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登樂園》原文

《登樂園》原文

鄧樂汪芫①白居易

獨自享受花園,看看周圍的太陽。

東北的霧霾是怎麽回事?宮殿在冒煙!

愛這高處,突然喜歡壹種汙濁的氣氛;

眼睛耳朵暫時清晰,手臂沈郁。

俯視12街⑥,綠樹⑥間的紅塵。

車馬滿眼,不見心。

孔子生卒洛陽,九元生於荊門。

可憐南北路11,高蓋12是誰?

[註釋]

①樂遊園:又稱樂遊園風景名勝區、樂遊園,是長安的壹座遊樂園。所以地址是在陜西省Xi市大雁塔的東北方向。② ū (xūn):夕陽的余暉。(3)霾(aǐ short)霾:濃密煙雲的出現。4遺產:拋棄,拋棄。汙濁(夠過U)氣:指濁氣。人的眼睛和耳朵雖然耳目壹新,開了壹會兒,但卻壓抑在胸中。⑥十二街:唐代長安的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和* * *十二街。⑦房間(見jiàn):分隔。⑧交心:指誌同道合的人。⑨孔生:指五年因被陷害、憂憤而死的孔坤、元和。主治元九:指元稹。陳降職。荊門:縣名,位於唐鎮遠之間,屬江陵府。11可惜:太可惜了。南北路:唐宮在長安的北面,南北路是指出入皇宮的道路。12高蓋:肥馬高車。指高級官員和顯貴。

[欣賞]

樂園是唐代長安城的旅遊娛樂勝地。唐代詩人在這裏留下了大量的詩篇。然而,由於生活時代、個人生活經歷和當時心境的差異,詩人或抒發對過去的感受,或歌頌自然之美。白居易來到度假村,看到的卻是壹片烏雲遮日的朦朧景色。他觸景生情,聯系了仁人誌士沈淪、小人橫行的現實,寫下了這首《登樂汪芫》來表達自己的委屈。

這首詩的前兩句緊扣題目,“壹個人去公園,看看周圍的太陽。”詩人來到這裏,尋找新鮮的眼睛和耳朵,但不幸的是,他看到的只是黃昏時夕陽的余暉。這不僅使我們想起另壹位著名詩人李商隱遊覽公園時所寫的詩“樂遊園風景區”:“我心中有黃昏的陰影,在樂遊園的墳塋中行駛。夕陽無限好,被即將到來的黑夜埋沒。”好像盛唐以後,知識分子有壹種夕陽西下,好日子壹去不復返的感覺。因為樂花園是長安城的最高點,遊人自然“東張西望”。至於白的“東張西望”,看到的是壹片黑黢黢的景色,也與他的“獨去園中”有關。“壹個人”這個詞的意思是獨自來到這裏,沒有朋友,這是真的;但也讓人想起詩人孤傲的性格。它類似於陳子昂《幽州城樓上》中的“獨立”:“在我之前,過去的時代在哪裏?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而我想到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卻獨自流淚”。現實生活中,他們情緒低落,身邊沒有誌同道合的朋友,無法施展抱負。所以常常會出現壹個人登高望遠的悲情場景。

下面這首詩可以說是對“獨享花園”的“獨立”的壹種闡釋。當詩人登上音樂花園時,他“愛這高處,忽如汙濁之氣”。可以看出他是從汙濁的氣氛中走出來的,周圍充滿了各種汙穢的氣味。雖然暫時耳目壹新,但還是覺得胸口壓抑。他看到了巍峨的皇宮;他看到車馬在長安街上來回奔跑;就是看不到誌同道合的朋友。因為“孔子生卒洛陽,元稹九年貶荊門”,所以空見和元稹都是詩人的好朋友。壹個死於誣告和怨恨,壹個因彈劾貪官和違近大臣被貶江陵。這些為國為民的正直之士壹個個遭遇不幸,可想而知是哪些人在皇宮內院跑來跑去。所以詩人最後發出了“可憐南北路,誰高築?”帶“誰”的結論,既是疑問,又是感嘆,含蓄。雖然“誰”看起來是個問句,但言外之意很明確。

這首詩送給好朋友元稹,卻深深地刺痛了權貴們的心。原因是作品因景而巧,因境而自然。雖然沒有明確指責達官貴人的惡行,但詩人超然於骯臟世界的形象躍然紙上。相比之下,那些在宮廷大道上取得成功的人,難免相形見絀,讓人想看到他們的醜陋。這就是作品的精妙和諷刺之處。從結構上看,全詩由登樂園所見的“宮闕”,十二街上奔跑的“車馬”,南北路上的“高樓車”寫成,巧妙地融合了小人物成功,大人物沈淪的風景。阿清詩人薛雪說白居易的詩“言淺而思深,意微而言明”(壹飄詩話),在這首詩中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