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雅各布森(1896 ~ 1982)是布拉格學派的老大師,結構主義的先驅。他是猶太人,出生在俄羅斯。早年就讀於莫斯科大學,1918碩士畢業。在我學習期間,我參與了莫斯科語言學小組的建立。1920年,年僅24歲的雅各布森成為莫斯科“高級戲劇學院”的教授。1921年移居捷克,1941年以猶太人身份流亡美國。先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1943 ~ 1949),後受聘於哈佛大學(1949 ~ 65438+)。他生前是9個科學院的院士,獲得了25個榮譽博士學位,寫了500多本書。
雅各布森的語言學研究範圍很廣——從最“專業”的音位理論到最“廣博”的詩學,其中最有意義和啟發性的思想是隱喻和轉喻的二元對立。這壹思想的起源仍然來源於索緒爾的橫向組合與縱向組合二元對立的觀點,即語言系統的活動是在兩個坐標軸上進行的;首先是橫句(鏈)關系。
羅曼·雅各布森不僅是壹位語言學家,也是壹位詩歌評論家。他運用廣博的語言學知識,將結構主義語言學與詩歌批評聯系起來,從詩歌的語言形式出發,揭示了“詩歌文本為什麽是詩歌”的奧秘,建立了語言詩學批評的方法。
雅各布森很早就把語言學和詩歌聯系起來,他的形式主義詩歌理論很有見地,比如“詩歌暴露了自己的語言手段”、“詩歌是自由詞”。然而,雅各布森對詩歌批評實踐的主要貢獻在於,從對語言整體交際功能的比較研究中分離出壹種“詩歌功能”,並對這種功能的形成過程進行了透徹的語言學分析,從而從理論上解釋了詩歌語言區別於其他語言的原因。這壹解釋具有開創性意義,揭示了“詩性語言之所以成為詩性語言”的內在生成機制。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無意義的書,未來主義,關於捷克詩歌,語言學和詩學,以及文學和語言學的主題(與Tinyanov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