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什麽是人?

什麽是人?

從時間和空間上看人的渺小。

大衛王在詩篇第八篇中向上帝哀嘆:我看見妳手指所造的天,妳安置的日月星辰,就說,人算什麽,妳竟在乎他?妳關心他的世界是怎樣的?的確,人類在整個宇宙中太渺小了。如果我們有機會飛行,當我們從30,000到40,000英尺的高度向下看時,下面田舍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像壹個玩具。晚上,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星星,其中許多星星比地球大很多倍。行星之間的距離往往以光年計算(即僅壹年內走過的距離,壹秒鐘就可以走299,800公裏,壹年內走過的距離乘以86,400(壹天的秒數),再乘以365)。所以,相對於整個宇宙,人所占據的空間真的太小了。

從時間上看,人生也很短暫。在詩篇910中,摩西說:“我們的壽命是七十歲,如果我們強壯,可以活到八十歲。但我們所誇耀的只是辛勞和憂慮,壹眨眼的功夫,我們就要飛走了。壹般人的壽命最多只有七八十歲。雖然有些人能活到100多歲,但那是極少數的例子。壹個人就算能活到100多歲,跟幾億年歷史的宇宙比起來又算什麽?這只是滄海壹粟宇宙的歷史在永恒的上帝面前相當短暫。在同壹首詩中,摩西說:“諸山未曾誕生,大地和世界也不是妳創造的。妳是從亙古到永遠的神”(詩92),他也說:“在妳看來,壹千年就像已過去的昨天,又像夜間的守望”(詩94)。的確,當人類觀看大自然時,他們會覺得大自然是漫長的,而人類的生命是相對短暫的。面對洶湧的江水,孔子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古代,詩人是看著浩浩蕩蕩的長江滔滔不絕,甚至寫下了名句“長江以東的大江,已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現在周瑜、曹操、孔明都死了,後來的唐、宋、元、明、清都沒了,但同樣的長江還在那裏流。所以,從時間的角度來看,人生真的如朝露。太陽壹出來,就蒸發消失了。

人生是什麽?

生活的內容是什麽?摩西說,人最多能活七八十歲,但這七八十歲有什麽好誇的?只不過是“辛勞、痛苦、悲傷和煩惱”,而人壹輩子辛辛苦苦掙來的壹切,到了死的時候卻“瞬間空虛”、“飛走”了。多麽真實的生活寫照啊!人類壹出生就開始了艱辛的旅程。雖然童年不需要工作,但是讀書也是蠻辛苦的。直到妳長大了,結婚了,有了孩子,妳才開始為自己和家人努力。所謂的“白領”雖然不用努力,但也要努力。此外,他們還要經歷生活中的各種痛苦。“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人生三大不幸,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都時有耳聞。此外,由於人的精力和體力有限,加上各種環境的限制,人往往會感到“無法應付”或“心臟的備用能力不足”,人壹出生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困難。由於以上的限制,再加上人的智慧和知識有限,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或者如何克服,所以才會難過。令人擔憂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古人雲“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可見世上不可能找到沒有煩惱的人。

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

從科學和哲學的角度來看,人生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短、小、苦。人的壽命很短,只有七八十歲;人類在宇宙中占據著非常小的位置,就像太平洋中的壹粒沙子。生活的內容很苦,生活充滿了辛勞和憂慮,而且只在“壹眨眼”就結束了。然而,詩篇第八篇的目的並不是說人在神的眼中是不重要的,詩篇第九十篇也不是要證明生命沒有意義。詩篇第八篇的主題是:“人是如此渺小,但神卻看顧我們,甚至差遣他的獨生子為我們而死,使我們可以回到他的懷抱。”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原因,我們可以發現,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風格創造的(創1: 26)。

因此,上帝對人抱有希望。神的“形象”和“風格”是什麽?對此有幾種不同的解釋。早期教會的壹些神學家認為,“象”是指神的形狀和形象,“風格”是指神性和道德的特征。在奧古斯丁看來,形象指的是對真理的理解,風格指的是對道德的熱愛。這些解釋都認為“形象”和“風格”是分開的,指的是兩個不同的東西。無處不在的神學家壹致認為,創世紀1: 26中的“形象”和“風格”不是指兩個不同的東西,而是兩個同義詞,指的是同壹個東西。換句話說,創世紀1: 26只表明,當人被創造的時候,他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創造的。那麽,上帝長什麽樣?換句話說,人在哪些方面像上帝?這個問題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

