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露寺》作品賞析

《露寺》作品賞析

這首詩第壹句寫廟裏的神仙,采用避實就虛的方法。詩人並不直接描述雕像是如何塑造的,她長得怎樣,只是用壹些漂亮的裝飾來襯托她的魅力,所以雕像的美不言而喻。以句號開頭,寫下接下來的三個句子。寺在湖邊,湖上的雲,寺旁的樹,放眼望去像壹片蔚藍,像在霧中,景色秀麗,神韻空靈。當詩人路過,在夜晚駐足,已是月落。廟門外,葉萍的風正徐徐吹來。這時,白蓮花開了。靜夜的月亮快死了,鄉村的微風,行人從遠處走來,白色的百合花盛開,這是壹種多麽美妙的狀態。詩人面對的是壹個為了所謂的貞操而犧牲生命的女子,但他巧妙地回避了對這個問題的正面探討,而是從題外話中取精神,把重點放在對祠堂外景物的描寫上,同時用白蓮花比喻少女的純潔。這種手法,如果在作者身上沒什麽,在讀者身上就不壹樣了,但是所有的場景都融合、交融得天衣無縫。晚唐時,陸龜蒙寫過壹首名為《白蓮花》的詩:“多素花欺,此花真合瑤池。誰無情誰可恨?月風清則落。”《白蓮花頌》,卻幾乎沒有花筆墨去描寫它的外貌,而是集中描寫它的表情和性格。這種寫法與王的詩如出壹轍,可見二者的淵源。寫作的唯壹方法就是贊美人和事物。事實上,王世貞自己也曾說過:“我說魯那句‘無人能見妳不憐不恨,明月幾時風清欲落’不過是吟誦白蓮教,不能轉移,但俗人認為吟誦和白牡丹就可以了。這個真正的盲人知道黑與白。在廣陵,有壹首在廟裏露筋的絕句,和...這正是它的意思。晚輩是好雌黃,也駁雲:‘我知道這個女人不是嫫母(古代有名的醜女),但為什麽漂亮?’我聽到了,只是微笑。”(《楊宇詩話》)這說明王有意向陸龜蒙學習,兩者略有相似;而就算真如“晚輩”所說,這個女人醜得不得了,是為詩人的主觀感受服務的,為什麽就不能寫得漂亮壹點呢?這也是拿神仙的樣子。(見沈祖芬《唐詩七首略解》)還需要強調的是,這首詩也是其神韻說的體現。他曾多次提出“登上木筏,禪家以為妳開悟,詩人以為妳蛻變。詩與禪是壹樣的,沒有區別”(有經堂詩集卷三微喻),反復標榜“無壹字,可以風流”。這首詩在空中落筆,想從天而降,關註沈峰,為知行合壹提供了壹個證明。

這首詩作為壹首時代變遷的悲歌,在壹定程度上既唱出了當時江南士人的哀思,又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它不同於同時代那些歌頌節操的詩歌,它包含了許多曲折的情感,但它細膩而真實,所以脫穎而出,從未消亡。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