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軍事家勝敗在意料之外,包是個有羞恥心的人。
江東有很多有才華的孩子,他們會不會東山再起還是個未知數。
杜牧在會昌官池州時,過烏江閣後寫下這首史詩。“烏江閣”就是現在安徽縣城東北的烏江鋪,舊傳是項羽自殺的地方。
項羽合圍後來到烏江,亭長建議渡江。他以江東的兄弟姐妹為恥,自殺了。這首詩是針對項羽兵敗而亡的史實,批評他沒有總結失敗的教訓,為自己的“英雄”生涯毀於壹旦而惋惜,同時又暗含諷刺之意。
第壹句直接指出勝負是兵家常識,並暗示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問題,為下文做鋪墊。“事出意外”就是說勝敗難料。
第二句強調只有“保恥”才是“人”。項羽失意時失意,羞於自殺。怎麽才能算是真正的“男人”呢?這個“人”字,讓人聯想到自稱楚霸王,能拔山,大怒。直到去世,他還沒有找到失敗的原因,只是把自己歸咎於“時勢不好”,羞愧地自殺了,為自己的“英雄”稱號感到羞恥。
第三句“江東多才子”,是對亭長提出的“江東雖小,有幾千人,卻也是王”的藝術概括。人們壹直很欣賞項羽的那句“在江東未曾謀面父兄”,認為這表現了他的氣節。其實這恰恰反映了他剛愎自用,聽不進亭長的勸告。他錯過了韓信,激怒了範增。這確實很可笑。但在這最後的時刻,如果他能面對現實,“接受恥辱”,采納建議,重返江東,再次重整旗鼓,勝負之數恐怕就不好衡量了。這就到了最後壹句。
“東山再起是未知”是全詩最有力的壹句話,意思是如果能做到這壹點,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惜項羽不肯放下架子自殺。這就為上面的壹兩句話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壹氣呵成地看到“江東子弟”和“東山再起”的局面,還是挺有氣勢的。同時在惋惜、批判、諷刺的同時,也展現了“不失風度”的道理,也是相當積極的。
討論不落俗套是杜牧史詩的特點。如“東風不隨,銅雀臺春鎖二喬”(《赤壁》),“南軍不露左袖,四老男女滅劉”(《上善四公祠》)都是對立的,風格與此相近。宋代詩人胡載曾稱這首詩為“好分別,好道理”...項家八千人渡河,無壹幸免,失民心。誰願意附上?它不可能卷土重來,肯定。”阿清詩人吳在《歷代詩話》中批駁胡載,說杜牧“用翻案之法,落於新層,有益於醒覺”。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胡的指責不無道理。吳為杜牧辯護,主要是因為這首詩被用來作為宣揚不屈不撓精神的借口,這是可取的。