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也是詩歌中的壹種修辭手法,可以避免壹目了然,給讀者字裏行間留下聯想和思考的空間。
巧妙而恰當地運用典故,可以使詩詞寓意豐富,凝練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使詩詞更加凝練,使詞近而遠,含蓄而婉轉,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達到古代詩人常說的:打地板在紙後面!
首先,我們具體說壹下詩詞典故的主要作用:壹是評價歷史,借古論今。如:伯禽準(杜牧)煙籠塞水和月籠沙,晚上停在秦淮酒家附近。商人不知恨國,仍隔河唱“後院花”。詩中的歌名《後庭花》是壹個典故。南朝陳後主的《玉樹後花園花》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詩人生活在晚唐時期,當時國運衰敗,這些統治者並不重視國事,而是聚集在餐廳裏欣賞頹廢的音樂。他們怎麽能不讓詩人擔心歷史會重演呢?因此,詩人在這裏借用陳後主因縱情聲色而最終亡國的歷史故事,來諷刺晚唐統治者的虛度光陰。
第二,抒情表達,表明內心。比如蘇軾《江城子密州狩獵》中的“馮唐何時發?”書中有壹個典故。據《漢書·馮唐傳》記載,尚維在漢文帝年間任雲中太守,對匈奴有功,但因有功時多報六頭而被定罪革職。後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建議,派馮唐和傑夫去雲中赦免尚維。在這裏,詩人身在密州,才華未得,壯誌難酬。尚維不言自明。希望有壹天,朝廷也能派馮唐這樣的人來,表達自己的壯誌豪情。永遇樂京口顧北亭千古懷念往事,英雄找不到孫仲謀。亭臺樓閣歌舞臺,風吹雨打總會把浪漫情懷吹走。夕陽照在長滿草樹的草原上,人們說這裏曾是劉裕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率領北伐,收復失地多麽有力啊!然而,劉王壹龍的兒子劉莉壹龍大獲成功,火速北伐,卻反而讓北魏皇帝武拓跋道南飛,退回長江北岸,遭受對手的沈重打擊。我回南方四十三年了,還記得揚州戰火紛飛的戰爭場面。回頭壹看,河貍廟下有烏鴉社鼓!誰能問:廉頗老得吃不下飯了?這個詞用了四個典故,典中有設定。先說廉頗最後的典故。廉頗是有名的趙,趙王聽信讒言,不信任他。秦攻趙後,趙王想用廉頗,派人了解他的情況。廉頗壹心報國,在使者面前吃了壹鬥米,十斤肉,騎上馬,表示可以上陣。但密使受了賄賂,卻謊稱自己便宜,趙王卻認為自己便宜又老,最後也就不必了。詞概括為“誰問,廉頗老了,還能吃嗎?”以此來表達自己想報效國家卻被小人不問甚至誹謗的悲痛和憤慨。由此也可以看出,詩人批評統治者往往是因為不能直說,而運用典故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喚起聯想,創新意境。比如破陣(辛棄疾)喝醉了看劍,夢見吹角露營。八百裏分下主火,五十弦翻塞外,兵臨戰場秋。《八百裏》、《德錄》詩中有兩個典故:壹是據《世說新語》記載,凱與王績就牛的“八百裏駁”打賭。王姬獲勝後,把牛殺了烤,後人以八百裏來指代牛。二是傳說劉備曾經騎過的鹿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河跳下,脫離了生命危險。用這兩個典故營造出瑰麗的意境,讀者不禁看到戰爭爆發前賞兵的壯觀場面和戰場上鐵血戰士飛越敵陣的激烈場面,極具穿透力。
第四,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如劉禹錫《賞樂天揚州第壹會》中的“鄉愁空,吹笛子。去了老家,感覺像個爛ke人”。這裏用兩個典故來表達我被貶20多年後歸來的心情。《溫蒂賦》隱含著對當時統治者迫害故人的不滿,表達了對故人的深切懷念。暗示自己被“爛柯”貶謫太久,這次回來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感覺人事完全不壹樣。這不再是過去的日子了。短短十四個字,表達了如此復雜的感情。這不就是用典的魅力嗎?同時也可以看出,用典也使詩歌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結構嚴謹。在增加詩歌內涵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外表的整潔。
其次,我們來說說詩歌典故的主要形式。從形式上看,常用的和常見的主要是引用歷史故事和借用前人詩詞。