狹義的神的形象和樣式,指的是他的真理、公義和聖潔。當人被創造時,上帝也賦予他真理的知識、正義的特性和完美無瑕的聖潔。但是,這些特性在人犯罪之後都喪失了,而這些特性只有在人悔改信主,獲得重生得救,換上新人而不是舊人之後才能恢復。廣義而言,神的形象和風格是指他的靈性、理性、自由和統治權威。神是靈,人是萬物中唯壹有靈的,所以能與神溝通。俗話說“人是萬物之靈”正是這個意思。上帝是理性的。同樣,人是理性的,有思考、分析、總結的能力。上帝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服從上帝。最後,神有權柄統治。同樣的,神也給了人管理的責任,告訴他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創1: 26)。這些廣泛的特征並沒有因為亞當的犯罪而喪失。所以,墮落之後,我依然帶著神的形象。

人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人是由什麽組成的?科學家用化學方法分析人體中含有的各種元素,如氧、氫、磷、鈣等。據說這些元素加起來按現在市場價只能賣30多塊錢。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人的價值嗎?當然不是。科學家無法將這些元素按壹定比例混合來創造壹個人,或者任何其他生物。可見,僅僅是物體或身體並不能構成生命,因為除了這些物質元素,人還有壹個精神層面,而這個精神層面的成分才是人類真正珍貴的部分。

基督教對人的構成主要有兩種觀點。壹個是二元論,壹個是三元論。

根據二元論,人是由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組成的。這個論點似乎更符合聖經。首先,我們來看看人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出自創世紀2: 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這段話提到上帝造人的時候只用了兩種材料:地上的塵土和生命的氣息。地上的塵土當然是物質,生命的氣息指的是靈魂。在希伯來語中,“靈”和“氣”是同根。耶穌也用風來代表聖靈的工作。神的靈就是生命,所以耶和華神把他的氣吹在那人的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聖經中有很多段落提到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人犯罪之後,上帝在創世紀第三章(19)中宣布:“妳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這裏指的是人體。傳道書12: 7:“塵土歸於地,靈歸於賜它的神。主耶穌教導他的門徒,“不要怕那些殺身體卻不殺靈魂的人”(太10: 28)。肉體是指物質部分,包括人的四肢、五官和各種結構,而靈魂是指精神和生命,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和意誌。兩者關系非常密切,所以二元論的論點更有聖經依據。

另壹派認為人是由身體、靈魂、精神三部分組成的。有兩個聖經基礎,帖撒羅尼迦前書5: 23和希伯來書6: 5438+02。他們認為,精神是“神覺”之所,靈魂是“意識”之所,身體是“物質覺”之所,身體是人的物質部分,靈魂是人的有意識的生命,包括思想、感情和意誌,而精神是人的靈性,是不朽的。通過人的精神,人可以與神的精神發生交流,人對神的感受和認識都來自於精神。人死了,身體會腐爛,靈魂的生命會停止,但精神會繼續存在。如果精神和靈魂的能力是正常的,就像他們被創造的時候壹樣,那個人的身體可以永生。如果上帝的“非創造的生命”進入人的精神,這種生命就會滲透到靈魂的各個部分,其結果就是改變了裏面的人,改變了身體的土壤,於是就解除了。

關於靈魂起源的三種理論

耶穌在約6: 63說:“賜生命的是靈,肉體是無用的。”那麽,人的靈魂從何而來?

