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世界美的化身。我喜歡他對美好春天的細心發現和細心欣賞,喜歡他對“半衰的樹,多情的人”的深深嘆息,喜歡他黯然神傷的人生。我更喜歡他的“野火從未把它們完全燒毀,它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平原上壹望無際的草地。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上,火不能燃燒小草的生命。生命的綠色再次遍布大地。無論是古老的荒路,還是廢棄的古城,在荒路的瓦礫中,都有著美麗的身影。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到了青春的美,自然的美。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壹朵同情百姓疾苦、憂國憂民的悲情之花。她憐憫琵琶女悲慘的人生遭遇,同情琵琶女悲慘的壹生,於是用“楓葉何處,燈心草何處,秋風颯颯”的筆法寫出了“當江面神秘地向圓月加寬”的悲情,動情的蘆花在秋葉的涼風中簌簌作響,“我們都不快樂——天盡頭,我們相遇。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是的,白居易也是在這個時候被遺忘的。所以,“今九江官。我藍袖濕了”,身在官場,經不起小人讒言的阿諛奉承,幾年的努力必然會遭到譴責。讀了白居易的詩,讓我對這個世界多了幾分哀嘆,多了幾分同情。
在我眼裏,白居易是壹朵紅梅,能在淩雪忍受寒冷,對官場腐敗不屈不撓。他雖然是朝廷官員,但愛恨分明,敢於直抒己見,用詩歌抒發感情,諷刺鞭撻貪官汙吏,揭露朝廷黑暗的統治。他痛恨“半馬的紅紗是絲,抵得上牛頭上炭”,貪官強買強賣欺壓百姓,他同情“田家失稅”,他嘲諷“不農之罪,但恩三千於壹身,皇帝從此棄其早朝”為腐朽昏庸。讀了白居易的詩,我看到了壹個正直的人格,讓我學會了明辨是非,與壹切黑暗勢力作鬥爭。
如今物是人非,幾千年過去了,白居易的詩和精神依然激勵著我們。野火春風的草,秋江夜的明月,雪寒天的臘梅,都是我眼中的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