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聯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煩惱”。
2.分析詞中的情感表達:將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以景抒情、以敘抒情)相結合,感受詞的藝術特色。
3.比較閱讀,感受婉約派的藝術風格,提高分析鑒賞能力。
重點和難點
1,作者繁復的“煩惱”
2.作者情感的表達。
教學方法:
1,閱讀法:掃除寫作障礙,初步品味文字、詞語、語言的妙用;
2.閱讀法和點撥法:師生共同探索,尋求文字背後的知識,品味李清照語言的獨特魅力;
3.比較鑒賞法:進壹步感受作品,培養學生初步的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壹)向“夢想”導入
1,讀李清照的《如夢,總記西亭的夕陽》。
“總記西亭日落,醉不知歸途。總是玩到盡興而歸,卻輸給了朱峰泳池深處的泳池。爭渡,爭渡,開壹灘鷗鷺。”
這個詞寫的是什麽樣的感情?——(樂。講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鄉西亭的生活。通過這個詞,我們可以看到李清照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和閑適的心境。)
2.讀“聲音慢”。
這個詞寫的是什麽樣的感情?在哪裏直接傳達?(“愁”;“多麽悲傷的壹個詞”)
3.作者的兩句話所表達的情感怎麽會如此不同?她在寫《聲音很慢》的時候怎麽會這麽擔心?聯系他的生活,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去了解。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傑出的女詞人。他的父親李很有學問,他的母親王很有文化。具有濃厚文學氣息的士大夫家庭,使李清照取得了諸多文學藝術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與昔日學生趙明誠結婚,享年18歲。過著安逸的生活,和老公* * *壹起收集整理字畫石頭。1125金入侵宋朝,兩年後(1127)北宋滅亡。宋高宗和趙構逃到南方,重新建立了國家,這就是所謂的南宋。此後,李清照的個人命運也隨著國家命運的變化而變化。夫妻二人被迫逃離山東青州老家,南闖建康。兩年後,(公元1129年8月,18)在趙明城赴湖州太守途中中暑身亡。此後,李清照孤身壹人,像流亡杜南的難民壹樣,在杭、紹、臺、溫、津等地漂泊。她壹直居無定所,過著動蕩孤獨的生活,最後死在杭州。
少女少婦前期的閑適生活,使她早期的文字更多寫的是美好家庭的生活情趣和永遠在我心中的憂傷;後來的詞壹改前期清新明快、充滿悲涼的風格,多寫喪之哀、故國之思、亡國之痛。
「慢聲」屬於哪個時期?(後來。喪的悲哀,流放的痛苦,故國之思,亡國之痛,幻滅後的失望交織在壹起。“多麽悲傷的壹句話!”)
(2)朗讀,獲得初步感受。1,同學壹起讀。2.聽並大聲朗讀。
(三)全詞欣賞
1.作者如何傳達她沈重的悲傷?
明確:直接抒情:“傷心慘”和“我怎麽會有壹句傷心的話”
間接抒情:①敘事抒情:“尋”與“守窗”;②借景抒情:上有淡酒、強風、雁陣,下有黃花、梧桐、細雨。
2、“找來找去,冷冷清清,苦不堪言。”
“尋”反映了詩人迷失的精神狀態。環境孤獨,心情空虛,無處可寄,就像丟了什麽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流放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的愛情,可能是心愛的文物,也可能是別的什麽。他們好像迷路了,但又好像根本不在那裏。這不能不讓人產生壹種“尋尋覓覓”的心態。只有這句話充分表現了她因為敵人的侵略,政權的崩潰,流離失所的經歷和莫索的生活而不得不承受和感受的悲傷,以及在長時間的殺戮後留在她心中的悲傷。心裏失去了什麽,想抓住什麽,就什麽也得不到,得到的都是空虛。這才如夢初醒,妳覺得“冷冷清清”。這不僅僅是指環境,還暗示了心情,或者說,從環境到內心,從外到內。那麽“傷心痛苦”純粹是內心感受的描述。從冷清的環境到悲慘的心靈。
前三句,由淺入深,描寫了女主人公孤苦伶仃的淒涼心境,為全詞奠定了悲涼蒼涼的情感基調。
3.是什麽原因導致了詩人悲傷的情緒?。
