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杜甫三首詩歌的資料!超急!!

關於杜甫三首詩歌的資料!超急!!

《登嶽陽樓》 唐·杜甫

原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①。 吳楚②東南坼,乾坤日月浮③。

親朋無壹字,老病④有孤舟。 戎馬⑤關山北,憑軒⑦涕泗流。

解析

1.嶽陽樓:在今湖南省嶽陽市,臨洞庭湖。

2.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壹帶。坼:裂開。這句是說:遼闊的吳楚兩地被洞庭湖壹水分割。

3.乾坤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據《水經註》卷三十八:“湖水廣圓五百余裏,日月出沒於其中。”

4.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多種疾病。有孤舟:唯有孤舟壹葉飄零無定。詩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過的。這句寫的是杜甫生活的實況。

5.戎馬:戰爭。這年秋冬,吐蕃又侵擾隴右、關中壹帶。

6.憑軒:倚著樓欄桿。涕泗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背景(時間地點等)

大歷三年(768)冬十二月,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壹路後又漂泊到嶽陽,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嶽陽樓。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飄泊無定,國家也多災多難,不免悲傷感慨。從總體上看,江山之壯闊與詩人胸襟之悲壯闊大相表裏,故雖悲傷卻不消沈,雖沈郁卻不壓抑。

詩的前半贊嘆洞庭湖的宏偉壯闊,是古往今來寫洞庭湖的名句,與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名句同為人們傳誦。後半抒情。全詩意境渾厚,氣勢磅礴,雖悲傷卻無頹廢之感。《唐子西文錄》:"過嶽陽樓,觀杜子美詩,不過四十字爾,氣象宏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湖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苕溪漁隱叢話》引《西清詩話》雲:"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題之者眾矣,……然未若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則洞庭空曠無際,氣象雄張,如在目前。至讀杜子美詩,則又不然。'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幾雲夢也。"

《登高》 唐·杜甫

原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析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猶言壹生。

4、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背景(時間地點等)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壹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裏,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壹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壹”的曠世之作。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壹看,首尾好象“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細細體味,“壹篇之中,句句皆律,壹句之中,字字皆律”,無怪乎胡應麟盛譽其為“曠代之作”清代楊論推崇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壹 ”(杜詩鏡銓)),明人胡應麟更說此詩“當為古今七言律第壹,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壹 。”

《石壕吏》 唐·杜甫

原詩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解析

1.石壕村:今河南省陜縣東七十裏。

2.暮:傍晚。

3.投:投宿。

4.逾:越過;翻過。

5.壹何:何等,多麽。苦:淒苦。

6.前致詞: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 致:對......說。鄴城: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

7.戍:守衛,保衛。

8.附書:捎信。

9.惟:同“唯”(通假字),唯壹的意思。“惟有”:就是只有的意思。

10.且偷生:茍活。且:茍且;姑且。長已矣:永遠完了。

11.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小孫子。

12.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褲子。

13.老嫗:老婦人。請從吏夜歸:請允許我跟妳去。猶得:還能夠。嫗:念“yu”的第四聲。

14.河陽:今河南省孟縣,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應:應征。

15.請從:請求跟從。從:跟從,隨從的意思。

16.夜久:即“半夜”的意思。

17.絕:斷絕,沒有。

18.幽咽:不出聲的哭泣。

19.等前途:前面的路。

20.聞:聽。

21.猶得:還能夠。

22.應:響應。

23.獨:只;僅僅。

背景(時間地點等)

時間:公元759年春,壹天傍晚。

地點:石壕村,壹家農戶門前,矮墻,壹副破舊板門。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壹,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壹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趕回華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石壕吏》是《三吏》中的壹篇。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繪,揭露官吏的橫暴,反映人民的苦難。

杜甫充分展示了其“寫實”的功底。全篇二十四句***壹百二十字,全部都是作者本人以第三者的視角所看到的以及聽到的。他就是在講述這麽壹個事實,沒有壹個字是作者自己的觀點或者評論。但是,任何壹個讀者都絕對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寄予詩中的強烈的感情傾向。這從詩中的幾處對比很容易看出來,如“吏呼”與“婦啼”、“怒”與“苦”,“偷生”與“已矣”,還有壹些感情色彩很濃的用字,如“壹何”、“夜歸”、“急應”、“猶得”、“絕”、“獨”等等,無不表現出作者對於戰爭給人民帶來苦痛的強烈的譴責。

事實上,《石壕吏》這樣的寫作風格,正是杜甫詩作的藝術特色所在。杜甫詩作,較少表現自己的觀點或者自己的心情,他多是直接描寫事或物本身,通過展示活生生的事實,讓讀者自己去感受、領悟。《石壕吏》是這樣,《三吏》、《三別》是這樣,杜甫大多數的詩都是這樣。這就是杜甫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而在內容上,杜甫大多通過描寫人民的境遇、感受等等去直接表現社會,從很大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因此,杜甫又有“詩史”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