引用歷史故事也叫“用事”。即把典故濃縮成詩,借以抒發心聲或影射時事。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是英雄,死也是鬼。今天,人們仍然懷念項羽,因為他拒絕生活,回到了東方。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後人對她的詞評價很高,說她“不只是看不起女人,而是要壓倒男人”(《詞叢話》)。相對來說,李清照的詩詞傳世很少,但這首壹掃婉約纏綿的詞藻,風格悲壯飄逸,最是讓人佩服!詩中壹兩句慷慨激昂,鏗鏘有力,成為千古名句。馬上用三四句:秦末,項羽與劉邦爭天下。劉邦的統帥韓信在四面埋伏,殺出重圍,項羽退守烏江。烏江閣主任勸他回江東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他會破釜沈舟,就像他和800人壹起玩的時候壹樣,但他也可以堅持到底!但他羞愧難當,說自己“羞於見江東父老”,卻不肯渡河,於是拔劍壯烈犧牲,毫無羞恥之心,贏得了女詩人的深深敬意和惋惜!這是把歷史故事濃縮成壹首詩,用高度概括的形式謳歌項羽的崇高氣節,諷刺南宋統治者居安思危、忍辱負重的行為,表達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再比如孟浩然《路過老人村》中的“為我準備雞飯,老朋友,妳在妳的農場招待我”這句話,其中“雞和小米”就是典故。《論語》?魏子有《魯茲是最後壹章》說,魯茲隨孔子去楚國後,遇到壹個嶽父狄哀,魯茲畢恭畢敬地問老人,於是老人留在魯茲住宿,“殺雞取粟”。後來“雞黍”用來指招待客人的飯菜。孟浩然用這個典故寫出了主人的溫情脈脈和客人的感激喜悅,非常自然恰當。
典故的另壹種形式是用前人的詩詞,也叫句子。也有兩種。壹種是直接引用前人現成的詩句,毛主席《解放軍占領南京》詩的最後兩句:“天若有情,天必老,人間正道滄桑!”“天若多情,天必老”出自李賀《漢書金銅仙歌》。原詩:“衰蘭送客鹹陽路,天若多情老。"宋代孫朱在《何滿子秋恨》中也用之:"天若多情,則老矣,難撼之。“歐陽修的《花木蘭碎》是“傷心難過。“天若多情,則老矣。這個想法怎麽樣?薄如輕絲,薄如波浪。”另壹種使用句子的方法是在原句的基礎上改變壹個單詞或數字,或者只是借用其中的壹些單詞。李白名句之壹《很難走》中的名句:“我拔出匕首,四路窺視,徒勞無功!”其實是出自鮑照《準其難行》十八首第六首“不能吃案,拔劍擊柱嘆!”這就是著名的模仿詩過於原創的典型例子。此外,太白更著名的是“古已有之的人和聖人被遺忘了,只有偉大的飲酒者才能名垂千古!”還是出自鮑照的《準則難行》,第六部“自古聖賢窮卑,何況我們這壹代孤直!”以上兩個案例可以清楚的看出詩歌的高度,心靈的敏感,手段的嫻熟!
典故的運用也可以分為幾類。在這裏,我們只談論四個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類別,即公開使用,隱蔽使用,文化使用,積極使用和反向使用。典故的運用,是用詞的問題。在將文字組合成句子表達思想感情時,有時並不直接使用文字,而是利用古籍中記載的古人的事跡或語言,使讀者聯想到這些材料,從而實現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就是典故。古籍中經常使用典故,但現代散文中已不再使用。但詩歌是壹種特殊的文體。在現代詩人寫的舊體詩中,這種表達有時會出現,因為有時需要在詩中恰當地運用典故。在這種特殊風格的詩歌中使用典故的好處。1,詩歌的語言是最精煉的,最豐富的思想感情要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用普通的話,說少了不壹定能表達意思;說多了可能就麻煩了。況且詩歌字數有限,我也不能多說。如果用典故,可以用大家熟知的材料,讓讀者產生聯想,可以節省語言,提煉出來。2.詩歌“不能像散文那樣直白”,要含蓄,要“用之不竭,言外可見。”好的典故可以做到這壹點。3.詩歌的語言要具體,有形象,少抽象概念。典故多是古人的事跡,往往是具體的人或事,可以避免抽象的概念。下面通過壹些具體的詩詞來進壹步說壹下用典的好處。宜以殘存之勇追窮匪,不可學霸王。(毛主席《七律:解放軍占領南京》)第二句說:永遠不要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在勝利面前止步,和敵人講“友誼”,把垂死的敵人放走,給他喘息的機會,總有壹天卷土重來,這樣革命就失敗了。如果不使用典故,用七個字把這麽復雜的內容說出來是很難的。更何況要押韻,要打,要講練級,要具體不要抽象,難度更大。但毛主席用了楚霸王的故事,立刻讓讀者想起了楚漢爭霸的年代。鴻門宴上,項羽以“仁義”之名,輕易放走了劉邦。後來劉邦保存實力卷土重來,讓項羽身敗名裂,世代痛恨。