關於靈魂能知道的不多,因為靈魂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無法被科學證明。但是,從上帝的啟示中我們可以知道,只有上帝是永恒的,除了他以外的壹切都是上帝創造的,當然靈魂也是上帝創造的。至於上帝是怎麽創造靈魂的,或者說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靈魂是怎麽來的?有三種不同的版本:

第壹,先在論認為靈魂在肉體形成之前就存在了。換句話說,上帝在很久以前創造了許多靈魂,甚至在亞當和夏娃被創造之前。在未來,每當壹個人出生時,上帝就帶走壹個靈魂,把它放進身體裏。這種爭論始於壹些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並由教會早期的壹些教父提倡。今天的教會很少有人能接受這種說法。

第二,生殖論認為只有最早的靈魂是上帝創造的。未來,每個人的靈魂都來自父母,就像身體來自父母壹樣。換句話說,整個人,包括靈魂和肉體,都是自然繁衍的結果。所以,不僅壹些身體特征是遺傳自父母的,比如膚色、外貌甚至壹些疾病,我們靈魂的特征也受到遺傳的影響。比如壹個人的性格,脾氣,心性等。,有點像他的父母。這種說法的好處是,更容易解釋人的罪性是由亞當遺傳的,但它有壹個漏洞,就是連基督的人性也難逃罪的汙染。另外,它忽略了靈魂不是物質的,是不可分割的。父母不可能為孩子分出壹部分靈魂。

三、創世論每當壹個人出生,上帝就單獨創造壹個靈魂,使之與肉體結合,成為新的生命。這種說法似乎與聖經記載壹致。據《創世紀》記載,上帝創造亞當時,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了他的身體,然後把“憤怒”吹進鼻孔,作為他的靈魂。這說明肉體和靈魂的來源是不同的:肉體來自父母,而靈魂來自上帝,卻是上帝賜予的。所以《傳道書》的作者說,“塵土要歸到地上,靈要歸到賜靈的神那裏”(傳道書12: 7),撒迦利亞在談到神的啟示時說,“鋪張諸天,奠定根基,造化人之靈的主說……”(a . 12:1)“此外,我們還有生父管教我們,我們卻仍尊敬他,更不用說萬靈之父了。”(來12: 9)。這裏的生父指的是我們的父母,萬靈之父指的是上帝,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生的,靈魂是上帝給的。所以,很明顯,聖經的見證是強調神創論的。

在人類創造之初。

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在創世之初是什麽?也就是從亞當夏娃創世到犯罪之前,是什麽樣的?綜上所述,有三種可能:

1.亞當和夏娃,在人類創造之初就已經成熟完美,並不是被做成嬰兒,然後逐漸長大的。他們沒有經歷壹個發育成長的過程,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完美意味著祖先被創造時沒有任何缺陷、疾病、衰老和死亡。這兩點不僅是對人,也是對上帝創造的任何東西,因為上帝創造的壹切都是完整的、美好的。壹般認為原始人頑固無知,和動物差不多,但沒有聖經依據。

第二,人是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造的,所以當他第壹次被造的時候,就有真理、公義和聖潔的知識。從亞當對所有生物的命名,可以看出他知識的豐富。聖經說,“耶和華神用土所造的田野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要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麽,那就要叫他的名字”(創2: 19)。正義意味著人的各個部分都有壹個完美和諧的主從秩序。比如他的肉體服從他的靈魂,他的感情服從他的意誌,他的意誌服從他的理智,他的理智服從上帝。聖潔是人類道德的完善,沒有任何罪惡,所以人與神的溝通沒有障礙。

3.人類壹被創造出來,就成了世界的統治者。事實上,在人類被創造之前,上帝已經決定要他“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整個地球”(創1: 28)。可見,神造人的時候,要求人管理世界,“叫萬物服在他的腳下”(來2: 8)。

上帝對人類的實驗

上帝出於崇高的目的創造了人類,他為人類設計的生活也是極其美好的。不僅僅是讓他們在世上度過七八十年,痛苦,煩惱,煩惱,然後飛走,壹切瞬間變得空虛。他想成為他們的天父,分享他的不朽與榮耀。雖然所有這些屬性在人類被創造之初就包含在人類之中,但上帝希望人們接受考驗以證明他的服從,從而使這些屬性得到肯定和證實。就像汽車壹樣,出廠前必須經過試車程序,通過檢測,由檢驗員放行。所以上帝在創造亞當和夏娃之後,也要求他們經歷實驗的階段,神學上稱之為“行為之約”。