天氣“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失去興趣。”應該說由於環境不好,心情不好,身體很難適應。但是,在這裏,我們不談冷清的環境和淒慘的內心,只把它歸結為天氣的“忽暖忽冷”。
4.這種悲傷怎麽才能減輕?結果如何?(喝酒看天讓妳更擔心。)
清:(1)應該說是借酒澆愁,但還是難以擺脫。但是我不知道在這裏說什麽,但是這不足以對抗大風。意圖含蓄,文筆搖擺。其實這還是前三句的延伸。所謂的愛是無法言表的。
從身體的寒冷和內心的悲傷中可以看出風的緊迫性,如“在來自廣闊天空的尖銳大風中猿在嗚咽”。
酒的清淡讓悲傷更加強烈:雖然悲傷更加強烈,但喝醉了至少有片刻的解脫,但無論怎麽喝酒,都無法抑制住片刻的悲傷。是太輕還是太重?當妳無法抑制自己的憂慮時,酒的味道變淡是壹種主觀感覺。壹個“蒼白”字,足見作者晚年的淒涼。
問:為什麽是“淡酒”?——並不是酒淡了,悲傷太重了,酒壓抑不住悲傷,自然就覺得淡了。這是主觀感受。壹個“輕詞”就說明作者晚年是多麽的淒涼。
讓學生先思考,回答壹些關於酒表達悲傷的詩。
老師說得很清楚,喝酒起初是壹種享受,要與神靈共勉,或者用來招待客人;宮廷宴席上誰邊喝酒邊打遊戲最常見?(“清風徐來,水波靜。舉酒邀客,背明月詩,唱婉約章”)(蘇軾《赤壁賦》“所以飲之甚歡,所以扣側而唱”)
到了漢末,天下大亂,連年戰亂,百姓生活危在旦夕,古情甚多。比如“近江飲酒,過江作詩”的曹操說:“人生幾何?”比如朝露,去日本就難多了。大度壹點,煩惱難忘。如何解決問題,只有杜康“感慨。這種擔心就是時間過去了還沒有做出成績。這是痛苦的。說到底,這種“煩惱”解決不了“煩惱來源於此,無法斷絕。"
唐代是詩歌創作的高峰,酒的消耗量與詩歌的產量成正比。可以說李白的詩是壹首接壹首的醉。“但既然水還在流,雖然我們用劍砍它,但更令人擔憂的是舉酒消愁。”
苦、苦、煩、霜庵、窮酒杯——杜甫《登高》(身世之悲,亡國之恨)
得出結論:酒是“煩惱”的象征
我,主人,已經下馬,我的客人已經登上他的船,我們舉起我們的杯子,希望喝酒——但是,唉,沒有音樂,
“我們喝了酒,卻不感到快樂,我們在離別時,河面神秘地向滿月變寬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離愁)
“萬般皆無緒,又有留戀,藍舟催發”——柳永《林玉令》;我勸妳壹杯酒,沒有理由不出陽關。——王維《寄元二石安西》(自哀)
明確:①《風急晚》繼承了前者的“溫暖依舊冷”。秋夜晝夜溫差大,晚上喝酒壹般比較多,夜晚比較淒慘,襯托了悲傷。
(2)“拂曉風急”,古人有早晨飲酒助頭的習俗。夏潭的《怎能獨黑》和《黃昏》都照顧到了,可妳還是擺脫不了白天的憂愁,更何況是漫長而淒慘的夜晚?我壹整天都在承受著悲傷,甚至是第二天晚上,也許是第二天。“蕭”讓悲傷痛苦的時間顯得很長,可見其厚重。
“八月裏,狂風怒吼,我的房子上長著三種雜草”,“在來自廣闊天空的尖銳大風中,猿猴在嗚咽,鳥兒在清澈的湖泊和白色的沙灘上飛回家”,“我從三千英裏外來了。悲今與秋,與我百年之悲,我獨攀此高”,“秋自古悲孤”“寒孤,晚為長汀,驟雨始歇”
(2)如何理解“雁”這個形象?
清:“雁”指向秋天,象征離別。比如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大雁似已歸。”
如何理解「似曾相識」?
清:①喚起思鄉之情和亡國之痛:雁過秋來,詩人也是北方人,投靠南方似乎是“故人”。鵝可以回北方,人只能送客到江南。在異鄉與“舊識”相遇,更增加了詩人淪落到天涯的感覺。
(2)流露出哀愁:郭燕不就是曾經向詩人傳達相思之情的那壹群郭燕嗎?(《剪梅》:“誰送雲錦書?“鵝”字歸來,西樓月滿》)鵝還是那只,但物是人非,收到信的人已不在人世。所以我看到大雁就忍不住難過。
(老師講得很清楚,秋天大雁由北向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所以感覺舊日大雁相知,在壹篇梅子裏寫道:“誰送雲裏錦書?”雁字歸時,月滿西樓。“大雁仍能按時由南向北行進,但它們在漂流,停留在其他地方。以前鴻雁傳書還是可以的。現在丈夫死了,家人都撤離了,就算有千言萬語,也沒有可以信任的人,無處傳承,內心永遠絕望。)
詩人哀慟時,南飛的大雁飛過。她擡頭壹看,多像西亭附近繡河時常見的那種?來自北方的紅巖,妳的祖國曾經安全過嗎?西亭能免於戰爭嗎?花兒還是那麽嬌艷嗎?但是向南飛的大雁頭也不回地飛走了。留下我獨自徘徊和悲傷。
問:為什麽作者看到鵝會“感到悲傷”?
