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自傳》包含《吉本回憶錄》和《吉本書簡》兩個都分,是在吉本去世後,由他的朋友謝菲爾德勛爵(原名約翰·貝克·霍爾羅伊德)檢取他的遺稿和他致謝菲爾德及其家人的信件編纂而成的。
吉本是個富家子弟。他祖父善於經商,積產達十萬英鎊以上,購買了許多田地,在倫敦和鄉下都有房屋。吉本的父親和吉本本人因此都成了“有身份的人”,或稱紳士。憑著這壹點,父子倆先後都進議會當了議員﹔在鄉間成立民兵組織時,父子倆很自然地當了軍官,壹個是營長,壹個是連長。
他在家庭中是獨子。他母親養了七個孩子,他是第壹個。其余六個在幼小時都死了。他母親因為連續生育,身體很不好,在吉本十歲時就去世。吉本也是生來就孱藕多病,是依靠他的壹位姨媽的撫養照料才長大的。
由於吉本從小體弱多病,所以在他進入青春期之前,壹直沒有按正規上學。進入威斯敏斯特公學兩年,也因多病而時時請假。直到滿了十五歲,他在體格上方才有了轉機。
就在滿了十五歲的那壹年,他進了牛津大學。但在牛津只呆了十四個月。呆不住的原因,壹方面是導師教學的內容與方法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另壹方面是他手裏可以零花的錢多了,就跟上壹批玩樂朋友溜出校外去遊耍,甚至上酒館逛妓院,換句話說是無心讀書。不過最大的問題是他對英國國教發生了懷疑,暗地裏改宗天主教。此事壹經揭穿,學校立即就叫他退學。
吉本從略識文字時起,就喜歡書本,見到什麽書都想讀。後來逐漸將興趣從壹般古典著作集中到古代歷史上.他在1761年出版第--本著作;題曰《論文學研究》。1765年與德書爾頓***同編寫瑞士革命史:1767年又***同編印叢書式的刊物<大布列尼文學研究>。
但他的卓然成名,他對歷史學所作的傑出貢獻,他的才智和學識的最大發揮,無疑是在於《羅馬帝國衰亡史》這部著作上。他從1772年冬天起撰寫此書,1776年出版第壹卷,1781年出版第二、.二卷,1787年完成全稿,並出版最後三卷。這部著作使他在史學上壹下子與寫蘇格蘭史》的羅伯遜和寫《英國史》的休謨兩位巨頭並駕齊驅了。
這部著作是他生平事業的項蜂。
但他的偉大成就是世所公認的,而這個成就的取得,顯然是他的長時期艱苦努力的結果。
他對拉丁文.希臘文、法文、意大利文的學習,花過很大的功夫。特別是學習拉丁文和法文,他采取了這樣的自學方法:將拉丁文名作譯成法文,過了若於時間,等到原文詞句完全忘記了,再將那法文譯成拉丁文,然後拿這譯文與原作對照,尋取其同異。他用這個方法達到了精通這兩種文字的目的。
就他的讀書勁頭來說,他可以稱為“書呆子”。不過自從他拿讀書活動與歷史研究結上關系之後,他也講求讀書方法了。涉略的範圍始終是廣泛的,但在這中間逐漸走上有目標,有選擇的途徑;對於古典作品,不放過任何壹個難懂的或疑似舛錯的詞語;經常執筆在手,壹面閱覽,壹面寫摘記,摘錄書中要點和對他有用的材料。另外還寫閱讀心得,有時寫多了,竟成了短篇論文。
與此同時,為了尋覓和查證歷史記錄,他還時常研究古代銘文和勛章、紀念章等實物。寫歷史離不開壹點壹滴的考古,吉本在方法上也傲了個很好的榜樣。
登高自卑,聚沙成塔,吉本在學術上成為巨人,原不是偶然的。
終身未婚,壹直獨居。
現在我們肴到的是壹本平鋪直敘的傳記。這傳記所寫的,主要是兩百年前經常關在書房裏,憑著壹已的努力而在學術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壹個歷史家,壹般讀者讀來也許興趣不大。但若我們有意想從壹位學者的苦學過程中尋找他取得成功的途徑,想從壹個偉大的社會變革時代的許多側面記述中摸到歷史前進的脈搏,想從山川、人物的簡單描繪中搽索生活的趣味或哲理,
我們是可以從這部自傳裏得到若幹好處的。
我們更可以細細欣賞壹下吉本的文筆。
兩百年來,對於吉本的文筆,不斷有人加以贊賞,因此使他在文學史上也占有壹個崇高的地位。吉本自已說:“文筆應當是質補而且平易的。不過文筆是性格的映像;而認真寫作的習慣,又可能不費什麽經營或設計,就將技巧和學問顯示出來了。”r吉本自傳》的<回憶錄部分,在作者手裏是隨手寫下的草稿,有時寫得很認真,有時也有些輕率和粗糙,但確實顯示出了他的技巧和學問,也顯示出了他的性格。《書簡》部分有壹些信劄是壹揮而就之後未加復閱便寄發的,從這裏可以更多地看到作者“性格的映像”.