雖然《創世紀》的記載中並沒有明顯的聖約格式,但由於上帝曾經與未來的挪亞、摩西、亞伯拉罕立約,所以聖約的內容和要素都是現成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上帝對亞當和夏娃的實驗構成了聖約的事實。再來說說神與人的約。

首先,承包商通常包括甲方和乙方..在這個事件中,聖約的雙方是上帝和亞當。既然全人類都是亞當的後裔,也可以說亞當代表全人類與上帝立約。

第二,協議必須有附加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上帝的條件是服從——絕對的服從。上帝對亞當說:“妳可以吃花園裏所有樹上的任何妳喜歡的東西。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妳不可吃,因為妳吃的那壹天,妳必死。這個約的形式就像壹個嚴格的命令,前提是上帝必須服從。這種服從需要用他的行動來證明。亞當不會吃上帝禁止的東西。

第三,合同必須有承諾,即當對方滿足規定條件時,可以給予獎勵。這個約中似乎沒有應許,但從刑罰的反面,可以看到永生的應許,因為神說:“妳吃的那日就必死。換句話說,他不吃就不會死,不死就是永生。

第四,合同必須有懲罰的意思,即如果對方不履行條件,就要受到懲罰。這壹點我記得很清楚:“妳會在吃東西的那壹天死去。如果亞當違約,他將受到死刑的懲罰。死亡不僅意味著肉體的死亡,也意味著靈魂與上帝的永遠分離。

人被造的同時,按照行為的約定,也有義務遵行神的旨意,通過行為彰顯神的形象,在神面前盡自己應盡的義務。然而這壹切都因為他辜負了上帝的實驗而受到影響。

什麽是人?

愛因斯坦晚年有如下自白:

壹個人很難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麽意義,當然也不應該拿這個去麻煩別人。壹條魚對它壹生遊泳的水了解多少?

但是,愛因斯坦畢竟從某個側面做出了明確的回答:

苦和甜來自於外部,力量來自於內心,來自於自己的努力。

20多年來,這個自強不息的答案,壹直像壹座燈塔矗立在夜晚霧蒙蒙的海面上,若隱若現,照耀著我的人生航程。

在其他許多地方,愛因斯坦用非常清晰的語言和結論回答了“人是什麽”這個永恒的問題:

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蓋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念都是別人通過別人創造的語言教給我們的。.....個體之所以成為個體,之所以存在有意義,與其說在於他的個人力量,不如說在於他是偉大的人類社會的壹員。從出生到死亡,社會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認為愛因斯坦關於“人是什麽”的樸素觀點是我們可以接受的。

對於“什麽是人”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即使是同壹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19世紀的法國大作家雨果,有時候會給出壹個非常灰暗陰沈的答案。雨果說,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被判了死刑,但我們都有無限期的緩刑期;我們只有很短的壹段時間,然後我們呆的這個地方就沒有我們了。

後來雨果充滿悲觀情緒的回答,有意無意地成為了40年代法國存在主義的開創者之壹,因為加繆也把人當成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終身奴隸——西西弗斯。他註定永遠推著壹塊巨石上山,等快到山頂的時候又滾了下來,於是又推了壹次,如此循環。

然而歌德談到西西弗斯時,幾乎是另壹種腔調。因為詩人的壹生確實充滿了偉大的創造力,為人類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824 65438+10月27日,已是暮年的歌德在與埃克曼交談時回顧了自己的壹生:

人們通常把我當成最幸運的人,我對自己也沒什麽好抱怨的,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旅程也不挑剔。我的壹生基本上就是努力工作。我可以說活了75年,沒有壹個月過得真正舒服。這就像推壹塊石頭上山,石頭不斷滾下來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將清楚地說明這壹聲明。

——讀者們,這就是人!

