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也由此形成。
第壹,現實主義和傳統精神
《詩經》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沒有虛假、怪誕和超自然的神話。它所描述的祭祀、宴飲和農耕是周代社會經濟、禮樂文化的產物,它描述了當時的政治形勢、戰爭徭役、婚姻和愛情。
表現了周代的政治形勢、社會生活、風俗民情。這種“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精神傳統被後人繼承並發揚光大。
二,抒情詩的傳統
自《詩經》以來,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壹。
第三,高雅與文學創新
《詩經》中關註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和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被屈原繼承並發揚光大,被後人概括為“雅”的精神。
後世詩人往往崇尚“雅”的精神來進行文學創新。陳子昂感嘆齊梁“風雅”,李白感嘆“風雅不足以久,誰能負我?”杜甫更是“不落俗套,飄逸而至”,白居易稱張繼“雅勝於時髦,絕嘗空話”,唐代許多傑出詩人都繼承了“雅”的精神。
而且這種精神從宋代的陸遊壹直延伸到清末的黃遵憲。
擴展數據
春秋時期《詩經》的編纂本身主要是為了應用:
第壹,作為學習音樂和背誦詩歌的教材;其次,作為宴飲祭祀的禮歌;第三,它可以在外交場合或演講回應中作為表達自己感情的工具。?
春秋時期通過詩歌進行的外交交流非常廣泛,這使得《詩經》成為當時非常重要的工具。《左傳》中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記載,比如諷刺對方的詩(相公二十七年),因不明白對方意思而被嘲笑的詩(召公二十年),小國向大國求助的詩(文公十三年)等等。
這些引自《詩經》的語錄,或勸誡、或評論、或分析、或表達,各有其作用,但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引用的詩詞都是“斷章取義”——取其壹二,而不考慮整篇文章的意思。這種現象在春秋時期被稱為“司空見慣”。也就是說,在當時,《詩經》的作用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借詩言誌”。
如果妳想表達妳的抱負,妳可以引用壹首詩。詩是為誌服務的,不是詩的本意是什麽,而是引用的內容能否說明誌。這是《詩經》在春秋時期的壹個真實應用,但其文學功能卻被曲解了。
另壹方面,賦詩言誌功能的表現符合《詩經》的文學功能,是真正的“詩言誌”——它反映和表現了對文學功能和社會意義的認識,是中國早期文學批評的雛形。如《瀟雅結南山》:“家父誦之,以究王逸”。《大雅民老》:“王欲美人,而用大暗示”等。
詩人是意識到自己寫詩的目的和態度,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社會、人生的態度,從而達到歌頌、贊美、規勸、諷刺的目的。這才是詩言誌的真諦,也讓它真正契合了《詩經》的文學功能和文學批評。
另壹方面,《詩經》的社會功能是社會(包括士大夫和朝廷統治者)用它來宣傳和實踐修身治國。這是《詩經》編纂的目的之壹,也是《詩經》產生之時壹些士大夫極力提倡和推動的內容。
百度百科-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