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不是用文字寫詩的。當時還有壹種找音韻的字典,古稱“韻書”。古韻書按照聲、韻、調的關系來組織漢字,但重點還是在劃分漢字的韻部。在古代,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韻的認識不斷提高,出現了很多韻書。在比較正統的官韻中,《廣韻》、《中原韻》、《略易通韻》很有代表性,這三部韻書對韻的劃分也不盡相同。
比如《廣韻》是根據漢字的聲調進行分類,然後在每個聲調下分成韻,再根據每個韻中同時出現的字進行排列;《中原音韻》分韻部,每個韻部用聲調隔開,然後按每個聲調中的同時字排列;《韻略藝通》也是先分韻部,但每個韻部都是以聲母分類,然後在同壹個字裏按聲調分別排列。
其實不管怎麽排列,都是以漢字的聲、韻、調為基礎的。這些韻書已經把漢字的節奏總結得非常細致和充分了。但是,達到這個認知的時候,已經是宋朝了。那麽,在這些韻腳定型之前,人們寫詩時是如何劃分節奏的呢?
要說“反切”和“四聲”,這是韻書產生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說白了,反切就是古代漢字的註音,就是借助兩個字的急讀,拼出另壹個漢字的讀音。比如“居之”讀作“莫”,其中“居”是切字,“知”是切字,“莫”是切字,換句話說,切字的讀音是用切字的音和切字的韻調拼出來的。
“四聲”的產生與古代文人對漢字音韻的追求有關。當時壹些註重詩歌節奏的詩人寫下了這方面的作品,載於《高傳》和《文健集》,還有人分別創制了《四聲切韻》和《四聲譜》來註釋漢字的四聲。
這聽起來很復雜。說古代沒有拼音不完全正確。“反切法”可以準確地讀出漢字。除了反切法,還有切法和讀法,類似於現代漢語拼音中古代發漢字音的方法。押韻相當於查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