回答“人是什麽”這個問題,在康德的哲學體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到了晚年,他甚至斷言,所有的哲學事業都可以歸結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康德在75歲時,用他壹生的創造性腦力勞動代替文字,在哲學的精神花園裏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做出了如下回答:人是壹種借助驚人的能力——想象力創造文化的生物。“在生活中達到(絕對的)滿足感——這本身就是壹種癥狀,說明這是壹種無所事事,所有動機都停止了,感情和相關活動也索然無味。然而,這樣的狀態就像心臟在動物體內停止工作壹樣,與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在康德看來,人是在不斷地做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讓人快樂的最好方式。

愛因斯坦去世前不久,他對朋友們說:“只要有壹天妳得到壹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妳的工作和生活就會有點奇怪。”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生活充滿活力和光明,因為他總是做壹些合理的事情。對他來說,生與死的唯壹區別在於,他不是在研究物理問題,思考自然的統壹結構,不斷地接近“他”,也就是接近斯賓諾莎的上帝——自然。

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壹生都像西西弗斯壹樣工作,這自然讓我想起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壹段對話:

厭倦了學習,子貢告訴仲尼日:“我希望休息。”仲尼說,“生命沒有休息。”

東西方哲學家竟然有如此壹致的觀點,真的讓我印象深刻。在我們為中華民族在世界上騰飛而奮鬥的時代,不妨賦予“生生不息”這句格言壹個全新的意義,寫在我們的旗幟上。

我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回憶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人到中年,大多是這樣想的。18歲的年輕人,大概只有期待吧;80歲的人大多只有回憶;至於壹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經常在憧憬和回憶之間來回搖擺。但是,誰把握當下,應該是重點;作為整體的第二部分,作為中間環節,其比例應該占到95%。

“生命是年輕的。”誰沒有重溫過孟桐的經歷?放學回家,進屋叫“媽媽”的少年時光;圓明園的秋天和春天,幽會和漫步在林間小道上,穿過茫茫黑夜,愛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過去的記憶有幾種含義。

在壹些感人的場合,往事歷歷在目,那種經得起風雨的記憶,真的是人性根深蒂固的表現,是壹種不可抗拒的心理沖動,就像春天來了,種子不可抗拒地發芽。

當壹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感到孤獨寂寞時,他會從壹些甜蜜的回憶中獲得壹些說不出的安慰和快樂;這種快樂恐怕不亞於歷史學家和地質學家追溯壹個朝代的興衰和大自然的演變所獲得的快感。因為這些科學家信奉這樣壹句格言:“讓死去的東西復活並不比創造它更令人愉快。”

而且,“起死回生”還有另壹層更大的意義:把早已散落在記憶中的珍珠串起來,是借助過去的鏡子,照亮當下的人生之路,增強展望未來的信心和勇氣。

我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是真誠善良的),壹旦回憶起來,往往會覺得有壹抹甜蜜,化作壹首深邃的詩。普希金寫道:“而已經過去的,將成為壹種親切的懷念。”這就好比枯死的藤蔓、老樹、烏鴉這些悲傷的物體。壹旦成為詩畫題材,往往給人以最高的審美享受。——我把這種最高的審美享受叫做甜蜜的憂郁或者憂郁的甜蜜。

為什麽肖邦的19夜曲能打動妳的心,勾住妳的魂?正是因為這位多愁善感的“鋼琴詩人”,才造就了有旋律有聲音的“甜蜜憂郁”的詩歌境界。

為什麽牛錫基的詩“憶青絲裙,憐遍地草”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原因之壹是它在妳心中營造了壹種“甜蜜的憂郁”的境界。

記憶無疑是許多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心理動因之壹,也是構成其中的主要部分。可以說,沒有記憶,文藝就會失去光澤,變得幹癟。

壹首音樂經常讓我們感動得流淚的原因之壹是它能讓人想起過去。我們年輕時,美國電影《崔迪·肖春》的插曲,最有這種功能。因為它的歌詞充滿了回憶。喚起回憶: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在壹個美好的五月早晨,妳說妳愛我當我們年輕的時候。

妳曾經說過妳愛我,啊!我們是靈魂伴侶,我們笑,我們哭,然後分手的時候到了。別忘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妳是愛我的。

誰沒有青春?過去誰沒有愛情?當妳白發蒼蒼,站在夕陽的斜照下,忽然聽到這首歌從深秋遠處的樹林飄來。妳怎麽能抗拒它的情感力量?妳怎麽能抗拒回憶?

有感情的人如何抗拒感情?有記憶的人如何抵抗回憶?

