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燈片大班教案1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滑行方式。
2.要知道不正確的玩法是危險的。
3.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保護自己。
5.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鍛煉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前,看大班的小朋友滑滑梯。壹個室外滑梯和壹個洋娃娃。
活動流程:
1.討論:哥哥姐姐是怎麽在滑梯上滑行的?
2.老師邊教邊介紹幻燈片的正確玩法。
(1)雙手從滑梯的梯子上爬到平臺上,坐在樓梯口。
(2)雙手輕輕支撐兩側扶手,雙腳分開,自然伸直,慢慢滑下。
(3)必要時用兩腳控制速度。
3.讓孩子排隊壹個個滑下去。教師要註意提醒和保護,及時給予鼓勵。
4.表演故事“布娃娃受傷了”。
(1)老師邊講邊用布娃娃演示:布娃娃因為滑倒在臉上受傷了。
(2)討論:為什麽娃娃會受傷?怎麽滑滑梯會有危險?可以用娃娃來示範壹些不正確的玩法。)
5、與孩子討論滑梯註意事項:
(1)在滑道上要排隊,不要擁擠,不要在滑道上打架。
(2)爬坡滑行時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在後面推人。
(3)手上或口袋裏不能有硬物。
活動反映:
活動中,老師教孩子們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明白不正確的玩滑梯方法會有危險,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幻燈片大班教案2活動目標:
1,知道正確的滑行方式。
2.知道滑梯的玩法不正確容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3.願意大膽嘗試,與同行分享經驗。
4、喜歡參加幻燈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木偶小狗或者其他動物。
2、兒童讀物。
活動流程:
1,欣賞《狗受傷了》這個故事
老師:小動物們在做什麽?小狗是怎麽做到的?為什麽會受傷?小狗受了什麽傷?受傷後妳做了什麽?
2.孩子們聽故事並回答問題。
(1)老師有什麽動物?他們在演奏什麽?
(2)老師提問:唉,妳玩幻燈片的時候,哪個動物的行為是正確的,哪個動物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3)總結:小狗在滑梯上玩的不開心,做了壹個不正確的動作。誰的行為不正確?
2.討論:怎樣才能安全地玩滑梯?
(1)老師:誰來告訴妳怎麽安全地玩滑梯?(玩滑梯要先用手握住滑梯兩邊的扶手,從臺階上爬上去,坐下後再滑下來。人多的時候,要排隊,不推不擠。)
(2)如果妳做了壹個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生什麽危險?
(3)猴寶寶後來隨父母外出時做了什麽?妳是怎麽去幼兒園的?
3、兒童欣賞兒歌《滑梯》
(1)老師:我們編了壹首關於滑梯正確玩法的兒歌。讓我們聽和學。
(2)孩子聽童謠,練習背誦童謠。
4.帶領孩子在戶外玩滑梯。
幻燈片大班教案3活動目標:
1,感知坡度的大小與物體滑動速度的關系。
2.喜歡和同齡人合作,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重點:感知坡度與滑行速度的關系。
活動難點:體驗並理解斜面與力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幾個同類型的球。
2.壹些不同高度的圓柱形積木。
3.幾塊寬度相同的木板。
活動流程:
1,建築活動:
(1),展示不同高度的圓柱形積木和木板,引導小朋友搭建不同高度的滑梯。
(2)幼兒自由組成四人壹組,用老師提供的操作材料(四塊板,四個球,四個不同高度的圓柱體)進行操作。
2.勘探活動:
(1),每組孩子將球滾下不同高度的“滑道”,觀察球滾動時的變化。
(2)幼兒合作操作。老師觀察每組孩子的活動,提醒他們在不同的幻燈片上比較速度時,要同時進行兩個球。
3.交流活動:
(1),每組派代表參加交流:
——“打球的時候發現了什麽?”
"為什麽有些球滾得快,有些球滾得慢?"
“我們該如何總結原因?”
4.嘗試驗證:
每組幼兒根據歸納的原因進行驗證,在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斜面與力的關系。
滑滑梯教案4活動目標:1。通過小實驗,我們知道汽車的滑行速度與坡高和表面光滑度有關。
2、利用材料的自由運算,得到讓車減速的方法並學會解決壹些相關問題。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培養有序有序的操作習慣,激發探索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1。操作材料(紙板、手推車、紙、毛巾、橡皮筋、墊子、積木、沙子、記錄表A和B、鉛筆)。
2、VCD播放器,(斜坡的內容)
活動流程:1,簡介:妳玩過滑梯嗎?滑下來是什麽感覺?今天,我們來玩用汽車滑滑梯的遊戲。請用積木和紙板搭壹個滑梯,看看誰的車跑得快。
2.兒童可以自由操作,探索汽車滑行速度與斜坡高度的關系。
(1)老師講解要求:三個孩子為壹組,兩個人用不同數量的積木和紙板搭壹個滑梯同時操作壹輛車滑下來,壹個人負責記錄遊戲的情況,可以輪流交換玩。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A,教師巡回指導。
(3)總結實驗結果
問:比賽結束了。妳的車贏了嗎?告訴老師,實驗後妳發現了什麽?怎麽才能贏?(小朋友自由交談,說出自己的發現)
詢問個別兒童,並在黑板上記錄情況:誰贏得了第壹場比賽?為什麽妳的車比他的跑得快?
