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二年(5438+00)六月方臘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盡人財,散養眾”。他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放世界上所有的勞動人民。方臘提出了鮮明的政治口號和主張,並付諸革命實踐。他領導的起義軍燒毀孔廟,毀壞雕像,殺害貪官汙吏。批判佛教教義中“法律平等,無競爭”的虛偽,指出“法律平等,無競爭”,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盡人財,散養眾”;“有很窮的人,很多人領錢來幫忙...凡出入之人,雖不自知,皆在谷中,字用之不盡,謂之壹家。”
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人民的支持。方臘起義打下六州五十二縣,對東南是極大的震動,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的統治。作為農民起義的傑出領袖,方臘將永遠被人們銘記。方臘最後壹個洞源洞叫“方臘洞”。省內各地乃至鄰近的安徽都有紀念方臘的方臘洞、方臘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