沒有回憶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幹巴巴的人;人類和個人本質上都是歷史的。人類的歷史意識賦予人類智慧,使人類意識到自己的現狀,有利於展望未來。記憶是個體的歷史意識活動。沒有這樣的活動,人們連很多文藝作品都無法欣賞,更不用說從事文藝創作了。比如有些成年人居然這樣評價《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兒童片沒意思!”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個孩子。因為孩子的記憶不多。

唐詩宋詞創作的心理背景之壹也是對往事的追憶;

多少蓬萊舊事,回首往事,都是迷霧。夕陽外,西方寒鴉數點,流水繞孤寨。

本質上,追憶往事也是壹種幻想,壹種“白日夢”。他們的功能往往是用幻想來彌補當前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說,夜夢是願望的實現;白日夢是幻想,是願望的實現。詩歌創作和夢(夜夢和白日夢)往往是壹回事。唐詩宋詞中有很多夢。蘇東坡的悼詞《江城子》(茅毅正月二十日夜憶夢)最能說明弗洛伊德學說的這壹論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以為然,刻骨銘心。千裏之外壹座孤墳,荒涼無處可談。即使相見不相識,也是滿臉塵土,鬢角如霜。夜晚來臨,夢突然回到故鄉。小軒窗口正在打扮。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預計每年的斷腸處,月夜,短松岡。

這首描寫《妳將何去何從》對這對情侶的愛情的詩,從詩人的創作動機到內容(詩人原本就是壹個夢想家)都是夢與詩的混合體。可見對過去的追憶是深植於人性之中的!

至於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本質上也是幻想和夢想。

18世紀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說得好:上帝給了人兩樣東西——希望和夢想——來減輕他的痛苦。

壹個沒有希望的人是壹個絕望的人,壹個沒有生命的人。壹個人壹天都不能沒有希望。它在人性中的根源比回憶過去更深更強。它是精神的細胞,是精神的白細胞和紅細胞;是壹個人生命力的標誌之壹。

“夕陽無限好,被即將到來的黑夜埋沒”在老人中,也有很多人充滿希望。這些是真實的人,永遠不會變老的人:

老馬蹲伏,誌在千裏;烈士們在晚年充滿勇氣。

貝多芬在他的創作計劃中突然去世。他說他要再寫幾部偉大的作品,然後像壹個老小孩壹樣告別這個世界。)

1945年4月,愛因斯坦以名譽教授的名義退休了。退休前幾個月,他與斯特恩教授進行了壹次真誠的交談。愛因斯坦說他在苦心研究相對論的壹些變化,他的退休絕不會中斷這項工作。

對此,Steen評論道:“退休並不意味著愛因斯坦放棄了未來所有的科學活動。公仆可以退休,聰明人不能。”

我想這才是“烈士暮年勇氣滿滿”的真正含義。這種精神對於我們這個民族面對旭日東升,走向中興,自然是很親切的。

希望是理想,是追求。

18世紀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萊辛說過,不斷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高尚。這是愛因斯坦最喜歡的壹句名言,他把它作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從中獲得了力量和安慰。

的確,真正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的,是不斷的追求,是追求的過程。滿懷希望地旅行比到達目的地更好。

我認為這是支配人類壹切活動的最根本的心理學原理。

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生不息”。畢加索也是這樣壹位偉大的藝術家。他60歲學版畫,70歲學波特。他對藝術美無窮無盡的熱情令人驚嘆。他說:“永遠不會有這樣的壹天...我可以說“我已經完成了我的工作”和“明天是星期天”。壹旦妳的工作結束,就意味著妳必須開始新的工作。.....妳永遠不能說‘結束’這個詞。”

先說壹個人最重要的部分——把握現實!

什麽是“現實”?

現代西方邏輯實證主義哲學家和運算物理學家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愛因斯坦也為這個問題絞盡腦汁。愛因斯坦認為“現在”的體驗是人類獨有的,與過去和未來有著本質的不同。但是,這種重大區別在物理學中並不出現,也不可能出現。這種體驗是科學無法掌握的。對他來說,這似乎是壹件痛苦卻又無奈的事情。

對於我們這些不是物理學家的人來說,自然沒有必要為當下的物理意義坐立不安。我們只滿足於把“當下”理解為我們的日常經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