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說明:牛走得越快,被鞭打的次數越多,使它走得越快。比喻賞罰不明,獎懶懲勤。
來源:洪方《秘書長》:“不能鞭打快牛,這是不科學的。”
語法:鞭打壹頭快牛作賓語和定語;指不公平的獎懲。
例子:我們不能鞭打快牛。
同義詞:用槍射第壹只鳥。
成語故事
有這樣壹個寓言:壹個農民買了壹頭水牛和壹頭黃牛回家,打算輪流使用,既方便自己種地,又能幫別人犁耙賺點錢。
壹天,鄰居請他幫忙犁幾英畝地。這位農民牽著兩頭牛去田裏。他先給牛套上犁軛,但無論他怎麽喊,牛都不肯走。他沒有拿著鞭子走半步,也沒有長時間犁很多田。絕望中,他變成了壹頭水牛。水牛的意識很強,不喊壹聲就主動把犁往前拉。農民也覺得很輕松。但是他壹直在鞭打水牛。
水牛不解,停下來問:“師傅,我已經盡力幫妳拉犁了。妳為什麽老打我?”農夫說:“牛不會拉,只有妳會拉,跑得快壹點不撞。妳什麽時候能犁完田?”廢話少說,快走!”說罷又是壹鞭。
被鞭打多次的水牛認為自己跑得越快,耕的地越多,被鞭打的機會就越大,而牛在旁邊悠閑地吃草,這是不公平的。發現不對勁,它掙脫犁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