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動的秋風,
從西海吹來。
帶著白雲四處遊蕩,
曼跳著舞,飛上了天空。
晚霞把窗簾掛在高空,
桐尖撥動秋天的琴弦。
當妳聽到這甜美的聲音,
我知道秋風已經來了。
黃昏,西風徐徐降臨,
清晨,秋葉飄進窗欞。
黎明時分,秋風慢慢向妳靠近,
黃昏時分,我又匆匆趕到了鵪鶉窩。
望著蜿蜒的青山,
已經染成金黃色;
秋風吹落霜葉,
在如鏡的天空中徘徊。
當妳揚起每壹片秋葉,
啊,西風,妳是多麽清爽宜人;
當妳點燃每壹片紅楓,
啊,秋風,妳是多麽孤獨和痛苦啊!
妳就像傳教士婆羅門,
足跡遍布全球。
啊,落葉在驅趕秋風。
翻來覆去,隨風飄散。
就像黎明時振翅的鷹,
翺翔在廣闊的天空。
呼嘯的秋風,
有力的翅膀折斷了。
當令人敬畏的西風之神,
掃除山上的落葉;
當悲傷的秋風的手,
使花草樹木紛紛枯萎。
即使人們揮舞著劍,
沒有妳犀利;
即使妳搖頭說唱,
聲音突然消失了。
啊,尖銳而猛烈的秋風!
征服了外圍山和原野,
妳永遠不會停止吹口哨,
直到世界變得荒涼。
身處天地的大甕中,
秋陽看起來是多麽蒼白無力;
秋風帶著落葉的命運,
誰在乎妳的行蹤?
(吳繼平)
這首《秋風之歌》是島崎藤村作品中的名篇。已故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吉田博士曾高度評價這首詩,指出它是島崎藤村“最好的傑作”。它的成功在於它的人格化,謳歌了近代日本社會的自我覺醒,號召普通民眾追求進步知識分子和自由、民主、博愛先驅的形象,歌頌了他們不屈不撓的求索精神。
在這首詩中,詩人首先用壹首古典和聲歌曲作為作品的副標題,短短十個字,勾勒出孤獨、疲憊、沈悶的社會背景。這種將背景場景以畫面的形式直接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手法,創造了壹種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強烈藝術效果。讀者可以沿著這個幾乎透明的介紹壹步步接近詩歌的主題。在這壹節中,詩人在作品中首先表現的是他在浩瀚的大海、藍天、白雲構成的視覺空間中自由奔放的姿態。這壹段被形容為飄逸灑脫,筆法與擬人化的秋風自由姿態壹致。然後寫秋風在藍天白雲下敲響高大的桐尖,發出悅耳的聲音,給人以悅耳的聽覺。這壹段旋律悠揚,如詩如畫,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烘托出壹種和諧灑脫、沁人心脾的氛圍。
風近樹梢,金葉盛開,舞蹈深情,頗為關鍵。在這裏,詩人用壹點筆墨寫出了秋天。然而,秋天來了,花兒雕謝,葉子雕零,自然失去了往日的美麗色彩。風失去了紅花綠葉的昔日伴侶,獨自走在廣闊的天空中。看起來多孤獨啊!好難過!在這首詩中,詩人對孤獨的秋風是什麽態度?詩人奇特的想象力把秋風比作壹個在世界各地傳道授業的婆羅門,又比作壹只在天空中展翅的雄鷹。詩人明確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他把希望寄托在秋風上,謳歌它超然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首詩的前八節,詩人的筆都是濃墨重彩,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秋風的性格,但壹翻到第九節,詩人的筆就急轉直下,變成了人間與秋風的對比。理想的形象是高大上的時代總是在變。壹切終將成為過去,成為過去。秋風有著不可思議的頑強生命力。雖然孤獨,但它永遠不會停止吹口哨,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相比之下,普通人顯得那麽渾渾噩噩,平庸可憐。
然而,這首詩的最後壹句透露出壹種悲傷的情緒。這種伴隨著謳歌黎明,歌頌秋天的自由和愛情的感傷,恰恰說明了自由民主思想的先驅島崎藤村這樣的詩人在明治專制社會的不幸處境,他們的追求在專制主義下不被封建愚昧麻木不仁的普通民眾所理解。正是這種不理解,讓他們感到孤獨和無望。這種發自內心的悲哀,表現了當時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的* * *特征。(吳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