對比現在的情況,我們不能不對毛主席的觀點心悅誠服。這樣只用了七個字,不僅內容令人信服,語言也很自然,平衡、對仗、押韻處理得當。這就是典故的效果。古詩詞中善於運用典故的例子很多。比如上次胡適江的《長江上的月亮》第壹句就提到“中國沈入大地,問誰是範,誰是韓人。”眼看中原已淪陷,再無範仲淹、韓琦這樣的人物。當年範仲淹和韓琦曾經主持過陜西邊防,西夏不敢騷擾。當時的《邊上歌謠》說:“軍中有個朝鮮人,西域賊聽了都嚇破了膽;軍中有風,西賊聞之膽戰心驚。”再看“前秦三絕,漢家三傑”的故事,告訴人們陜西漢初三傑在歷史上被收復:張亮、蕭何、韓信。“試看壹百二十山河,乃軍門萬裏,六師不送。”“百川”也用於典故,引用漢高祖的書記。管仲形容關中局勢兇險,兩人能守住,卻能擊潰百人。他還用“拜將軍”、“懷賢閣”等典故,以“臺”、“閣”等歷史實物的毀壞,表達了對當時朝廷輕視和濫用人才的憤怒。陸遊《怨》:“當年萬裏尋封侯,馬守涼州”“尋封侯”用班超參軍在異國立功的典故,寫他報效祖國,清理舊河山的誌向。以上談了詩歌中運用典故的積極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典故不應濫用,而應恰當使用。壹般來說,有兩種濫用:1。可以用作者自己的話但壹定要用典故,讓這些典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讓詩歌晦澀難懂。讀者只看到這些典故在對仗和色彩上的工整和優美,而不能通過這些典故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代,有些詩人因為讀了很多古書,把材料背得滾瓜爛熟,容易濫用典故,所以很容易揮灑自如,不費吹灰之力,對於壹些名家來說,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李商隱的詩,毛主席和魯迅先生都很喜歡。魯迅先生說:“玉生出清詞美句,怎敢比?”。但同時指出他“用了太多典故,讓我不滿。”例如著名的詩《錦瑟》:我奇怪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壹根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蝴蝶蠱惑,帝王春心杜鵑啼。人魚在月綠的大海上流下珍珠般的眼淚,藍色的田野向太陽呼吸著它們的翡翠。壹個本該持續到永遠的時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經來了又去了。中間兩副對聯都用了典故,不難理解,但是通過這些典故表達的事實和思想感情是什麽呢?古今說法不壹。有人說是情詩,有人說是悼詞,有人說是悼詞等等。有人推崇這首詩,也有人認為它毫無用處。例如,黃子雲說“莊孟”,但他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最初的意思不是不言自明的,...我要欺騙後人。“這些攻擊不能不過火,但《錦瑟》這首詩的典故太多,讓讀者不得要領,這是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李商隱詩歌的壹大短板。現在的人寫詩千萬不要學這種典故。2.成語生僻,使讀者不理解或誤解。壹些古代詩人對歷史典故有廣泛的了解。他寫詩時,有時只考慮節奏的需要和文字的美,而忽略了讀者的接受。比如蘇軾的詩裏就有很多典故,有些比較生僻,比如:冰封玉樓寒粟,剛撼銀海炫花。其中,“婁宇”和“海印”兩個字工整,毫不誇張。但是這兩個字是什麽意思呢?如果不批註,不翻字典,即使妳知識面很廣,有壹定的古典文學修養,也不壹定看得懂。原來“玉屋”是肩骨,“銀海”是眼。因為道家的書,醫學的書,壹般人都不看這些書。這樣的典故讀者很難理解。現在不應該這樣做。再比如辛棄疾的詞,以憂國憂民、熱情豪邁、新穎著稱,但善用典則是他的短板。尤其是有時候,他的話不好理解。比如說;“麾下八百裏,塞外五十弦,秋日沙場上兵。”為了對抗“五十弦”,花了“八百裏”。“八百裏長燒烤”會被誤解為八百裏行軍給下屬送燒烤。原來“八百裏”是“八百裏駁船”的簡稱,是壹頭價值不菲的牛。見《世說新語》。殺了那頭珍貴的牛,烤了它的肉,送給他的下屬。這個典故在《辭源》《辭海》等壹般的字典裏是找不到的。這樣的典故不應該研究。很多現代讀者不知道通常的典故,因為現代人對古代漢語了解太少,不知道壹些應該熟悉的典故。並不是詩人和作詞人炫耀自己的博學,故意用古怪的經典嚇唬人。現代人寫古詩,不是因為典故用多了,用壞了,而是因為根本沒有典故,不知道什麽是典故。這是我們現代人的壹大悲哀。