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裏找詞,我們認識。
在上壹篇文章中,情書解釋了如何寫詩。如果說意境是詩歌的靈魂,那麽藝術手法就是它的軀體。詩歌和人壹樣,有著深刻的內涵和華麗的外表,自然會吸引更多的目光。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創作詩歌的藝術手法:
首先,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需要鋪墊和渲染,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初學者最常見的方式。它的優點在於簡單、樸素、易懂。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太直白,缺乏藝術感,讀起來無味。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這種表現方法有其獨特性,運用得當也能為詩歌增色。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斷後樓蘭不還”雖然直白,但也是壹句好句子。
第二,借景抒情
詩人喜歡把情感寄托在現場,用溫柔含蓄的方式表達思想。稍微懂點詩歌和文學的人都會這麽做。它的利弊在於妳選擇的形象和妳想表達的情緒是否恰當。比如李白的壹句話,“華陽落滿,文道龍過五溪澗”,《華陽》落滿,點出時間,“子貴”哭,不如回家,離別之意躍然紙上。
第三,拿著東西表達自己的意誌。
大多數古代詩人誌向高遠,但很少有人有顯赫的仕途。都說文人自帶傲氣,不為五鬥米折腰。他們在表達抱負時也很委婉,善於利用外物的特性來襯托自己的理想或抱負。對於詩歌創作者來說,我可以借鑒這種方法。比如那句“不畏死,留清白於世”,詩人借用了石灰的特性,以物比人,不畏艱辛,清清白白。
第四,靜態與動態相結合
積累了壹定詩詞量,寫作熟練的人,都習慣這種手法。以靜襯之,以靜襯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它最大的優點是能激發讀者無限的想象力,生動有趣地點綴自己的情感。比如“空山上似乎沒有人,然而我覺得我聽到了壹個聲音”這句話,就是典型的以靜寫動的空山,遠處傳來的人的聲音非常清晰。再如“月出時鳥驚,時在春流”這句話,寧靜。月光照耀著山林,鳥兒醒來。該是怎樣壹幅祥和的畫面。學會這種表達方式會為妳的詩歌增色不少。
五、虛實結合。
世界上的感情無非是真與假,假與真。如何在詩歌中完美呈現情感?我們要學會以實對虛,以虛對實的技巧。那句“妳在哪裏從壹個醉酒的夜晚醒來,楊柳岸,那裏的微風正在減弱?”用了虛實相襯的手法,用音樂場景來寫悲傷,就更明顯了。再比如“能有多少心事,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詩人把“煩惱”變成了“河水”的具體意象,無窮無盡,連綿不斷,更加憂郁。
六、精彩問答
自問自答或者問而不答,都會給讀者留下遐想的空間。“不知誰剪了薄葉,二月的春風似剪刀”這首詩巧妙地運用了問答的形式。第壹句提問,第二句回應,很巧妙。細心的讀者不難看出,這首詩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春風”比作“剪刀”,正好呼應了上壹句的問題。因此,好的詩歌通常采用不止壹種單壹的技巧,它們都是綜合的,相輔相成的。壹個好的詩人也應該熟悉這種技巧的運用。
七、雙關語
這種手法特別巧妙,通常用諧音詞來表達,別有壹番風味。比如“東方日出西方雨,路上晴卻晴”,詩中“晴”字與“愛”同音,讀者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來。這種手法很難控制,很難構思。
八、巧妙運用誇張手法
詩歌需要壹些張力,而誇張不是所謂的吹噓,它需要的是放松。“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用誇張的手法,渲染無盡的心事。
九、巧妙運用對比
對比兩個相對的事物,使形象更加生動,加強形象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梅雪三分白,雪失壹片梅香”這句詩,就是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梅花的超凡脫俗。
十、線條畫
速寫是情書特別欣賞的壹種表達方式。用最簡單的文字,不加修飾,看似普通卻意境深遠,畫出壹幅美麗的畫面。其實詩歌創作中禁止使用生僻字,讓讀者很難理解作者的心思。比如“茅店月壹雞啼,板橋無霜痕”,最簡單的壹句話卻勾勒出如此生動的意境。
當然,詩歌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運用典故、開門見山、首尾呼應等等。想寫壹首好詩,光知道這些技巧是遠遠不夠的。下壹封情書就和大家聊聊詩歌創作中的煉詞技巧,也就是所謂的“詩之眼”,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