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寅恪之父,晚清“四公子”之壹,著名詩人。祖父陳寶楨,曾任湖南巡撫。夫人是臺灣省省長唐的孫女。由於他的名氣和淵博的知識,他在清華教書時被稱為“兒子的兒子,教授的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源流略論》、《唐代政治史略論》、《白元詩證》、《金銘亭詩集》、《劉傳》、《寒流堂壹夢》等。
2.王國維:近代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然後進攻歌詞,戲劇,然後統治歷史,古文字學,考古學。
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先驅。不止於此,他壹生無師自通,成家立業,成績斐然,貢獻卓著,在教育、哲學、文學、戲劇、美學、史學、古代文學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思想和創新,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深厚的學術遺產。
3.錢穆:四大史學家之壹,創辦新亞書院?
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稱他為“大師”,甚至有學者稱他為中國最後壹位士大夫和國學大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四大史學家”。
1930年因出版《劉父子年譜》而成名,得到顧頡剛推薦。他被聘為燕京大學的中文講師,後來在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和江南大學擔任教授。65438-0949年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4.梁漱溟:他因研究國學、人生問題、社會問題而被譽為“中國最後壹位大儒”?
中國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和社會問題。作為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壹,他被譽為“中國最後壹位大儒”。
受泰州學派的影響,梁漱溟發起了中國的鄉村建設運動,並獲得了有益的經驗。他壹生著述頗豐,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只知行義》、《人在中國》、《讀書與做人》、《人心與人生》等。1988 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5.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918,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24,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四屆CPPCC委員,第六至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獲普林斯頓大學、德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重要的學術經典,對中國近現代學術界乃至國外學術界影響深遠,被稱為“現代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