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禪詩

禪詩

元好問曾說:“詩為禪添花,禪是詩人的玉刀。”

詩與禪在唐代並肩而行。到了宋明時期,禪與詩就像水中之鹽,心境相通。學禪看不懂詩,智慧總是不完整的;學詩知禪,有益於精神境界。禪的意思是冥想和智慧。讀禪詩可以啟迪人生,凈化心靈,放下煩惱,獲得內心的喜悅。

在中國的詩的世界裏,有壹種詩是值得深思的,讀完之後有壹種覺醒的感覺,那就是禪詩,領悟生命的意義。

佛說: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智慧就在我們身邊,蘊含在生活中。黃庭堅是北宋大書法家,也是大文學家。雖然是東坡先生的弟子,但人們壹直稱他為“蘇黃”,而且據說北宋絕谷的詩歌成就堪比東坡,兩人榮辱與共。但是黃庭堅和蘇軾的風格還是很不壹樣的。蘇軾更為曠達開朗,黃庭堅則強調模仿杜甫,詩風更為深邃蒼勁。黃庭堅,石人,愛好佛學,寫了許多禪詩,很有禪意。

黃庭堅藏書數千冊,以教子,遺世滿金,常惹禍事。如果妳能與窮人共度歲月,就會有明月生貽貝。山以宴畫,水為夜之窗。看到水和山是美妙的,什麽會汙染平臺?

《尾聯》含蓄地運用了沈繡和慧能的兩首著名的菩薩詩。“觀水觀山,什麽會汙染平臺。”黃庭堅,歷經壹番風雨,晚年靜心禪修。這壹次,他看到了徐誌寺的寧靜氣氛,突然他想到了那兩句著名的禪詩,“菩提無樹,明鏡非臺。什麽都沒有,哪裏來的灰塵!”詩人心情閑適,山水也呈現出壹片靜謐的仙境。內心的澄清是無,如無。

《觀潮》和《觀潮》是蘇軾在彌留之際,聽說自己即將去中山府作將軍判時,寫給小兒子蘇果的詩。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是看完之後,具體到佛家所說的有啟發性的藝術效果。

廬山煙雨浙潮,不去恨。

到了那裏不要閑著。廬山煙雨蒙蒙,浙江潮。

當然,對於蘇軾來說,他之所以能實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主要是因為他經歷了人生的許多風風雨雨,對世界有著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麽,想要放棄的是什麽。當山或水被看在眼裏的時候,它的內涵就已經出現了。對我們來說,它無疑具有啟迪人生的作用。所以蘇軾臨死前寫了壹首詩,不過短短四句話就包含了禪意,讓人警醒。

慧能菩提,五香樹六祖,無樹,鏡非臺。

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

六祖慧能,意在說明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偏執執著,這樣才能明心自證。其中“菩提”為梵文,意為“悟”。六祖慧能因為這首詩奠定了他那壹代宗師的地位,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也因為這首詩決定把衣缽傳給六祖慧能。

吳石山居石禪師的過去已經過去,所以沒有必要去思考未來。

今天只說壹句話,李子熟了梔子花香。

這首詩告訴我們不要想過去,而要擔心未來。聰明人把握當下。梅子和梔子花都是季節性的,壹定要把握好季節性的因緣,不能讓它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