(老師操作教具“空中滑梯”)演示總結:剛才孩子們已經發現,積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緩,汽車滑行越慢;反之,擋的越多,坡度就越大,車就會滑的越快。
3、兒童操作探究汽車滑行與滑道表面光滑度有關。
“開車。司機叔叔說下斜坡的時候開太快會很危險。我們必須想辦法減慢速度。孩子們,妳們也應該壹起做些事情來減緩車速。
(1)老師講解要求:兩張幻燈片下面放五個積木。孩子們用老師給的材料試壹張幻燈片,另壹張幻燈片保持原樣。然後兩輛車同時滑下來,看看車速有沒有慢下來。最後,填寫記錄表格。
(2)幼兒自由操作實驗B,教師巡回指導。
(3)總結實驗結果
問題:孩子們很聰明,用了各種方法讓汽車減速。誰能告訴我妳用了什麽方法讓車減速,為什麽?(簡單記錄在黑板上)
老師示範總結:原來我們車的速度也和滑行面的光滑度有關。表面光滑的車速度會慢,表面粗糙的車速度會慢。
4、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孩子積極探索的精神。
(1)老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與我們的實驗相關的例子。請先看視頻再思考。為什麽?
(2)了解汽車在斜坡上滑行的壹些規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所以要不斷探索,找到更好的方法。好吧!然後我們會告訴我們的父母和開車的叔叔阿姨。
大班幻燈片教案5壹、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幻燈片特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想象中的幻燈片。
2.幻燈片的大致場景可以用繪畫來表現,構圖比較完整。
3.從對滑梯的回憶中感受自己的成長,萌發對幼兒園的懷念。
二、活動準備:
各種幻燈片的圖片,紙,筆,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回憶放幻燈片。
老師:每個孩子都玩過滑梯,滑梯伴隨著我們壹起成長。妳喜歡我們幼兒園的滑梯嗎?除了玩幼兒園那種滑梯,妳還玩過什麽類型的滑梯?
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暢所欲言。
2.欣賞各種幻燈片圖片。
(1)老師:其實我們幼兒園除了滑梯,還有各種各樣的滑梯。我們去看看好嗎?
(2)給孩子壹張壹張地播放圖片,讓孩子邊看邊談論幻燈片的特點。
(3)老師總結:滑梯種類繁多,充氣滑梯、水上滑梯、組合滑梯、卡通滑梯、滑梯床,真的很有趣,而且每種滑梯的功能都不壹樣。
3.設計幻燈片。
(1)老師:除了我們剛剛看的這些有趣的幻燈片,妳覺得還有什麽樣的幻燈片?如果邀請妳設計滑梯,妳想設計什麽樣的特別滑梯?
請孩子們自由討論。
(2)教師先引導孩子畫幻燈片,然後在幻燈片上畫孩子。
動作和姿勢。
提示:畫人的時候,可以畫正面,也可以畫側面。
4.放映幻燈片
(1)選擇壹些有特殊功能的幻燈片作品,請介紹給小朋友,老師會適當總結。
(2)教師總結;孩子們玩了3年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妳想說什麽來感謝幻燈片?讓我們把感謝的話放到幻燈片上,好嗎?
活動延伸:讓幼兒用彩紙剪貼幻燈片,然後添加圖形。
滑動幻燈片教案6設計意圖:
在探索“奇妙的球”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球對孩子很有吸引力。他們喜歡滾球、踢球和推球,並不斷嘗試新的玩法。他們的大膽嘗試讓我想起了蘇聯壹位教育家的話:“與其讓孩子每天都發現新的東西,不如教他們學什麽。”於是我在活動場地提供了KT板,球和壹些木樁,然後我就靜靜的看著孩子們的反應。果然,孩子們非常聰明。他們很快發現了這些材料,並用它們制作了壹個幻燈片。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發現球在滑道上滑行的速度與滑道的高度有關,他們嘗試了很多方法讓自己的球滑行得更快。妳能讓球滑得慢壹點嗎?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繼續萌化孩子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開發孩子的逆向思維,學會動手操作,動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願意探索科學現象,學會發現和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2.試著去理解,滾球的速度和斜坡是否平整有直接關系。
3.具備初步的動手解決問題能力和壹定的逆向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在家長帶領下在公園玩球類遊戲。
2.材料準備:泡沫塊、牙簽、KT板、木樁、白紙、膠棒、繩子、乒乓球。
活動流程:
1,直接導入,引出問題:“我們以前玩小球在滑道上滑行的遊戲。球滑什麽滑的快?”"誰能在同壹滑道上找到讓球減速的方法?"