吉本的文字,具有十八世紀英國散文壹般***有的質樸、平易的特點。又由於池長期從事歷史材料的搜集整理和鑒別,養成了致密和謹嚴的習慣,所以不但他的歷史著作寫得很致密和謹嚴,其他文章也有這樣的優點。讀他的<自傳>,我們還覺得致密之中不失活潑,謹嚴之中仍多溫潤。
在吉本的文章裏,雖然也常有憒怒的言語和泄氣的口吻,但總的調子是親切、和婉的。古書讀得多了,又有良好記性,所以取用材料時,往往掉書袋子;不過並不裝腔作勢,叫人讀來不會覺得太討厭。
這是壹位學者的生涯記錄,值得壹讀。
------------------
我們仿佛依托在祖宗身上而生活著;是虛榮心理致力擴展了這種虛構的生命長度,從中得到滿足。我們的想象力永遠在積極擴大自然給我們限定的狹隘圈子。壹個人可能活到五十歲或壹百歲﹔但我們懷著宗教與哲學所能提供的那種希望,跨越到了死後的年代。同時我們又將自身與先人聯結起來,借以填充我們出世以前那個沒有記載的空白。
就我自己來說,要是我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壹位將軍、壹位政治家或者壹位著作作家的話,我就將以苗裔愛祖之心勤奮地研究他們的生平事跡。我們在考察歷史事件的時候,凡有直接或間接涉及我們自身的,都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心;但在榮譽的評價上,我們應當懂得重視天賦才能勝過於幸運的賜與﹔應當尊敬我們祖先的最能促進社會利益的品質;還應當明白地宣示,壹個國王的後裔,並不真正比壹名從其著作啟迪或悅樂現世的天才作家的子孫更為高貴。
作者九歲開始上學,由於身體虛弱,不能多運動。讀書就成了他的不二選擇。
在我離開金斯敦學校之前,我已經完全熟悉了蒲柏翻譯的<荷馬史詩》和《天方夜譚》,以後這兩本書壹直以其對人類生活方式和類似真實的奇跡的生動描繪使我覺得歡喜。那時我還不能辨識蒲柏的翻譯乃是壹幅具有壹切優點的畫像,只差不象所畫的人。蒲柏的語句訓練了我聽取詩歌聲韻的能力。我從赫克托的死亡和尤利西斯航海遭難的故事中,體味到壹種新鮮的恐怖與憐惜的感情。我還認真地跟我姨媽辯論特洛伊戰爭中那許多英雄的惡行和美德。
在作者16歲時,身體恢復健康,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十四個月,奠定了他終身研究歷史的興趣.
