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體是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團的文學傾向。他們抱著崇高的政治理想,表現出強烈的個性,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表現了東漢末年的動蕩時代,形成了慷慨激昂、蒼勁有力的詩風,故稱建安體。代表人物主要是“三曹”、“七子”和蔡琰。
三曹簡介:
指東漢末至曹魏時期曹操及其兒子曹丕、曹植的統稱。由於他們父子之間的政治地位和文學成就,都在當時文壇上有很大影響,都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統稱他們為“三曹”。與宋代同樣以父子聞名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齊名。
曹操是建安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是開創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拓者,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氣象,文風清秀。代表作品有《歸雖守》、《看海》、《短歌》等。
曹丕擅長詩詞歌賦,代表作有《燕歌行》、《武質書》等。其中《燕歌行》因用七言,句句押韻,是第壹首可以考證的七言詩,在中國七言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壹個大力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詩的發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標誌著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有兩部著名的散文詩,即《洛神賦》、《致吳姬書》和《致楊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