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柏鄉縣誌》中有壹首當地的月花曲:“水仙壹月素妝,海棠二月,桃花杏花三月,牡丹四月,石榴五月,荷花六月,向日葵七月,桂花八月,菊花九月,金錦十月,梅花十二月。
擴展數據花月訂單的來源:
地球繞太陽轉壹年,月亮繞地球轉壹個月,這樣壹年正好是十二個月。大約在唐宋時期,每個月,人們都會選擇壹朵在該月盛開的花,稱之為“月花”,命名為“花魁”。這十二朵花被稱為“十二月花”。
《月令題》載:“因天氣之故,控制人事,皇帝發令,拜神接職,每月所贈不同,故稱月令。”意思是按月對自然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進行分類匯總,並制定法令加以執行。最早的月令是由夏朝的夏鄭瀟傳下來的。
用花的顏色變化和生長狀況來記錄月份以指導耕作和開花的“月歷”稱為花月令。不同地區的人都有自己的“花月令”,大部分都很好理解。
百度百科-月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