作者說:我的無所選擇的愛好逐步沈澱到“歷史”這壹門:由於哲學業已破除了壹切天生觀念和自然傾向,我選揮歷史,就必須歸因於勤奮閱讀.當時分卷陸續出版的八開本《世界歷史》了。這壹部在當時首屈壹指的著作,加上赫恩的壹篇題目《指揮人世的史學家》的論文,為我指出,並且將我引向至少是英國讀者所能讀到的許多希臘﹑羅馬歷史學家。我將我可以找到的這類書籍,全都導常貪饞地拿來讀了。
我大段地摘錄作者的話,就是深深為作者的勤奮感動,並希望從作者的治學中學到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技巧。有許多東西可以意會言傳。
這樣多方面的泛讀,並不能引導我去思考,去寫作,或者去行動。給這種不加消化亂讀方法指明出路的唯壹原則,.是及早合理地運用時代和地域的系統。
塞拉琉斯和感爾斯續制的地圖,把古代地理的圖像印入了我的頭腦;從斯特蘭朱斯我學習了編寫年麥的要點﹔海爾維克斯和安德森的《大事年表》厄謝爾和普裏多的《編年史》,給我標明了重大歷史事件的相相互關系,並且使我按照清楚,明確的序列,記住了大量人名和時期。但在對遠古年代的討論中,我越出了謙虛和應用的約束。
我是在牛津大學受教育的。我享受了那個著名學府大量給予我的-切公私利益。我在這個著
名學校裏度過了許多年月,經歷了壹系列安排良好的有用的訓練和研究,參與了上流人士和學者們的愉快、有益的交際活動。這個學校以沒有嫉妒的競賽、沒有猜忌的雄心,沒有惡意的爭論,激勵勤奮,啟發天資;以示範、表揚和引證的方式,提倡、鼓勵並推進對知識的廣泛追求和真正的思想自由。
我呼吸了象胡克.奇林沃思、洛克那樣的許多人過去呼吸到的空氣;他們的善良行為和人道精神,是同他們的巨大天才和淵博知識壹樣廣泛無垠的﹔他們始終以謙恭和尊敬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反對者;他們經常以坦率、節制和自由判斷作為必守的準則和規律,正如他們經常以此作為討論的題目。妳能因為我在這個地方受教育,因為我跟這個最可敬的學校有關系,並將永遠拿這個關系尊為我的最大利益與最高榮譽而霆各我嗎?
這樣作者決心要寫壹本書。因為不適宜做體育運動,所以安於書卷生活。
後來,作者父親帶他到普特尼。在那裏學會了法語。他的學習方法是:我用不斷重復同壹語音的方法練好讀音﹔我盡力記住備種各樣的單詞和習語、語法規則、以及詞性區別。通過練習,獲得從容與流利;通過苦功,獲得正確與雅致。因此到我被召回英國之前,我已能自然地用法語進行思維,對於聽、講、與法語,都比英語更熟悉了。
這個基礎知識所生的效果,首先是復活了我對讀書的愛好,因為這個愛好在牛津時已經冷卻了。不久我幾乎翻遍了我的教師家藏書室內的全部法文書,不作認真的選抨。即使這樣的消遣活動,也可以產生實際利益:我的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現在多少成熟些了。我接觸到了壹種新型的風格和作品:通過各種方法和主張的比較,我擴大了見識,糾正了偏見。大量地自動摘錄勒絮爾《羅馬教會與羅馬帝國歷史》的要點,可以作為我在學習上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分界線.
並且,吉本得到了帕維雅先生的教導,使我從盲目而雜亂地喜愛讀書逐步引上按照需要取得教育的道路。我愉快地同意用早晨的壹部分時間按計劃專攻現代史地,並且以批判的態度精讀法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每走壹步,我都感到自己因為有愛用功和講條理的習慣而增強了力量。他的謹慎態度消弭了並且遮掩了某些青年人的沖動行為;但他見我確實有勤奮和克制的習慣,就聽任我自己掌握生活了。他就我的行為和進步情況向我父親作報告,說的多是好話,因此我就逐漸地獲得行動上和開支上的若幹自由。他也希望減少我在居住和飲食方面的艱苦。
這裏至少作者吉本給人的啟發很多:首先,治學需要有目標,有壹個方向;再者,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工作;最後,要有獨立自主的研究態度,批判性的思維,不能人雲亦雲,食而不化。
我們看看吉本是怎樣學習語言和寫作的。
