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咬文嚼字》中往往有聯想意義,那麽在我國詩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什麽暗示性

《咬文嚼字》中往往有聯想意義,那麽在我國詩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什麽暗示性

隋無名氏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代西安的霸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霸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霸陵傷別”。再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壹起。李白《蜀道難》詩雲:“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又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啼叫又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