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上)
唐·王誌煥
黃河越來越遠,因為它在黃河中間流動,玉門關坐落在壹座孤獨的山上。
何必用楊柳的悲歌來抱怨春天的耽擱,老玉門關,壹個春風不是吹的啊!
翻譯
黃河仿佛從白雲中奔湧而出,玉門關孤懸在群山之中。
為什麽要用羌笛吹悲柳歌來抱怨春天沒有來?原來玉門關周圍的春風是吹不起來的!
《涼州詞賞析(上)》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第壹首詩。它以特殊的視角描繪了俯瞰黃河的特殊感受,同時展現了邊塞地區壯闊蒼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散發著豪爽的氣息。邊塞的寒冷,折射出的是戍守邊關的征兵人員回不了老家的心酸。這種悲傷不是壓抑,而是豪邁和寬廣。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西北遼闊壯麗的景色。第壹句就抓住了從下(遊)到上(遊)由近及遠看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了“黃河遠在白雲之上”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的黃河像飄帶壹樣飛上雲端。而“黃河遠在白雲之上”,方向與河水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適之態,展現壹種靜態之美。同時展現了邊陲廣闊壯闊的風光。
第二句“孤城,萬仞山”以邊塞孤城的姿態出現,是這首詩的主要意象之壹,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在白雲之上”是它的大背景,“萬仞山”是它的近背景。
這首詩的基調是淒涼悲壯的。雖然滿腹牢騷,但並不消極頹廢,表現了盛唐人的曠達。詩歌和散文中對比的運用使詩歌的表達更加緊張。語言委婉精準,思想感情的表達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