由詩人袁牧更改的。相傳拜見嶽麓書院院長羅殿時,羅瞧不起他,不肯接待他。我聽說袁牧認為“紅葉”這個亭子名字太俗了,所以他把它改成了“愛情之夜”,而不是“停下來坐在楓林裏”。1987年2月2日《華生報》刊登的趙海舟的《情晚亭》和袁牧的《詩》是重點。
以上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廣為流傳。但實際上,這是“畢觀戴源”,真正改名的應該是畢元,而不是袁牧。
據說愛夜閣的名字是碧園改的。是繼羅典《書院詩二首以詩留題》之後的壹段自述:“山中紅葉豐,山麓有亭。畢秋帆使軍名《愛夜》,並作詩。”根據現有資料,已知袁牧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壹月二十七日遊嶽麓山。紅葉亭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比袁牧到訪晚了八年。顯然,袁牧不可能改變展館的名稱。
那麽,為什麽壹定要說是畢元改的呢?除了上述羅甸詩中的註外,還因為畢淵時任湖廣總督,經常到嶽麓山愛晚亭遊玩。尤其是畢和羅是多年好友。在他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冬遊嶽麓山時所寫的兩篇長文中,對羅倍加稱贊,並說“老魚再會當有夙願”“精神比二十年前更好”。所以,綜合考慮,把亭子改成“愛晚”的應該是畢塬,而不是袁牧。
愛情晚亭的風雨
愛夜亭是革命活動勝地。在毛澤東青年時期,就讀於第壹師範,經常與羅學贊、張昆弟壹起到嶽麓書院,與蔡和森在愛夜亭下相會,暢談時局,探尋真相。該亭毀於抗日戰爭,1952重建,1987大修。重檐八柱的亭形,琉璃瓦,亭角飛起,遠遠看去像是在飛。亭內有彩繪藻井,亭內東西兩側的“愛晚亭”為紅底金字,由時任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親筆題寫,他曾邀請毛澤東校長寫信。亭內立有紀念碑,上面刻有毛澤東主席題寫的“沁園春·長沙”的詩句,使古老的亭閣流光溢彩。亭三面環山,東開十余尺,橫平豎直,翠碧流泉。亭前有池,桃劉成興。四周楓林,深秋紅葉滿山。亭前石柱上鐫刻著對聯:“山徑黃昏紅舒,新植五百桃;峽雲深綠,壹對馴鶴候籠。”愛晚亭對中國的亭臺樓閣影響很大,堪稱亭臺樓閣中的經典建築。
愛情晚亭相關作品
千葉無限夕陽;
周圍是綠色的亭山。
——秦嶽麓山愛情晚亭
日落雖近黃昏,白晝近山,故若黎明出海;
秋天從來沒有這麽陰沈過,馮丹風景如畫,紅牡丹壹樣芬芳。
——嶽麓山愛情夜亭
愛陽光雨露,蒸美河山。會巴李洞庭,遠眺衡越七十二峰,回樓聽葉,古寺飛鐘,林下停車,亭前放鶴;韓雪魏第壹景,湖南第壹名城,能搜到,難道只是賞心悅目?時光荏苒,風溫柔而美好,可以看到東方的翻帆,南浦的歸雁,北方的戰鬥,西方的光明;
傍晚,炊煙閃耀,籠烤著繁華的大宅上空。追溯三千年歷史,24代英雄,泄憤鞭屍,離騷憂國,寫遺書,評國興邦;歸還苔莎的是秦州,所有的吳楚群都很了解他。當他是壹個驕傲優秀的人時,他應該珍惜每壹寸。我壹輩子都要磨礪自己的脾氣。到此壹遊,可結春園之桃,夏塘之荷肥,冬亭之梅,秋嶺之楓。
——嶽麓山愛情夜亭
山徑舒適,新種500桃;
峽谷裏的雲又深又綠,壹對馴鹿在等籠子。
——程題嶽麓山愛情晚亭
突然很驚訝艷紅輸了,新種了500個桃子;
好吧,讓我們點燃灌木叢,壹對馴鹿將被關在籠子裏。
——羅典話題嶽麓山愛情晚亭
傍晚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夕陽的余暉為楓葉平添三分;
春無限好,花無限好,天上難寫秋。
——嶽麓山愛情夜亭
亭在長沙廬山青峰峽,四周古樹參天,遮天蔽日,秋來豐丸疊障,層林盡染。這座亭子是根據唐杜牧的詩《楓林夜闌人靜》建造的。壹支漂亮的鋼筆象征著高超的文筆。五代卷王人禹《開元天寶遺事》:“李太白年少時,夢裏所用之筆上生花,天才之後名滿天下。”江天壹色,唐王波《王騰亭序》:“秋水* * *天壹色。”句首的“晚”字,意思是可以感嘆晚景,自然;但是壹個快速的轉身,叫做夕陽的余暉,甚至可以增加楓葉的光彩。這句話更有力,更突出,更鼓舞人心,有了劉禹錫那句“不要說桑榆晚了,為天還盛夏”的含義,與楓葉相映成趣。我們回過頭來說“春光無限好”,也是天經地義,無可爭議的。但也馬上轉過頭來想,這雖然是壹支高明的筆,可以寫春色,卻很難寫秋色。雖然春光好,但很難打敗秋光。我渴望寫秋天景色的可愛,這是這種聯系的特點。對聯在輕松的描寫中,情景、情感、理智相互滲透,給人以啟發。
4.杭州胡鑫館
胡鑫館概述
位於杭州西湖,因楚州醉翁亭、長沙愛晚亭、北京陶然亭而得名。又稱“中國四大名亭”,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鑫館的由來
胡鑫亭,位於杭州西湖,原名“陸貞亭”,又名“清溪亭”。建於明嘉靖三十壹年(1552),明萬歷後改名“胡鑫閣”。清雍正《西湖誌》卷九:“亭子在全湖中央。湖中央的古廟外有三座寶塔。在明朝孝宗年間,寺廟和寶塔都被毀壞了。考唐的《縣誌》說:胡鑫寺外有三塔,其中南塔和南塔皆廢,這是北塔基建亭,名為亭。在老廟基重建德勝殿將其釋放。據此,老胡鑫廟就是今天的放生池,今天的胡鑫亭就是三塔的基座。中國明朝康熙三十八年,聖祖仁皇帝題寫“觀諸種”,並在亭上題寫“自然圖”四個字。雍正五年重修。”《湖光山色速寫》卷三:明代“嘉靖三十壹年知府孫萌到此遊覽,並在其上建亭,名為‘陸貞’,但沒過多久。據萬歷四年對徐婷裸身重建的調查,額頭被稱為'太空尖',禮監孫龍在其周圍建了壹個歡樂亭,但統稱為'湖中亭'。州朝重金翻修,左右兩翼雕欄桿,上面是地板……”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撰《明凈中緣》壹書。抗日戰爭杭州淪陷,西青閣樓舊址被改造成財神廟。抗戰勝利後,改為觀音大士殿。1953在觀音寺的原址上新建了壹座重檐琉璃瓦鋼筋混凝土方亭,是上世紀50年代西湖景區建設中的第壹座園林建築。1980,亭南端,刻有“繭二”太湖石碑。(見清代西湖十八景《湖心平》。)
胡鑫館的特色
亭臺樓閣,四面環水,放眼樓閣四周,不僅湖水碧波蕩漾,山色也被屏風環繞。亭子西面是西湖南峰和北峰,景色十分壯觀。來此建築的遊客稱之為“俯瞰湖心”,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壹。以前有句詩:“百清遊未打算還,孤亭好在水雲劍,四面空,而城三面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