矯枉過正,我覺得,我們在寫詩詞的時候,不妨多使用壹些典故,恢復對古漢語學習的重視,有利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談詩歌用典的技巧——淺析念奴嬌《赤壁懷古》和顧北亭《永遇樂井口懷古》中的用典摘要:作為狂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的詩歌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用典的概念比較模糊,於是選擇了念奴嬌的《赤壁懷古》和永遇樂的《顧北亭井口懷古》。關鍵詞:蘇軾辛棄疾宋代詩風的兩大流派:婉約與豪放。婉約婉轉纏綿,含蓄蘊藉,如本單元柳永《林玉陵》中的“楊柳岸清風殘月”,李清照的慢聲“尋尋覓覓,寂寞悲涼”。豪放、開放、渾厚,代表詩人蘇軾、辛棄疾。婉約派和豪放派是有區別的,所以豪放派不同詩人的作品也會有區別。所以我在教學的安排上把蘇信的詞放在壹起比較欣賞念奴嬌的赤壁懷古蘇軾的壹去不復返的河,壹掃千古風流人物。老營西,人說是三國之戰,赤壁之戰。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回想周瑜的春風時代,年輕貌美的喬剛剛嫁給他,他英氣十足。手拿羽扇的壹個白色人影迎面而來,談笑間,敵人的戰船燒成了灰燼。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人生如夢,灑壹杯酒向江上明月致敬。雍和樂。京口顧北亭懷念過去,辛棄疾穿越千古。英雄沒有找到,孫仲謀找到了。當年的舞池還在,但英雄們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去。夕陽照在長滿草樹的草原上,人們說這裏曾是劉裕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率領北伐,收復失地多麽有力啊!然而,劉王壹龍的兒子劉莉壹龍大獲成功,火速北伐,卻反而讓北魏皇帝武拓跋道南飛,退回長江北岸,遭受對手的沈重打擊。我回南方四十三年了,還記得揚州戰火紛飛的戰爭場面。回頭壹看,河貍廟下,有烏鴉社鼓。誰能問,廉頗老得吃不下飯了?對比閱讀前,老師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後讓學生獨立閱讀,分析他們之間的差異,然後分組討論。最後各組公布討論結果,師生討論。因為學生對作者的生活經歷有壹定的了解,對文字的內容有很好的把握。所以要求寫完之後,同學們迅速進入狀態,壹會兒沈思,壹會兒微笑,拿著筆在筆記本上寫,在小組裏熱烈討論。最後壹個環節,各組代表發言,壹個學生回答兩個都有用。蘇詞中有公瑾,辛詞中有孫仲謀、基努、劉義隆、廉頗。話音壹落,就有學生反對,他們很難達成統壹意見。所以我覺得有必要重申壹下“什麽是典故”。典故是來自古典書籍的奇聞、軼事和寓言。傳說中的人物或有出處的詩詞文章都可以作為典故。(1)增加了單詞的容量,豐富了單詞的內容。因為典故中已經包含了前人創造的思想和形象,所以往往可以用少量的語言,用文字表達豐富的思想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站在赤壁前,蘇軾想到了古戰場“赤壁”。多少英雄豪傑在這裏用過謀略,以為自己年近五百,卻依然未能取得成功。然而周瑜在赤壁之戰時才三十多歲。所以他寫道:“回想壹下公瑾,小喬剛結婚的時候,他很英勇。羽扇尼龍圍巾,談笑風生,碎成青煙。”這正是他所感覺到的。不是用典故,是用簡單的文字代替歷史故事。蘇軾的詩中很少使用典故。與辛棄疾不同的是,辛棄疾的詞中有大量的典故,這些典故的使用是有原因的,不能隨便使用。辛棄疾南歸後,不僅沒有得到朝廷應有的重用,反而屢遭懷疑和攻擊。終其壹生“以氣節自傲,以功業自信”的辛棄疾,也多次奔走於統治者之間,以復中原、救中原父老為己任,從孝宗《美琴十論》開始,再到宰相《九論陳清利弊》,分析形勢,力勸復。然而他得到的卻是南宋統治者和達官顯貴的白眼,甚至是誣陷和打擊:“我不過是自信了壹輩子,多年來不被大家所允許,就怕我的話沒脫口而出,禍不單行。”(辛棄疾《論賊雜子》)正如徐渭《詞源叢談》所說:“辛稼軒於宋末,弱於管樂,不能善用。壹腔忠義之氣,無處發泄...所以,他的悲歌慷慨,他的抑郁無趣。”正是:“庭院幽靜,空曠,令人回味,無話可說,閑適至極。”我害怕柳巖,壹個流浪者,我知道這個消息。”因此,詩人不得不借助各種典故,在詩歌中壹波三折地抒發自己滿腔的救國之誌,郁勃的深情,或借古諷今,或借古喻今,或痛斥權臣奸臣,或用之於己情,無不蘊含著作者的愛恨情仇,善惡分明,典故成了他含蓄婉轉地抒發感情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