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是壹首毫無朦朧意義的愛情詩。詩人運用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表現出明麗的意象。在中國新詩80年的歷史中,也許沒有別的愛情詩比它更好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寫於1977年3月,是文革後最早的壹首情詩。
愛情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話題,也是古今中外詩歌中描寫最廣的主題。朦朧詩派的傑出代表舒婷深刻地感受到現實生活中崇高精神的失落,推崇聖賢的大愛,並以《致橡樹》提出了對人的愛的高標準。她在這首詩中塑造的愛情形象,鮮明地表現了壹種獨立、平等、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理解對方的存在意義,珍視自身生存價值的愛情觀。
很多人總夢想自己的愛情像舒婷的這首詩壹樣純潔美好,但這有點太唯美了。在這個霓虹閃爍的物欲橫流的世界裏,白色是很久以前就畫不出來的顏色。何謂愛情?何謂愛情?物質與現實,愛情與金錢,欲望與道德?有多少人在這個泥潭裏掙紮,茫然探索著沈淪。
在混亂的城市和擁擠的街道上,人們戴著面具以求生存。人們逐漸患上壹種疑難雜癥,在追求那種人類的奢侈品——愛情中呻吟。人們總是在尋找壹個可以停靠的地方,但當他們找到壹個可以停靠的碼頭時,他們就在大海中迷失了自己。在愛情的迷茫中,他們忘記了如何上岸。人們學會了生活,卻忘記了如何去愛。
生活中,談戀愛比在壹起容易。
納蘭的小詩。“人生若只如初見,何為西風悲畫扇?等閑變是人心,易變人心。”如果人生就像第壹次。短短七個字,透露出多少心酸。剛認識的時候,人和孔雀壹樣,本能地極其華麗,用禮貌和羞澀克制自己的脾氣,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而那些觀眾大多是欣賞的,暗暗叫好,喜愛的。我想擁有它。時間長了,孔雀累了,也累了,翅膀也漸漸退了。時間長了,它就會轉過來生氣。天生如此,戀人不可能壹樣。對《橡樹》裏的這句話,“看似永遠分離,實則終生相依。”只為壹聲嘆息。
也有人說,感情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因為有些遺憾和不完美。可能說這句話的人只是從另壹個角度看火,所以會覺得很美。心裏的痛,只有自己才能體會。那些“想天長地久擁有”不過是苦笑著安慰自己的話。
去過泰山,站在山頂往下看,生死不過壹線之隔。俯視浮雲,遠眺山村,我們都只是世間的壹粒塵埃。驀然回首,我們可以守護壹方心靈的凈土,執著壹種淡淡的生活,不隨波逐流,過著問心無愧的生活。知足常樂也是壹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