2、積極思考,大膽猜測:孩子們紛紛發表意見,猜測各種減緩乒乓球滾動速度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盡力開導孩子,引導孩子探索方向。
3、親自探索,小心求證。
(1)幼兒嘗試用泡沫塊、牙簽等材料設置障礙,想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測和想象。老師註意觀察每個孩子,機智靈活地引導每個孩子。
(2)幼兒上臺個別交流,展示成功經驗。
(3)將不成功的作品* * *與分析和討論,為什麽,應該如何解決?* * *互相學習,積累經驗。
4.比賽:誰的球滾得慢?
活動擴展:
除了在滑道上設置障礙物讓球慢慢滾動,還有什麽辦法可以讓乒乓球慢慢滾動?引導孩子開動腦筋,改變“球”的形狀。)
幻燈片大班教案7活動目標:
1,熟悉童謠,初步學習童謠。
2.通過地圖、肢體動作、道具感受童謠的節奏感、節奏感、趣味性。
3、樂於參加活動,積極參加與同齡人的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節奏圖,小布球。
活動流程:
壹、引出話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妳知道這條小溪嗎?傳說在森林深處,有壹條美麗的小溪,有壹個神奇的名字叫夢溪,這裏正在舉行盛大的遊樂會,美麗的夢溪上飄來了小雨滴。(展示小雨滴的圖片)猜猜它最喜歡玩什麽?(孩子回答)
2.讓我們聽聽雨滴在玩什麽遊戲,好嗎?
二、欣賞童謠,了解童謠內容,感受童謠節奏。
1,享受童謠第壹段。問題:妳在童謠裏聽到了什麽?雨滴在玩什麽遊戲?雨滴把什麽當成滑梯?我們再聽壹遍!
放壹遍第壹段音樂,老師會同時展示相應的圖片。
2.關於童謠的內容提問。
(1)配圖,問:小雨滴,滴答,它在什麽上面滑行?(在樹葉上滑行)
(2)小雨滴,滴,滴?(微笑),壹圈壹圈的走,表現出這個小雨滴笑起來的感覺。(很開心)妳會說會做嗎?(小朋友說,兜兜轉轉笑著玩。)
(3)妳溜到哪裏去了?(溜到夢溪)。
老師:真有趣。我們壹起來讀吧。(小朋友集體學童謠1~2遍。)
3、節奏練習,感受兒歌有趣的節奏。
老師:為什麽這首歌謠這麽美?(老師展示節奏圖)原來這是壹首有節奏的童謠。
給我看看節奏圖:妳的小手能打節奏嗎?
請拍壹些小朋友上前,重點練習16分音符。
4.伴隨童謠
老師:這是壹個漂亮的鏡頭。老師會念兒歌。孩子們會為老師打節奏嗎?
(1)老師又念了壹遍小朋友的合作。
(2)老師和孩子壹起邊拍邊讀。
(3)鼓勵孩子試著輕拍身體其他部位,伴隨兒歌,讀2-3遍。
老師:剛才,我們用小手發出好聽的聲音來給童謠伴奏。還有什麽能發出好聽的聲音?
三、創作童謠,體驗創作音樂活動的樂趣。
1,拿著石頭畫,創作童謠。
小雨滴在樹葉上玩得很開心。這次它滑到哪裏了?(在石頭上)誰會編壹首關於雨滴在石頭上滑下滑道的童謠?
(幼兒嘗試創造:雨滴、滴答、巖石上的滑梯、雨滴、滴答、微笑、滑向夢溪。)
老師:老師把圖片放在誰旁邊了?(在樹葉邊上)是的,我們編織的時候,只要把樹葉上的滑道換成石頭上的滑道就可以了。
2.老師在黑板上展示荷葉和荷花,讓孩子們選擇壹個進行創作。
3.那麽讓我們完整地跟著音樂讀壹遍,好嗎?
4、為童謠完整伴奏:引導孩子繼續使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如:嘴、手、腳來創造各種“下雨”的音效,為童謠伴奏)。
第四,滑動遊戲,體驗和同伴壹起玩的快樂。
看,這是小雨滴在行走。我們邀請它壹起玩滑梯遊戲好嗎?怎麽玩?老師引導孩子隨著節拍在身體上彈跳,最後壹句話把布球從身體上的任何地方滑下來。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的延伸。
孩子們,遊樂場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邀請更多的朋友加入夢溪遊樂場,好嗎?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