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二上學期復習提綱(7科)

初二上學期復習提綱(7科)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壹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 內沒有脊柱。 2、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魚之所以能在水裏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遊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魚在遊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增多了。 14、氣體交換: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魚的主要特征: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遊泳。 16、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幹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壹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壹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3)壹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裏,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恒溫動物比不恒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的體溫恒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同協調。 32、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屬恒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鳥的身體裏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恒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恒定。 51、昆蟲是種類最多的壹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壹會飛的動物。 52、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範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昆蟲的外部特征: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動物的行為依賴於壹定的身體結構。 58、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軀幹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關節囊;關節頭;關節腔;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肩關節;下肢;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指關節;趾關節. 65、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壹、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為什麽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壹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壹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壹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對壹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壹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社會行為的特征: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壹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壹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壹的整體。 88、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藥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壹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壹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壹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汙染。 95、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壹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幹燥真菌的菌落壹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壹般方法:1)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2)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3)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4)培養皿放在保持恒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壹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壹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曲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黴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相 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不 同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細胞培養箱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壹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同生活在壹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壹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生。(壹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水 能量(多) [多用於做面包] 有機物 酵母菌 酒精 水 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壹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壹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藥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壹目了然,同時也進壹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幹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壹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壹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汙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總復習 第壹章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壹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聚,小集中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征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2、第壹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壹、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征質地疏松,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壹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發和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註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壹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壹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34、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37、壹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幹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幹濕程度,我國四個幹濕潤是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幹旱地區、幹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壹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臺風。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塔裏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註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 47、黃河上中遊的分界是河口,中下遊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擡高,成為“地上河”。 49、黃河在流經中遊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註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 51、長江上遊中遊的分界宜昌,中遊和下遊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宜賓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荊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幹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註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 61、土地資源的壹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壹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資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壹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壹是跨流域調水。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西藏省目前沒有鐵路線。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壹般選擇水運、鐵路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主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壹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壹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