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表達了什麽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表達了什麽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典故:

蘭亭指的是蘭亭集會,書聖王羲之曾寫過《蘭亭集序》。蘭亭在紹興越城區的西南部,離城約13公裏。這個典雅的園子為中外遊人矚目。

據歷史記載,公元353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 等貴族名流及親朋***42人聚會於蘭亭,行修禊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後來王 羲之匯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並寫了壹篇序,這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

傳說當時王羲之是沈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 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壹,精美絕倫。只可惜這樣壹件書法珍品,到 了唐太宗手裏,他愛不忍釋,臨死時競命人用它來殉葬。

從此後世人便看不到 《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在蘭亭裏,有壹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 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並傳說王羲之很喜歡鵝,在家裏養了壹群鵝。

現在 蘭亭的鵝池裏也養了幾只白凈的鵝。梓澤指的是西晉時的荊州刺史石崇的金谷園。晉代石崇的別墅是金谷園的別稱。故址在今 河南省孟縣境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孟津縣誌》第三章《苑囿、梓澤》載:“梓澤是晉石崇別墅,遺址在橫水鄉會瀍村(古稱輝嶂溝)。

清代《孟津縣誌》載:‘在縣西七十裏’。酈道元著的《 水經註·瀍水》中說:‘瀍水出河南谷城縣北山,水出其北梓澤中。’別墅因地取名,石崇常在此宴客賦詩。”

當時石崇和國內著名文人***24位,號稱“金谷24友”,經常在梓澤金谷園飲酒作詩,所作的詩匯編成壹本書,名《金谷詩集》。

擴展資料:

《滕王閣序》另外典故:

1、徐孺下陳蕃之榻:

這個典故主要是說“南州高士”徐稚徐孺子的,因為他是江西豐城人,故作為江西“人傑地靈”的代表。而陳蕃也做豫章郡太守時,立誌做壹番大事,剛壹到任履新就急著找名流徐孺子請教天下大事,隨從勸諫應該先到衙門去,結果被他臭罵;

當時徐稚已年過50歲,當陳蕃派人將他從櫧山請來時,專門為他準備了壹張可活動的床,徐稚來時放下,走後掛起。 這裏是通過陳蕃的禮賢下士來陪襯徐稚。

2、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

西漢梁孝王劉武睢陽為中心建了壹座很大的花園,即文中所謂的“睢園”,後人稱為梁園。園中的房舍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幾乎可和皇宮媲美。

睢水兩岸,竹林連綿十余裏,各種花木應有盡有,飛禽走獸品類繁多,梁王經常在這裏獰獵、宴飲,大會賓朋。天下的文人雅士雲集梁園,成了梁孝王的座上賓。彭澤指陶淵明,他曾做過彭澤令,喜歡飲酒,所以說“彭澤之樽”。

3、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鄴水”即鄴下(今河北省臨漳縣),是曹魏興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詩。“朱華”正是用了曹植在鄴下作《公宴詩》中的著名詩句“秋蘭被長阪,朱華冒綠池”,其中“被”“冒”二字看出此建安文學集大成者選詞用字之匠心。

臨川,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任臨川內史。曹植與謝靈運分處魏晉時代的首尾兩端,植是出漢音,啟魏響,靈運是出東晉,啟南朝;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詩歌承繼亦有淵源。所以這裏將曹植和謝靈運兩人的事跡壹起引用,是很恰當很自然的。

典故用法:

文中多次出現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作者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堅強信念。“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積極進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