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歌中有哪些優雅的“春”的名字?

詩歌中有哪些優雅的“春”的名字?

在古代,春天被稱為三春,九春,青年,陽春,青陽,天端,陽光,芳春,楊潔,趙潔,舒潔,雲傑和蒼嶺。

“但寸許草有幾許情報三春光”,這裏的“三春光”就是春天。在古代,人們壹般將農歷正月稱為孟春,二月稱為仲春,三月稱為季春,合稱“三春”。

漢·班固《鐘南山賦》:“三春之季,夏夢之初,天朗氣清,四方八角。”唐·李白《不覺帳竈》詩:“留恨歸三春,禮在十月。”元宋方壺《戰鶉踏青》套曲:“秀色三春,青山青翠。”劉大白《春已過》詩:“若三春已過,該留多少春痕。”這裏的“三春”都是指春天,而不是春天的第三個月或三年。

“要是九月就奇怪了,像秋霜壹樣。”阮籍詩中的這個“九月”,也是春天。在古代,春天三個月的90天按照10天劃分為壹個春天,所以整個春天就是“九月”。南朝皇帝梁園《金匱要略》:“其花如杏,其花青綠有髯。陽春九月,如情侶之翼。”尹明堂《金粉福地》:“瑤池九月疏而美;析木生輝,流千裏。”

“且大聲我的歌,深深我的飲,青春是回國的良伴”。這裏的“青春”不是少年和年輕人的年齡。意思是春天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也是春天的代名詞。《楚辭·趙達》:“青春謝,白日發光。”王逸註:“青,東泉位置,其色亦青。”劉明嵇《風入松》詩:“卻不知芳華深,青苔深在我少年之前。”還有李大釗《時》裏的“青春”,“壹生最好是少年,壹年最好是青年”,都是春天的意思。

“春招我煙,壹大片假我寫”,李白詩中的“春”還是春。《管子·地書》:“君降薪,煮水為鹽,其積三萬分,至春,請時學。”《醉歌行》,唐酒樓壹布:“春天天氣如何?萬物欣欣向榮。”清孔《桃花左》:“欄處袖微香,換上輕裘朱鞋;春天十月梅花早破紅核。”我們工地上的徐遲的農場:“秋天的陽光比春天好。”

春光明媚,“慶陽”成了春天的雅號。這就是陳子昂詩中“白日不歸,綠日漸消”中“青陽”的含義。

其他的還有天端、陽光、芳春、楊潔、趙潔、舒潔、雲傑、蒼嶺,都是春天優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