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提到“酒仙”,有文化知識和飲酒常識的人都會想到晉代竹林中醉臥的劉玲。
劉玲喝酒的傳說大概要從“杜康把劉玲灌醉”說起。杜康是酒的創始人,是酒聖,劉玲專門喝他的酒,那壹定是酒仙。然而,杜康是邵康,邵康是傳說中的夏國王,而劉玲生活在西晉時期的沛國。這個“杜康使醉劉玲”有點像“關公打秦瓊”。其實這也不難解釋。可以理解為杜康藻的酒保存在晉代,也可以理解為酒最初是杜康藻釀的。我們也可以想象壹下,在仙界的靈魂自由王國裏,劉玲仰慕釀酒師杜康,杜康澤讓劉玲醉了三年。這三年也是凡間的說法,仙界不過三天。
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壹本專門針對飲酒者的史書,而且自古以來人們對飲酒也壹直眾說紛紜,很少有針對飲酒者的傳記。因此,很難找出劉玲每天喝酒的次數和量。
不過,有壹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劉玲十幾歲的時候沒有喝太多酒,否則,她也不會是建安人去參軍。但他要麽是厭倦了參軍,要麽是有點看不到火候,於是向朝廷發難。自稱貫徹老莊思想和“無為而治”的主張,結果不僅皇帝老子沒有作為,反而以“無能”的名義被罷免
劉玲與葡萄酒的關系應該在他被免職後就結束了。他骨子裏已經浸透了“無為”的思想,現在實在無處可為,於是開始放蕩竹林,飲酒作詩,自傲清高,留下了千古酒名。
劉玲對《酒壇》的壹大貢獻就是寫了《酒德頌》,大力宣揚他的老莊思想和他的酒色思想。可惜文章中對禮儀的輕視太多,所以今天找到這篇文章已經是壹個不大不小的難度了。
劉玲關於喝酒的故事也和莊周先生的人生觀很像。據說劉玲在外面旅遊的時候,讓仆人把鋤頭背在身後,告訴她:“我在某個地方喝醉了,當場把我埋了。”表現出極端的超然。
但劉玲確實是酒喝多了,不僅讓他丟掉了政治地位,也讓他白白掛上了“竹林七賢”的名號,沒有留下讓後人嘖嘖稱奇的佳作,只留下了壹個流傳千古的酒名,眾說紛紜。
被追封為詩人的李白,也是屬於酒仙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酒,就沒有李太白這個在中國文學史上盛極壹時的詩人,從“李白鬥酒詩百首”可見壹斑。
李白在哪裏?李白在群山之中。頭戴皇冠,腰佩寶劍的遊俠,就是李白。李白與其他遊俠道士不同的是,腰間沒有酒葫蘆。他是個富家子弟,有許多金銀可供他花。他走到哪裏都喝酒。妳為什麽用那個酒葫蘆?李白年輕時不喜歡壹個人喝酒。每到壹處,他都交朋友,喝酒,寫下無數優美的詩篇。
李白真的很有才華。他在遊歷、飲酒、寫詩的同時,名聲已經傳到了京都,讓皇帝老子覺得自己是天下奇才,連發三封信,要在北京征召他。
雖然詩人壹直以厲害的人為榮,但他也是人,也想有壹個展示才華的機會。他還是高高興興的去了京都。臨走前,他還不忘買了壹席酒慶祝,還唱了壹首《笑到天上去,我們是蒿人嗎?長歌走了。壹種苦中帶甜,前途壹片光明的心態溢於言表。
但是李白錯了。皇帝老子並沒有給他什麽實權,只是讓他在舞廳裏填了幾句“雲要衣裝,花要容”之類的歌詞供娛樂。雖然只是消遣藝術,但也顯示了李白非凡的才華。他經常把自己灌醉到廟裏,壹首詩驚呆了四個座位,連貴妃都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
