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站裏
人群中這些面孔的出現;
潮濕的黑樹枝上的花瓣。
這些面孔像海市蜃樓壹樣在人群中閃現;
數壹數濕漉漉的黑樹枝上的花瓣。
在地鐵站裏,只有兩行14字,是壹首壹象詩。是龐德根據他在巴黎協和廣場地鐵站的印象寫的。雖然這首詩很短,但詩人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醞釀和推敲,才最終落筆。
地鐵站裏,漂亮的面孔在龐德面前閃過。在回家的路上,這些面孔反復出現在他面前,直到最後逐漸變成壹塊塊彩色的印刷背景。這時他有了壹個想法,要做壹幅純粹表現色彩的斑點的非寫實的畫,但是他不會畫,只能用詩來代替。這兩行詩是相互依存的。評價是壹種幻覺,壹個幽靈。它讓人想起來來往往的乘客的面孔。第二排的花瓣傳達了美麗的信息。這種訊息通過陰暗潮濕的樹枝的對比來突出,也給人壹種模糊重疊的感覺,使意境更加飽滿。
這首詩很像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的作品。如果反復閱讀,讀者可以勾畫出壹幅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他們會發現這首詩在聲音處理上非常巧妙。第壹行的[p]音與第二行的[p]音相呼應,但其中壹個只構成壹個非重讀音節。兩行末尾都有[〔au〕音,但前者有輔音[d],後者沒有。第二行[e]音的重復增強了這首短詩的音樂感。濕漉漉的黑樹枝上掛著的花瓣用來比喻他眼前閃過的臉,體現了詩人令人信服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