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為什麽杜甫的三羌村詩具有史詩意義?

為什麽杜甫的三羌村詩具有史詩意義?

杜甫的詩歌將社會現實與作者的個人生活緊密結合,實現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壹,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因此,杜甫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

明代胡振亨曾評價杜甫《羌村三首》:“以時事入詩,始於杜少陵。”

這三首詩的寫作背景是杜甫被困在被叛軍占領的長安後,冒著生命危險逃出長安,趕到朝廷在鳳翔坐鎮諫臣。唐肅宗被陳濤的歪歪斜斜的辯解觸怒了,於是肅宗開始在政治上疏遠他,讓他回老家探親。在政治上受挫後,杜甫懷著對家人的思念趕回羌村探親。這三首詩是他探親期間的壹些生活片段。

第壹首詩,描寫的是戰爭歸來,與家人壹見鐘情的情形,展現了這樣壹個過程:震驚——抹淚——嘆息——舉燭,亂世中的心理描寫令人驚嘆;第二首,詩人安身立命後的苦悶,表達了作者身處亂世,想報效國家而不願茍且偷生的心態;第三首歌描述了鄰居深切同情和詩人感謝的場景。

描寫回家探親時的三個生活場景,表現當時動蕩的社會現實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1.回家團圓——戰後余生,驚喜夾雜;2.閑散的生活——無聊壓抑,不願生活;3.鄰裏慰問——時局艱難,我深有感觸。三首短詩組合成壹組詩,各有側重,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呼應,相互聯系。語言平實卻飽含情感,描寫廣泛卻深刻,可謂“驚心動魄,壹言以蔽之。”

全詩抒情有敘事線,語言簡潔凝練。詩人抓住典型的生活場景來傳達夫妻團聚時的心理活動。在客觀真實的敘述中,有強烈的主觀抒情因素,兩者融為壹體,達到和諧的境界。難怪嘉靖才子王在《杜註》中評論說:“字字刻出肺腸,人不知所措。而且機智,目前如果普通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這首詩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將敘事、抒情、寫景融於壹爐;結構嚴謹,語言簡潔;今昔對比的運用體現了詩人“苦悶失意”的風格;同時,全詩處處表現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因此,這首詩具有史詩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