皇帝不能整天自娛自樂,這就給李白留下了喝酒交友、舉杯吟詩的機會。這位狂妄的天才經常出現在長安街頭,出現在文人的酒桌上,與何等人形成了“酒裏八仙”的“四明狂徒”。他驕傲的壹生常常讓他回憶:“昔日長安酒醉,五王七公共杯酒。在英氣面前,浪漫精神會落在別人後面。“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唐朝日益衰落的統治和宮廷裏爾虞我詐、頹廢放蕩的生活,讓這位大詩人實在難以忍受,終於在酒後做出了皇帝都無法容忍的事情。雖然把腳伸出去了,但權臣高力士還是脫下了靴子,侮辱了這個傲慢的人物。但高力士並不嫉妒。既然高力士脫了靴子,就很難再穿上了。沒有辦法,李白還是很有自知之明,向皇帝報了辭,離開了北京。
李白愛詩愛酒愛月,壹組與月獨酌,訴說著人生的另壹種意境。
相知相愛的親人是誰?唯有舉杯邀明月,醉臥花間。政治野心最終化為烏有,誰也無能為力。
如果說“獨飲明月”還有表面無聊和醉酒的意思,那麽“入酒”則表現了內心的壹種巨大的悲傷,以及“而我們將淹沒萬代的悲哀!”不僅僅是感嘆人生的“入了海,壹去不復返”和“晨如青絲,暮如雪”。
即使在“千古恨”難消之時,詩人依然表現出巨大的氣勢,同時又蘊含著壹種極其矛盾復雜的心理。他壹方面像“我生來有用”壹樣野心勃勃,另壹方面又是“讓我永遠沈醉,永遠不要來理智!”,以及“五花馬,千金秋,交與童子換好酒”表現出對名利的極度蔑視。
李白的故事應該有壹個浪漫的結局:采石河裏飄著壹只小船,壹代詩人歡歌笑語,傲然笑看人間。終於,最輝煌的時刻到來了。詩人壹頭紮進河裏,遊向藏在河中的明月,漸漸與明月融為壹體。在靈魂的國度裏,他終於得到了他唱了壹輩子的明月,成了絕唱。
宋武,喝下它的英雄。
誰是第三個酒仙?他在哪裏?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如此多的酒仙,以至於任何人都可以壹下子說出幾個名字。我只是不經意地把這個酒仙推到了第三位。
這個酒仙還躺在景陽岡前的大青石上,鼾聲如雷。那意味著,睡了大青石風化之後,他會醒來,繼續前行。
妳大概也知道,我要說的這個是《水滸傳》裏的武二郎。之所以說他是《水滸傳》中的武二郎,而不是北宋末年的宋武,是因為宋武的名聲是通過施耐庵而流芳百世的。
這個宋武原本在清河縣小有名氣,但他對杯子裏的東西非常貪婪。每次喝醉都要和別人打官司。這壹次,他接了壹個大官司,打死了人。無奈的時候,他只好遠走高飛。
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了這家“三碗不值班”的酒店。年輕又滿身酒氣的武二郎,只把招牌當成了狡猾的餐館做的嚇人廣告,根本沒放在心上。他壹口氣喝了十五碗。這酒本來叫“出門倒”,但宋武喝了十五碗也沒倒,反而回過頭來嘲笑餐廳:“可他沒說三碗不過崗啊!”然後大步向前。
沒有這十五碗酒,很難說宋武能否打死白額虎。當大老虎出現時,宋武的酒醒了壹半,但剩下的壹半只是酒的力量。結果他三拳兩腳就把刀鋒打死了。陽谷縣的人被殺了很久,他們很不高興,他們把絲綢,綢緞和鮮花放在宋武上。
宋武以打虎聞名,而打虎的力量恰恰是那十五碗老酒的力量。這樣,宋武的名聲和宋武的酒名就像太陽和月亮壹樣壹致了。
沒有酒,宋武就成不了英雄。宋武自己說:“沒有酒,我就沒有技巧。我帶點酒,就有點本事了。”酒五分,技五分。我不知道這種力量從何而來要不是喝醉後膽大妄為,景陽岡怎麽可能打得過這只大蟲子?"
俗話說“酒後英雄出”。所以宋武在好心教守門員的時候提出了“三碗不夠”的要求。希望是酒,壹路之上,每當遇到酒店,壹定要喝三碗,否則無法前行。十四裏路,十二三家飯店,宋武居然喝了三十五六碗,也不知道他的身手增加了多少分。那個小飼養員只是他手中的壹只蟲子。
話說回來,酒造英雄,妳得提前當英雄。如果妳壹點本事都沒有,卻裝成英雄,喝著酒揚名立萬,那妳只會變成沙灘上的壹堆泥,變成壹頭熊。
劉玲以酒名飲,李白以詩名飲,宋武以名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