在我留居洛桑的最後三年裏,可以說我是認真踏實求學而取得成績的;不過我總想特別認定1755年的後八個月是我異常用功和飛速進步的壹段時間。
我采取了壹種非常好的方法,練習法文與拉丁文的互譯。由於我自己的成功,我願意介紹這個方法供學習外文的人仿效。我選了某些古典作家,如西塞羅和韋爾托,其文筆的純凈與優美,是最為世人所贊賞的。比方說,我拿西塞羅壹封信譯成法文;譯後將它放在壹旁,等到我把原文的詞句全都忘記了,再將我的法文譯本盡我所能譯成拉丁文。於是拿我的蹩腳譯文同這位羅馬演說家的平易、文雅、恰當的句子逐句對照。我也取韋爾托i羅馬***和國變革史>的幾頁作了同樣的試驗。我將這幾頁的法文譯成拉丁文,過了壹段相當長的時間,返譯成我自己的法文,再拿譯本與原文細細比觀其同異。我逐漸地減少羞愧,逐漸地對自己增添滿意。我堅持這種來回翻譯的練習,寫滿好幾本練習簿,直到我懂得了兩種語言的用法特點,並且掌握了至少--種正格的文體。在進行這種有效的寫作練習的同時,以及練習之後,我又以既讀最優秀作家的作品而獲得更大的悅樂。
精讀羅馬古典作品,對我既是練習又是報償。米德爾頓博士的《西塞羅傳》,當時我是超過它的真實價值而欣賞它的,此書自然地引導我去閱讀西塞羅的著作。西塞羅文集最完美的版本,是奧利弗編的,可以裝飾有錢人家的書架,二是歐內斯蒂編的,應當放置在博學之士的書桌上,這些本子我都無力買到。為閱讀常見的西塞羅的書信,我用的是羅斯主教的英文註釋本。我所用的全集本子,是韋爾布格斯所編的對開本兩大卷,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不分軒輕地選錄有各家的註釋。我勤奮、愉快地閱讀了全部書信,全部演說文章,以及關於修辭學和哲學的最重要的論文。
在讀畢這位集辯才與理智於壹身的偉大作家之後,我訂了個較廣泛的再次學習拉丁文古典著作的計劃,分為四大項目:(1)?歷史家,(2)?詩人,(3)?演說家,?(4)?哲學家,以年代先後為序,上起普拉圖斯和薩拉斯特的時代,下迄羅馬語言和帝國的衰落。我在留居洛桑的最後二十七個月(1756年壹月至1758年四月)中,差不多將這個計劃執行完成了。
此番重新學習,盡管進行快速,卻也沒有草率或浮淺的弊病。我耽迷於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細讀德倫斯、維吉爾,賀拉斯﹑塔西佗等人的著作,用心吸取最投合於我自身的思想和精神。我從不放過壹段難懂的或舛錯的文字,壹定要從可能獲得解釋的各個方迸進行探索;雖然時常失望,但我總是查到了最淵博或最有才能的註釋者的。在熱烈的探索活動中,我從廣大範圍.上接觸到歷史性的和批評性的學問。我對每壹本書所作的摘記,都是用法文寫的。我的閱讀心得往往按照各別的內容寫成若幹短篇論文。
我父親從來沒有拿他對農事的愛好和他的農業知識來誘導過我。我從來沒有拿過猾槍,很少騎馬。我的哲人式的散步,走不多久就在樹蔭下壹條凳子處停了下來;我坐上凳子,壹動不動地在讀書或默想中消磨很長的時間。在家裏,我占用了壹間寬大舒適的房子。過不多久,我將同壹層樓上的藏書窒當作了我的特有領地。我可以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象單身獨處時那樣不感到孤獨的。當時我虔敬地壓在心底裏的唯壹不滿,是在於客氣地對我自由支配時間所加的限制。由於我有早起的習慣,我經常可以在壹天之中得到不受侵犯的壹部分,並且偷用許多零星時間,以從事閱讀。但全家旱、中、晚三餐以及午後茶點,是有規定鐘點的,而且歷時很長。
在吉本的讀書生涯中,漸漸摸索出了壹套研究學問的方式方法。
在我領到第壹次按季度領取的生活費用時,有很大-部分用到了我的文事需要方面。我不能忘記我拿壹張二十英鎊的鈔票買到二十卷《銘文學會研究報告匯編》時的歡悅心情﹔要用同樣數目的開支而取得這麽巨大而持久的理性消遣的寶庫,可是不容易的。有壹個時間,我非常勤力地進入這座古代文獻的講堂,我對這壹部從1759年擴充篇幅至壹倍、而在價值上未見相稱的淵博而又繁富的叢書,這樣表示了我的看法:“它使路易十四名垂永久,勝過了他那經常為害人民的野心;它開始了匯集正確的思想、禮節和學問的探索工作。”如要對我的書齋作出評論,須待它到了成熟時期再說了;不過在這裏我可以允許自己表明,我想不出曾為炫耀而買過壹本書;每壹本書在它放上書架之前,都是曾經讀過或者充分檢查過的。
