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意境瑰麗,意象奇幻,筆法雄渾,氣勢磅礴,表現了作者壹心報國的遠大誌向和抗戰復仇的頑強氣節,喊出了南宋誌士仁人的共同心聲。當代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早年讀過這首詩,後介紹陸遊為精神知己。
這首詩的第壹句描寫了詩人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詩人已到了“僵臥”的年老多病的年紀,住在壹個孤獨荒涼的村莊裏。這句話描述了詩人回到家鄉後的孤獨處境和生活尷尬。但貧窮、疾病和荒涼對詩人來說沒有什麽可悲傷的,他仍然樂觀豁達。第二句,詩人還是要保家衛國。結合第壹句話可以看出,詩人之所以不在乎自己的老弱病殘和生活環境,是因為他的愛國熱情高於壹切,壹心只想“保家衛國”,可見詩人“騎在老馬上誌在千裏”的誌向。
但在烈士的暮年,詩人知道再壹次保衛邊疆是不現實的,於是在壹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詩人觸景生情,從情感出發思考,終於在夢中實現了馳騁沙場的願望。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遞進的,噴薄而出的,充分表現了詩人的英雄氣概。因為詩人心中要保衛邊疆,他晚上很難入睡,對外面的風雨有著清晰的感受。然後他從自然界的風雨中想到國家的動蕩,再聯想到戰爭中的場景,於是自然進入了“鐵馬冰川”的夢境。
這首詩把陸遊的愛國精神體現到了極致,同時也讓詩中的悲壯氣氛變得豪邁。全詩雖只有四句,但句句感人,其中蘊含的磅礴氣勢讀來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