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堂如何寫語文筆記
俗話說“寧可用墨汁記”,也要“看壹千遍寫壹遍”。無論老師在課堂上多麽清楚地解釋這壹課,如果學生不寫下來,他們以後就會忘記。做筆記是記憶的擴展和延伸,方便後期復習和查找。越是高深的學問,越是建立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學生在課堂上做筆記時可以處於用腦、用手、用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以抑制“思維滑坡”,使註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做筆記還可以提高寫作速度,節省時間。老師應該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學習做語文筆記,可以為以後的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讓他們當時受益,而且讓他們終身受益。如何做中文筆記?學生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和壹些語文作業要寫在壹本書裏,統稱為“語文筆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減輕了教師批改的負擔;既有學生預習的考查,也有課堂教學的反饋;以及基礎知識的接受。老師批改語文筆記可以獲得“壹石三鳥”的效果。中文筆記本最好用16開的“網格備考筆記本”,在每頁兩邊垂直劃兩條直線,分成三部分。左邊的大概兩個字寬,用來記錄條目,起到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那個大約壹英寸寬,是用來做筆記的。這部分是讓學生靈活運用,記憶壹些難點問題,自己的評價,感受,學習方法等。本部分記錄的內容不要求壹致;中間的是最廣也是最重要的,學習的內容都記錄在這壹部分。準備工作做完了,接下來就是怎麽記了。做語文筆記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課前預習學生在學習新課前要預習,把預習中學到的內容和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錄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可以通過查閱工具書解決的單詞和短語都在此時完成,是語文筆記的三大組成部分之壹。2.課堂筆記這是語文筆記最重要的部分。語文課,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壹欄,把預習時理解不準確,現在可以改正的內容記在右邊的備註欄。這時候要註意兩點:壹是老師不要講,學生要聽,課後記或者老師把要記的寫在黑板上,學生抄寫;第二,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每壹句話都記下來。在理解的基礎上,他們要邊聽邊思考,總結要點,歸納成重點句子或單詞,然後用中文筆記寫下來,只要意思對就行。訓練開始時,老師要把需要記憶的內容慢慢講,長句子和重點重復壹兩遍。教師應在黑板上寫下關鍵詞、造詞、同音字和易混淆易錯的詞,以防止學生犯錯誤。3.課後,學生要做好筆記,記住文中已經解決的問題,補上缺失的部分,概括地記住經歷。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通過興趣提煉出來。通過課後的整理和復習,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認識升華了。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課本後面的壹些練習,比如要抄的單詞,要解釋的單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意思,填括號,造句等。這樣每節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分類和復習。學生不用再拿壹份來寫作業,可以把語文筆記當作業上交。批改語文筆記時,老師不僅檢查了課程的基礎知識,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和聽課情況。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征求學生意見,不斷改進做法,不強求形式和內容的壹致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附: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之壹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包括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組織知識的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其中,組織知識的能力尤為關鍵,是培養其他能力的前提。做好課堂筆記是儲存和組織知識的有效方法。組織知識的能力是指對獲得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篩選分類,將其納入大腦中的相關知識體系,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沒有對知識的整理和儲存,就不可能真正獲得和運用知識。中學生如何做筆記才是正確的方法?林密老師總結了壹個比較優越的筆記方法——“聽填”法。聽背,顧名思義就是在聽老師講解道的同時,學生會在筆記本上講解這些道、困惑、方法。中學教師主要以聲音為主要手段來傳話解惑。呂叔湘指出:語音傳授知識有四大優勢——不受光線限制,不受障礙物阻礙,有效距離大於畫面,可以邊說邊做手勢。“唯壹聽起來不如圖像的就是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學生學會了聽和記,就能把老師用“千變萬化的聲音”表達的“千變萬化的意思”整理儲存起來,使之“穩定”和“持久”。但是,學生不能機械地“聽記”,不要把老師講解的都記下來,不分大小。教師要訓練學生“比較”和“總結”,揭示所學知識的內在本質特征,“歸並同類”,畫出對學習未知信息有啟發性的規律,壹次性有條不紊地寫下來。學生必然會集中註意力,順應老師的思考方向,時而聽課,時而邊聽邊記筆記,時而邊記邊練,從而全心全意地完成這個過程。因此,實施這種記筆記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興奮狀態。“聽填”筆記也可以高效利用課堂上的45分鐘。學生邊聽邊記筆記,基本上省略了老師“板書”的環節,通過節省原來板書所花的時間來“表達無窮變化的意義”,從而增加了每節課知識的體積比。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組織起來,練習自己在大學或以後工作中需要的筆記能力。“聽記”中“填”的本質特征是邊練邊記。老師應該教學生“摸金子”,而不是只給他們“金子”。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運用“為什麽”的計劃性和原理,展開聯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把解題的步驟和方法記在筆記本上。“聽記”的操作是這樣的:聽老師講道——歸納比較——聽規律原理——聽老師解“惑”——聽“解惑”的方法和步驟——練習“解惑”比如解釋多義詞“之”。總結比較“之”的用法規律:(1)代詞(替代的內容壹般在“之”的前面,少數在“之”的後面)。(2)助詞:a、較正式的名詞短語中“片”和“正”之間的“之”字相當於“的”;b、主謂短語中,“主語”和“謂語”之間的“之”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c、題賓標誌的“之”位於...;d、定語後置符號的“之”位於...;e、單詞“之”完成的音節位於....(3)動詞“之”的位置是。(4) .....,等等。然後聽壹聽,記住解題的最佳程序:(1)根據“之”的本來面目區分它在句子中的位置。(2)確認“之”的功能。(3)解釋“之”的含義。然後訓練學生“解疑”——找出具體段落中的“之”,按照上述原則、規則和程序回答問題。“聽填”法的具體實施有多種格式:答題式、填空式和表格式。“板書”並沒有完全被淘汰。比如題目和問題的數量,筆記的格式,可以用“黑板+粉筆”來演示。只是筆記的內容是靠“聽和填”來完成的。總之,中學語文教學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課堂筆記能力,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延伸閱讀:初中生課堂語文筆記本正文轉載地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