吉本堅持摘錄要點和寫筆記的有益方法。
不過我願趁現在這個機會,介紹給年輕讀者壹個大約就在那時我自己所用的讀書方法。拿到了壹本新書時,在略看-下全書的裝幀和目錄之後我要先做好自審工作,就是要在--次獨自的散步中,對全書或某壹章節的主題細想我所了解或相信的壹切,或者對此加以思考,然後才開始閱讀。我到這時候才夠得,上辨明作者給我添了多少知識。而且,如果說有時我因書中
見解與我相同而感到滿意,那麽,有時我就因為書中見解與我相反而有了對付的主意了。
這裏反應出吉本不是囫圇吞棗的死讀書,而是理性閱讀,認真思考,舉壹反三。這真是壹個做學問者的素養和素質。不久,作者吉本寫了第壹本書《論文學研究》。討論文章的題旨和寫法。
1768年以後,吉本開始準備羅馬史寫作的準備工作。開始對撰寫羅馬史逐步地從發願到希望、從希望到計劃、從計劃到執行,但對撰寫的限度和範圍,我還只有壹個很不完全的概念。古典作家,最便於取得著作的如塔西佗、小普林尼,以及玉外納,都是我所熟悉的老朋友。我不知不覺地落入到奧古斯都時期歷史的大海中去了。其次我考查了壹系列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原始記錄,幾乎始終執筆在手,隨時進行摘記.又用各種勛章紀念章和地理上及編年史上所見的銘文作為輔助材料,以印證有關事物。為了在我觀察所及範圉內確定,並且,排比許多零星分散的資料,我利用了蒂勒蒙的收集方法。他的鑒定能力精確無比,幾乎可以稱為奇才。對於整個中世紀的黑暗時期,我依據那位博學的穆拉托裏所編的《意大利編年史與古文物》進行探索,孜孜不倦地拿此書所述比較了西戈紐斯等人所寫與此書平行或交叉的許多記錄,直到差不多完全熟悉了十四世紀羅馬城遺址的情況為止。卻沒有想到這最後壹章竟要寫上六個四開本的原稿和花上二十年的時問。我所購得的許多書籍中,有壹本詹姆斯·戈德弗魯瓦註釋的《泰奧多修斯法典》,是應該以感謝之心記住它的,因為我是作為歷史書使用了它,並且用得很多,而不是作為-壹部法律書。
我集中了為寫羅馬史而準備的許多直接間接的有關資料。不過,嚴格地說壹句實在話,這些準備工作是在這個生活階段以前,即在我父親去世到我定居倫敦之間的兩個夏季(1771年與1772年)裏,就開始進行的。
作者吉本還自由自在地接觸了許多書籍和人物,如果要將經由別人介紹而認識的人壹壹列舉其姓名和身份,那是寫不完的。不過我們可以從這種壹般性的認識中分別友誼和敬意的等次。我遵照“讀書多勝於花錢多”這條明智的格言,壹遍又壹遍溫習了法文和英文的、拉丁文和意大利文的古典著作中的不朽作品。我的希臘文學習(雖然沒有象我所計劃的那樣勤奮)保持了、並.擴大了我對這門高尚語言的知識。荷馬和色諾芬仍是我最愛讀的作家。我還差不多要將壹篇《論小居魯士時期》拿去付印了。就我自己看來,這篇文章是寫得還不壞的。在某壹個時期之後,許多人拿新的優良出版物作為唯壹的精神食糧;而最嚴肅的讀書人,則往往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寄心,或者為了提供應時流行的題目,不由自主地打破這個常例。我的第三次閱讀布萊克斯通的《英國法律註釋集》,可以說是出於更高尚的動機,我就這部英文著作所寫的大量批判性劄記,是我第-壹本認真地用母語寫成的作品。
我不想多談我的經濟事務,因為這對讀者沒有益處,也引不起興味。這類私事,只該對體己朋友私下談談。.不宜把我們的境遇公開到引起外人的嫉妒或憐憫,這是壹條謹慎處世、同時也是斯文待人的規則。因為嫉妒產生僧恨,而憐憫則十分接近於輕蔑。不過我可以相信,甚至可以斷言,要是我更窮壹點或者更富壹點,我就決不能完成壹個歷史家的任務,或者獲得這個聲名;我的精神免不了遭到貧窮和輕蔑的破壞,我的寫作功夫免不了在過分富裕所造成的緊張和奢侈生活中懈怠下來。
但吉本決定要做壹個歷史學家時,他的生活的壹切都圍繞著這件事情而醞釀準備著。