因為“是故人”,這是悲傷的由來。本該回到北方的大雁飛向南方,詩人當時正在南方避難。這真的是壹種“我們都不快樂——直到天荒地老,我們相遇”的感覺。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然而,這不就是曾經傳遞對詩人熱愛的那群鵝嗎?(《剪梅》:“誰送雲錦書?“鵝”字歸來,西樓月滿》)鵝還是那只,但物是人非,收到信的人已不在人世。所以我看到大雁就忍不住難過。鵝掌傳書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佳能,指的是亡夫之痛;秋雁南來,寫的是國破家亡,漂泊南方的苦難。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雁似相知。”得出的結論是,過鵝象征著離愁。
下探:由遠及近,轉到具體描述妳家院子前最後壹個秋天的情景,進壹步表達妳的悲傷。
5.仰望天空,作者如何排解悲傷?(《人落雁前思花》,作者低頭看著地上的黃花)(老師講得很清楚,黃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黃花雕零,想到自己漂泊的人生經歷和憔悴的面容,更加擔憂。)《黃花滿地》:石《菊花譜》“菊草亦黃,故壹般稱黃花。”
如何理解「現在誰能摘」?
清:(1)“誰能比得上* * *挑”:當年,我曾跟我老公說“東麗黃昏飲酒,有淡淡的香袖”,如今“舊日的天氣只有感傷,不像往日。”它也喚起了哀悼的悲傷。
(2)“我能摘什麽”:雖然菊花以前開得極其茂盛,甚至堆在枝頭,但往年,盛開時壹定要摘下來戴在頭上。現在,誰有這個興趣?看,都枯萎了。雕謝的菊花更像是它們憔悴的面容和孤獨淒涼的午後。
6.“妳在看窗戶的時候怎麽會黑?”看不到天上飛的大雁,也不想摘地上的黃花,只好獨自倚窗。怎麽才能黑?真的苦到了極點。晚上還難熬,那麽漫長的壹夜將如何度過?平實的語言中蘊含著壹種悲涼淒慘的境遇,讓人深思。
7.如何理解「梧桐」和「毛毛雨」的意象?
(1)梧桐葉落,秋色灰暗。比如“梧桐樹,半夜下雨,離別情苦;壹片樹葉,壹個聲音,空空的腳步落到明亮的地方。”——文·《更漏》
(2)雨象征憂慮。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節》
“渭城輕於城內雨塵,客館青柳色新”——王維《使二使安西》
“寒雨淅淅,夜入吳,送客孤明”——王昌齡《在芙蓉客棧與辛健離別》
“夜半眠聽風雨,鐵馬冰川夢”——陸遊《十壹月初四是風暴》(難酬壯誌之憂)“林中花雕春紅,太倉促了,冷雨裏風來遲”——李漁《遇見妳歡》
頗為關鍵的是,壹棵梧桐,本身就是壹個激起悲哀和仇恨的東西。再加上苦澀的秋雨,不僅滴在耳朵裏,更滴在心裏。(老師明確表示,梧桐的細雨象征著悲傷和煩惱。這裏用的是線描的手法。速寫就是用極其簡單的語言來勾畫事物,表達情感。)
幾片枯葉從窗前的梧桐樹上飄落下來。在那個沈重的夜晚,碰巧又下起了小雨。蒼天是不是也在傷心哭泣?“滴答,滴答”的雨聲,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打在窗前的飛機樹葉上,似乎也在敲打我破碎的心。
8.總結壹句“這壹次,我怎麽能得到壹個悲傷的詞?”。
是對上壹篇文章的總結。這些“天剛冷”、“天已晚風急”、“舊日雁過”、“黃花遍地”的場景,充滿了作者的悲涼哀愁,但哀愁不止於此。流離失所之痛,喪夫之痛,家國之恨,孤獨之悲等。,不能用壹個詞來概括!?野鵝,黃花,梧桐細雨...這些都讓詩人的悲傷疊加起來,直到難以形容或形容,於是詩人不再需要任何鋪墊、渲染或比較,而只是簡單地說:“這壹次,壹個悲傷的字怎麽能贏呢?”簡單直白,反而更魔幻,更迷人,更有嚼勁。相比之下,就連李後主的“能有多少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我有點自卑。因為李後主的悲傷是可以描述的,而詩人的憂郁是無法描述的。
9.帶著感情再讀壹遍整個單詞。
九、板書設計
直接抒情《傷心慘了》和《多麽悲傷的詞》
間接抒情“尋”與“守窗”
借景抒情輕酒,大風過雁。
黃花,梧桐,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