我的熟識範圍,與我作伴的古人和今人的數量,每年都有擴大。對於壹個愛好書籍的人來說,倫敦的書店和書市具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而我的羅馬史的寫作,就需要日益增多地儲備各色各樣的材料。參加民兵,外出旅行,進入下院,以及享有作家的聲名,都在增大我的交遊關系上起了作用。壹些上流人士的俱樂部接納我為其成員;在我1783年離開英國之前,凡屬文學界或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很少不是我的熟人了。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描繪出壹批人物形象和收集到許多逸聞軼事提供給讀者欣賞。但我歷來反對拿個人的回憶文章變成嘲諷或頌揚工具的做法。
在1776年出版了第壹卷《羅馬帝國衰亡史》
這部著作的成功,我不知道應當懲樣描述才不至於暴露作者的虛榮心。初版在幾天之內就售完了;二版、三版也滿足不了讀者的需求;都柏林的盜印者兩次侵犯了出版者的所有權。我的書出現在每-壹張桌子上,而且幾乎還出現在每壹具梳妝臺上。作者被人們按照當日的愛好或時風加上了最高的稱譽;任何喜歡咒罵的批評家都無法用他的吼叫幹擾壹片贊揚之聲。人類的愛顧無限制地施與壹名具有獨創成績的新結識者。
休謨先生給我寫了壹封信,過高地評價了我的十年功夫。我可是從來不曾妄想在英國歷史家
三巨頭中占.上壹個位置。
我們應該與歷史上和同時代最優秀的人為伍。閱讀他們的書籍、作品,接近他們。使得自己的心智與品質與他們產生***鳴。
1781年在吉本議員生活的時間裏,出版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三卷。1787年完成全稿。
我曾經憑推想認定了孕育此書的時刻;現在我要紀念完成全稿的鐘點了。這是1787年六月二十七日那.壹天,或者該說是那天夜晚,十壹點至十二點之間,我在花園中壹座涼亭裏,寫完最後壹頁的最後幾行。放下手中的筆,我在壹條兩邊滿植刺槐的林蔭小路上來回走了幾趟,從那小路上可以望見田野、湖水和群山。空氣很溫和,天色是澄徹的,壹輪銀月投影在水中,整個宇宙悄然無聲。我不想掩蓋當初因為恢復自由行動,以及因為也許著作成名而發生的歡悅情緒。可是我的自豪感不久就暗淡下來了,另有壹種嚴肅的憂郁感布滿在我心頭,因為我想到,我同壹個事事聽我作主的老夥伴永遠分手了,又想到我的這部歷史著作日後不管能存在多久,此書作者的生命必然是很短促而且休咎難蔔的。另有兩點須要說明壹下,這在撰寫全部六卷、或者至少五卷書稿時是很少想到的:?(1)?我拿草稿逕送印刷所,沒有謄清壹遍。(2)?沒有壹張稿紙曾請別人過目,只有作者和印刷者見到它;所以無論是成績或是錯誤,壹概都應歸屬於我本人。
當我默想生死的***同命運時,我必須承認,在生活的抽彩比賽中,我已經抽得高額彩金了。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布滿了野蠻生活和奴隸制度。在文明世界,人數最多的階級逃不了愚味和窮困。我自已得以出生在壹個自由、文明的國度,出生在壹個體面、富有的家庭,這種雙重福祉乃是千百萬分之壹的僥幸機會。新生兒的成長,大概說來,三人中僅有壹人上得了五十歲。
我現在已經過了五十了,不妨從精神、體格和財產三個方面適當地估計壹下我的存在的現值。
幸福應具有的首要而且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清白的心地,不為某種不良行為的遭受指貴或常在記憶所玷辱。
“此地猶如壹道青銅鑄就的城墻,
無壹物可受輕視,亦無缺點可生恐懼。”
我賦有壹種和樂脾氣,壹種適當的感受能力,還有壹種天生的喜歡靜止而不喜歡活動的性格;有幾種不良愛好和有害習慣,大概已因人生態度或時勢的改變而得到改進了。有喜歡讀書的熱情,這是從享樂中所產生的活力,每天,每壹小時,都源源不斷地提供獨立自主的基於理性的樂趣;我也沒有感覺到心理機能有壹點衰退。原始土壤經過開墾耕作而大大改善了。不過也許還得問壹下:某些虛幻的花卉,某些使人快意的錯誤,是否已同偏見的雜草壹起芟除了?
我的朋友謝菲爾德勛爵好心地幫助我解除了那些最不合我的愛好和脾氣的煩心事務。此外,
自從我的第壹次婚姻願望挫折之後,我就壹直不曾再在這個問題上作過任何認真的考慮。這壹點也得添上去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